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技術的運用及其作用

時間:2022-08-06 08:39:39

導語:電氣技術的運用及其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氣技術的運用及其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傳統建筑電氣設計的缺點逐漸暴露,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對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的要求,人們對低耗能、高效率、便捷安全的智能建筑的需求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可以說,智能建筑電氣化是建筑行業目前和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智能技術不斷發展,為其在建筑行業的廣泛使用創造了空間,為人們提供更加便利舒適的生活工作環境,也促進了智能建筑的發展逐漸趨于成熟。

一、電氣技術概述

傳統建筑中隨處可看見電氣設計的存在,只不過在其安全性能、能源消耗和管理等方面皆不能盡如人意,制約了電氣技術優勢的發揮。隨著人們對居住環境和工作環境要求的提高,智能建筑應運而生。相較于傳統設計而言,智能建筑中的電氣設計效率更高、更安全,且具備強有力的擴展性,采用模塊化的設計結構,使設計本身能夠進行自我管理,無形中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智能建筑的電氣設計以數字化的智能技術為基礎,結合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利用現場總線控制技術進行相應的控制活動。智能建筑中的電氣設計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消耗,體現了設計的環保性質,并且在運作過程中實現了高度自動化,具備調控的智能性。近年來智能技術在建筑中的大規模使用,實現了通過專門的智能化設備對建筑中的電氣設施進行自動化的控制。除此之外,各個系統之間均采用開放性的通信接口,在相互交流的基礎上便于整個技術系統的宏觀調控。以建筑中的電力控制系統為例,現有電力控制系統已經通過智能化控制系統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實現了無人值守的自動化控制。

二、電氣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具體應用

(一)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數字視頻監控報警系統中主要采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其報警探頭大多采用CCD攝像機。探頭獲取視頻信號之后,經由光電轉換傳輸向主機,主機通過高速圖像處理器對獲取的視頻數據進行數字化處理,隨后將背景圖像和視頻數據形成的圖像進行分析比對,一旦發生差異立即啟動報警系統。此種全屏幕報警系統的最大優勢在于漏報現象鮮有發生。但是在開關頻繁的電力負載和變化頻繁的負荷作用下,光發射機的光端數據接口和室外攝像機的防護罩配套設施(例如溫度繼電器、冷卻風扇、電加熱器、雨刷器等等)經常損壞,無法時刻處于正常運行狀態,需要及時更新和維護。另外,通過三相可控整流獲得的直流電源,其電源線路內含有大量奇次諧波,甚至大大超過諧波電流允許值,是配電線路和設備的安全潛在的隱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智能化系統的首要選擇是凈化電源,在低壓配電線路對雷電過電壓功能、電磁兼容功能、電磁脈沖功能的保護狀態下,提高電源質量,抑制瞬流和諧波的產生,從而有效保障整體智能系統的安全。

(二)電梯系統的應用

超高層智能建筑中最不可或缺的重要設施之一,就是電梯系統。智能建筑的超高層結構體系要求電梯系統必須具備良好的性能和極高的自動化程度,為其提供優質的服務。以計算為核心的電梯設備監控系統,是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該系統隸屬于BAS,接受BAS中央計算機的管理、監視與控制,同時也與整個BAS協調運行,從而實現對電梯設備的整體監控系統。盡管如此,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由于功能性接地工作不到位,電梯往往會出現不能按指令運行或突然掉落的問題。為了恢復電梯運作,必須在機房內設置一根獨立的接地線,以非金屬接地模塊獨立式接地。其具體設定為:接地電R小于等于0.4Ω,接地極與原接地極距離為20~25m呈零電位。實現電梯功能性接地,才能保障電梯正常運行,將安全事故杜絕在萌發階段。

(三)電子計算機中心接地裝置的應用

電子計算機中心的接地裝置的應用,不僅要求確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更要保證電子計算機的正常運行和網絡系統設備的安全。由于高層、超高層建筑場地、位置、施工和投資等條件的制約,電子計算機接地系統相當復雜,該系統處理的好壞程度直接影響電子計算機的正常運作。另外,弱信號條件下數字設備地線的脈沖干擾也是無法忽視的重要隱患。計算機工作頻率從100MHz遞增到1GHz,由于分布電感和分布電容引起巨大的電流通路阻抗變化,一旦這些參數對諧波產生共振,則會產生超出常態的阻抗和能量,直接威脅到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電子計算機的接地分為安全保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工作接地等四種接地方式,其中,智能建筑通常采用聯合接地的方式。大量調查結果顯示,利用聯合接地的結構鋼筋和基礎鋼筋進行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值一般不會超過0.4Ω)的安裝,是最適合高層、超高層建筑接地裝置安裝的方式。

三、電氣技術對智能建筑的重要作用

電氣技術的有效應用是建立在智能建筑這一基礎上的,脫離智能建筑這一載體,電氣設計也無法發揮其先進的調控、監管和控制功能。舉例來說,智能建筑中弱點系統設備和電纜線路的安全,必須借助防諧波技術、電源技術、屏蔽技術、防雷與接地技術、抗干擾技術等眾多方面的電氣技術支撐,才能確保整個配電系統的安全有序運作。鑒于電氣技術對智能建筑整體運行的重要作用,加強智能建筑電氣安裝過程中的質量監控已經成為無法忽視的重點。首先,在電氣施工的各個階段,必須做好審圖和校圖工作,及時認真參與設計圖紙的修訂,確保施工的準確可靠;其次,監控人員一定要牢記電氣施工質量規范,將對材料設備的監管和控制貫穿在整個施工階段的始末,嚴防死守,杜絕劣質材料流入施工階段,造成日后無法挽回的損失;再次,監理、施工人員和甲方都必須制定相關的前瞻性措施,做好對配電裝置、電力電纜、配電箱等重點環節的預控工作,由點及面,帶動整個系統的監控工作的有序開展,從而達到優質高效的工程質量目標。

四、結語

智能建筑的衍生和發展充分體現了我國建筑行業的進步,具有歷史的必然性。相較于傳統建筑的相關電氣設計,智能建筑的電氣技術運用凸顯了高效率、低耗能、安全系數高的明顯優勢,更加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電氣技術大規模運用于我國智能建筑領域,對于改造傳統建筑行業的低效率高耗能問題起到了積極作用,提升了建筑行業整體水平,有利于我國建筑行業與國際的對接,符合人民生產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有助于我國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示范工程的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