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橋梁安裝質量問題綜述
時間:2022-05-09 11:00:00
導語:道路橋梁安裝質量問題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橋頭跳車通病分析
所謂橋頭跳車是指由于橋涵構造物與橋涵臺后的路堤之間相對發生沉降,造成橋涵兩端一定范圍內路面與橋面不平順,當其沉降差超過某一限定值時,車輛高速通過會引起車輛顛簸震動甚至騰空,致使司乘人員產生不適的現象。橋頭跳車不僅影響道路的服務水平,降低了行車的舒適性和安全性,而且也影響車輛和橋梁的使用壽命,增加了運營成本和養護費用,因此,解決橋頭跳車問題具有很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產生橋頭跳車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基地面條件、填料、施工材料以及設計、施工方面的諸多因素。其主要表現為橋(涵)臺與相鄰路堤之間產生沉降差,造成錯臺或縱坡不順以及構造物的附加變形(指伸縮縫),導致跳車。預防橋頭跳車問題應采取如下措施:
1.1路基處理
臺背路堤沉降是引起橋頭跳車的主要原因之一。為盡量消除或減小路堤工后沉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①在經濟的前提下,合理選擇透水性好、內摩擦角大的填料;設法減少路橋過渡段路堤的自重作用,避免因自重過大而產生較大的壓縮沉降。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時間,盡早對臺背路堤進行施工,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沉降。在立柱、樁基施工中,應先安排橋臺,再做其余橋墩:為保證橋臺蓋粱下填土壓實質量,要求必須先將臺背填土至蓋梁底面標高,再澆注蓋梁。③臺后路基填筑前,在處理后的地基拱上設置橫向泄水管或排水盲溝。④設法提高臺背回填區路堤的壓實度,控制填土質量,減少因填料自重和車輛荷載作用下壓實度增加而產生的沉降。對臺背不易被壓路機械碾壓的“死角”,可采用強夯法處理。
1.2地基處理
為減少橋路過渡段的不均勻沉降,有效控制橋頭跳車,對臺背地基進行處理改良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軟弱地基更要進行特殊化處治,目前國內已有換填法、淺層處治法、碎石樁、石灰(二灰)樁法、超載預壓法、塑料排水板法、深層攪拌法、土工織物、井點降水、高壓噴射漿法、豎向排水體預壓法等等,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
1.3路面處治
①設置橋頭搭板和枕梁:設置橋頭搭板和枕梁對避免橋臺與路面之間的錯臺是必要和有效的,可以使柔性路堤產生的較大沉降逐漸過渡到橋臺地段,起到勻順縱坡的作用,工程中認為工后路堤沉降引起的縱坡變化40.6%是可以接受的。由于橋頭搭板能改善橋頭與路堤的聯接狀態,調節橋路之間的不均勻沉降,因而在道路建設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效果較好。②預設反向坡度:當能預測出路堤沉降規律的時候,為爭取工期,可采用在臺堤結合處預留反向坡度,類似于設置橋梁預拱度。坡度大小應根據臺堤問的沉降差來確定。某些地方在路面鋪筑前預加拋高△=14~16cm,路面鋪完后,沉降量即能達到此拋高值的50%以上。拋高值的預估需通過逐步積累資料來完善。③設置過渡性路面:可在橋頭一定長度范圍內鋪設過渡性路面,待路堤沉降基本完成(一般3~5a)后,再改鋪原設計路面。過渡性路面可采用預制混凝土塊、條石鋪砌,其優點是翻修處理速度快,但不易鋪砌平整,行車有顛簸抖動感,砌縫易滲入雨水,損害路基;也可采用半剛性過渡層和瀝青表處過渡層等類型,其中后者是值得推廣的簡單可行的方法,優點是當出現較大沉降時,及時補充鋪設一層瀝青混凝土和瀝青砂,便能確保行車順暢,有效避免跳車現象。④橋面與路堤路面的鋪裝層混凝土一次完成,這種方法可以解決路面與橋面混凝土連接的順適性。
