略論電氣控制采暖方式

時間:2022-08-08 11:38:00

導語:略論電氣控制采暖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略論電氣控制采暖方式

摘要:在遵循國家對控制室采暖方式要求的前提下,本文結合目前裝修工程中采用較多的采暖方式——地暖,提出了解決電氣控制采暖方式的新方法,改善了值班人員的工作環境。

關鍵詞:控制室;采暖;地暖

1.前言

目前,電廠控制室內主要采暖方式大多采用氣暖、空調或電暖器等方式,且采暖效果甚微。經向有關建筑設計單位咨詢,發現近年來家庭裝修中,采暖方式采用地暖方式較多,且技術成熟,優點突出。經過電廠相關人員對方案的充分論證,決定對電氣值班員工作區采用地暖方式進行采暖方式改造。通過近兩年冬季供暖期間地暖的運行情況來看,該方式在遵循國家對控制室采暖方式要求的前提下,解決了電氣控制室的采暖問題,改善了值班人員的工作環境,探索出了電氣控制室采暖方式的新方法。

2.方案設計的前提

傳統采熱方式下,由于熱空氣往上升,房間內天花板處的溫度偏高,地板附近溫度偏低,這種上高下低的溫度分配正好與我們體感舒適的要求相反,造成頭部燥熱,腿部和腳卻仍舊寒冷的不舒服感覺。而地暖可根據實際需要對溫度做適當調節,控溫方便。

2.1采用地暖的優點

2.1.1地暖高效率節省能源。由于地暖的輻射面大,相對要求供水溫度低,只需50℃-60℃,如果選用16℃參數設計,可達到20℃的采暖效果,是一種高效節能的采暖系統。此外,地板加熱系統可以改善一般安放在窗戶下的傳統采暖片,因窗戶密封不良,散失部分熱量所影響之采暖效果。相對于使用電采暖,使用地暖更加經濟節能。

2.1.2地暖減少噪音。地暖系統使用過程中寂靜無聲,相對與使用空調和氣暖能提供更加安靜舒適的工作環境。

2.1.3地暖使用壽命長。PE-X(a)型過氧化物交聯聚乙烯管或PB聚丁烯管材是世界公認的可連續使用50年以上的材料(與建筑物同步)。地暖將上述管材埋入地板以下的模塊或混凝土層中,如無人為破壞,使用壽命在50年以上,不腐蝕、不結垢,大大減少了暖氣片跑、冒、滴、漏水和維修給電氣控制室帶來的安全隱患,可節約維修費用。

2.1.4地暖同時把管道周圍的物體充足熱量,熱穩定性好,所以供熱停止后,熱量維持時間長,溫度變化緩慢。

2.1.5地暖要求水溫較低(水溫50°C-60°C,地表溫度24°C-28°C為宜),熱量的對流速度較緩慢,空氣中灰塵的流動減少,有益于身體健康,還可以降低引出入出時造成的熱量損失。

2.2采用地暖的基本原理

將熱源敷設在地板之下,通過地板向上輻射熱能達到室內采暖的目的。它與空調、氣暖等通過送熱風來供暖相比,不同之處在于它不制造“風”,克服了傳統散熱器供暖方式造成的室內燥熱、有異味、皮膚失水、口干舌燥等不適,從而形成真正符合人體散熱要求的熱環境。

3.方案設計

3.1方案設計的主要內容及原理

將原有電氣控制室內的采暖系統拆除,值班員在控制室內日常工作區域(控制盤周圍200mm不允許敷設)利用原設計采暖設施的供水管,采用地暖方式對控制室采暖系統進行改造。

地暖的原理:通過地面下管道里50°C-60°C熱水的不斷循環,提高室內溫度,溫度的提高主要靠熱輻射。

3.2設計要求

1)系統熱源有電廠廠區熱網提供,熱媒供、回水溫度為60℃-50℃,供、回水溫差為10℃,設計平均水溫為55℃。

2)地板表面設計溫度為24℃-26℃;加熱盤管內熱媒流速0.32m/S;單回路設計水流量為250kg/h;截止到分(集)水器前閥門處供、回水壓差小于30kPa。

4.方案實施

4.1加熱盤管每個環路為一根管,中間不允許有接頭;加熱盤管已塑料卡固定于鋪設有鋁箔面層的聚苯乙烯保溫板絕緣層上,每個彎曲部位設兩個固定管卡,其他直管段每0.6m設一個固定管卡;加熱盤管彎曲半徑不應小于6d。

4.2地暖絕熱層施工時要求:采用20mm厚聚苯乙烯保溫板要求銜接嚴密,上鋪鋁箔面層并用膠帶粘接嚴密。

4.3地暖管道施工要求:

4.3.1地板采暖區域整體施工面積超過30平方米或長邊超過6m時,混凝土填充層應設置間距小于6m,寬度等于10mm的伸縮縫,縫中填充厚度為10mm聚苯乙烯膨脹伸縮板條。

4.3.2在混凝土澆搗前首先需設置伸縮縫位置,地暖施工人員需在加熱管穿越伸縮縫處及過門口處加裝長度為300mm的Φ25波紋伸縮套管。

4.3.3于加熱管道上方鋪設鋼絲網,要求鋪設平整、搭接緊密。分(集)水器部位管道及管道間距<100mm部位需加裝Φ25波紋隔熱保護套管。

4.4室內地暖管道系統試壓.

采用澆搗混凝土填充層之間和混凝土填充層養護期滿后,應分別進行兩次系統水壓試驗。系統水壓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且不應小于0.6MPa。

2)水壓試驗之前,對試壓管道和構件應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和保護措施。

3)水壓試驗的步驟:

a、經分水器緩慢注水,同時將管道內氣體排除。

b、充滿水后進行水密性試驗。

c、采用手動試壓泵緩慢加壓,升壓時間不得小于15分鐘。

d、升壓至規定試驗壓力后,停止加壓,穩壓1h,觀察壓力降不大于0.05MPa,且連接部位不滲、不漏為合格;并要求在保持該壓力的情況下澆搗混凝土。

4.5采暖系統試壓

采暖系統安裝完畢,管道保溫前應進行水壓試驗,其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1)試驗壓力應為系統頂點工作壓力加0.2MPa,且系統頂點試驗壓力不小于0.4MPa。

2)升壓至規定試驗壓力值后,停止加壓穩壓1h,壓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壓力的1.15倍,穩壓2h,壓力降不大于0.03MPa,且連接部位不滲、不漏為合格。

4.6施工材料

1)加熱盤管管材為:20*19交聯聚乙烯(PE-Xa)管;

2)分(集)水器采用的規格為:當回路數<6時,采用FSQ-DN25-φ20;

3)保溫層隔熱材料為:厚度20mm;容重≥20kg/m聚苯乙烯保溫板;

4)沿墻保溫帶采用厚度為20mm聚苯乙烯保溫板條;

5)混凝土伸縮縫采用厚度為10mm聚苯乙烯膨脹伸縮板條;

6)鋼絲網采用雙向間距為200mmφ2.5低碳鋼絲網。

5.效益分析

5.1環境效益

5.1.1電氣控制室采暖方式采用地暖后,相對于空調在室內造成的空氣對流,安裝地暖的室內風速小于0.15米/秒,減少了室內空氣對流的污染;更由于地面熱容量大,熱穩定性好,可以適當開窗,有助于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清潔衛生,不會導致室內空氣對流所產生的塵埃飛揚及積塵,有效地保護了呼吸器官,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大大改善了電氣值班人員的工作環境。

5.1.2避免了采用暖氣片取暖時暖氣片上方的墻上布滿灰塵的斑跡,減少了電氣值班人員保持控制室內衛生動態達標的難度。

5.2經濟效益

5.2.1有效地節約能源。采用地暖方式采暖比傳統的采暖方式要節約能源20%-30%,具有可觀的節能效益。地板采暖只需要較低的系統水溫和室內溫度。按照室溫16℃的設計可達到20℃的效果(室溫每降低1℃可以減少10%的能耗)。同時較低的系統溫度可減少熱水在輸送中的熱損失。

5.2.2熱量由下而上輻射,有效集中在人體活動區域,熱損失小。輻射供暖環境中,人體實感溫度比實際溫度高約2°С-3°С,節省能源,降低了供暖系統的運行費用。

5.2.3采用密閉的PE-X(a)型過氧化物交聯聚乙烯管,且分(集)水器在控制室出口處,大大減少了暖氣片跑、冒、滴、漏水和維修給電氣控制室帶來的安全隱患,可節約維修費用。

6.結論

電氣控制室采暖系統自2008年11月份投入運行以來,運行值班人員普遍反映采暖效果較好,室內溫度分布均勻,系統運行正常。通過溫控器來控制和調節地暖的溫度,室內平均溫度在20℃以上,真正體現出了節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