2伸縮縫安裝質量通病分析
2.1焊接質量缺陷的防治措施
①要調整鋼筋位置,使相互連接的鋼筋互相并齊以利于焊接。②預埋筋長度要留足,個別長度不足的應鑿出足夠長度再焊接。③控制住電流強度,防止焊接時咬肉。
2.2變形縫寬度偏差大的防治措施
①嚴格控制預制梁規格尺寸和斜交梁的方向、角度,確保準確無誤。②嚴格控制墩臺跨徑,確保精度達標。③梁安裝時要按測量放樣定的位置安放,要使梁兩端縫大小均勻。④已構成縫寬過大的.安設伸縮裝置時要適當加強;縫過小的要加工出必要的可供梁伸縮的縫隙。
2.3伸縮裝置不平整問題的防治措施
①伸縮縫角鋼或型鋼線校正到位,使其線形與橋面拱型相一致;兩根角鋼高差符合設計要求。②橡膠板安裝要根據季節和氣溫控制其溫差預留量。使溫度變化后橡膠板不會拱起或凹下,保持平整狀態。③伸縮縫附近橋面保持平整。④固定螺栓應緊固可靠。處于經常振動和反復荷載作用部位的螺栓應有防振止松措施。
2.4角鋼線形偏差過大的防治措施
①加工角鋼時不應局部集中加熱,要輪轉著跳檔作業,防止發生翹曲變形。②要有適當的夾具來保證角鋼加工質量。③安裝時要精心校正。
2.5變形縫漏水的防治措施
①橡膠止水帶宜整條連續,端頭要埋入混凝土中。②“u”型鐵皮要順水流方向搭接,要坐滿漿,端頭要埋入混凝土中。
3混凝土外觀質量防治措施
3.1墩柱出現孔洞、麻面、錯臺、接茬的防治措施
①模板安裝前,使用干凈的棉紗將脫模劑抹均勻。②提高施工人員操作水平,劃分振搗范圍。分層充分振搗。③模板安裝時注意模板之間接縫處是否嚴密和是否整齊。④合理組織混凝土供料,合理調整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水灰比。
3.2地袱線型不順直、變形縫不貫通的防治措施
①定位要正確無誤,立模要充分校正,確保線形直順,支撐穩固,避免跑模。②澆筑混凝土時要專人看護和檢查模板,避免直接用振動器沖擊模板。③封頭模板質量要達到要求,確保使用效果。④要按垂直水平面立模。
3.3箱梁問題的防治措施
①設計時除了按有關規范進行主應力計算外,還要對各種應力。尤其是局部應力的可能分布狀態進行足夠的定性分析和必要的定量分析,以便優化調整箱梁截面尺寸,合理布置預應力鋼束;對預應力鋼束錨固端兩側的危險截面應加以驗算。②布置適量的普通鋼筋。以提高箱梁結構局部區域的抗裂性能增加構件的局部強度取用合理的技術經濟指標。③精心施工,充分考慮施工中的各種不利因素,施工方法、材料強度及預應力張拉工藝等需要有可靠的保證,做到符合設計要求。④對工程中出現的裂縫應作詳細調查,進行科學分析。必要時還應進行有關試驗和測試,對癥下藥,采取相應的對策。以確保結構的強度、安全性和耐久性。⑤箱梁混凝土澆筑前應做好合理組織和分工。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劃分振搗范圍,澆筑層次清楚,相互重復振搗長度應取5Ocm左右,一邊下料。⑥對設置橫隔板的箱梁,混凝土要輪流從橫隔板洞口一邊下料,并從洞口下另一邊振出混凝土,避免使空氣封堵在洞口下部,這樣就不易在洞口下部形成空洞。⑦合理組織混凝土供料,如采用商品混凝土?,F場宜有臨時備用攪拌設備,以便當商品混凝土因運輸或其他原因導致供料中斷時臨時供料。⑧根據施工氣溫,合理調整混凝土坍落度和混凝土水灰比.當氣溫高時,應做好模板濕潤工作。⑨當箱梁腹板較高時,模板上應預留人孔處,使振搗棒可達到各部位。⑩對箱梁底板與腹板承托處及橫隔板預留人孔處,應重點進行監護,確?;炷翝仓|量。
- 上一篇:經貿局企業黨建工作回顧
- 下一篇:工程作業路面平整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