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建筑企業施工結構

時間:2022-12-31 03:10:00

導語:深究建筑企業施工結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究建筑企業施工結構

施工企業要想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用最低的成本生產出業主滿意的、符合要求的建筑產品。施工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全部目的,就在于追求以低成本管理獲取高經濟效益。這就促使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必須科學、經濟的管理手段達到預期的目標,并帶動整個項目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有的施工企業組織結構形式沒有大的變化,多數企業組織結構形式趨同。雖然企業組織結構調整進行了十多年,但智力密集型的管理型企業仍然很少,原有大中型企業勞務力量沒有分離出去,總體上仍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大量新成立的鄉鎮企業走的還是以人數取勝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路子,很多企業是靠全縣、全市企業聯合形成的規模獲得的高資質,管理水平未見提高,本質上也不占有專有技術或核心技術。結果是企業結構趨同,技術水平趨同,只得在同一層次展開競爭,形成全行業的過度競爭形勢。

出現上述狀況的原因是缺乏行業組織的統籌規劃和安排落實。雖然提出了智力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三個層次的設想,但是有目標沒有規劃,有設想沒有措施,大多數企業只能去爭取施工承包企業的地位和資質。因此,需要研究行業組織結構構成,制定行業組織政策,通過建筑業資質管理等行政手段,根據市場需要去引領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從而達到行業組織結構的合理化和優化。

建筑業應適度壟斷行業組織結構是指行業內各類企業的構成、協作方式、企業與企業間的壟斷或競爭關系的框架等,涉及企業規模結構、組織關系、進入與退出、技術進步等問題。行業組織政策的作用是為調整行業組織結構而制定的指導性政策,以促進企業調整組織結構,促使企業組織向更高的組織層次躍升,并推動行業組織結構的進一步變化和優化。進行行業組織結構調整、推行行業組織政策的目標就是要造就行業有效競爭,能否實現有效競爭是行業組織優化的標準。非有效競爭有多種表現形式,過度競爭是其中之一。過度競爭一般發生在集中度較低的產業中。建筑業是行業集中度很低的行業,本各產業的產業集中度均在以上,美國汽車業高達,我國建筑業只有。產業集中度過低,一方面極難達成規模經濟效應,另一方面造成大量企業為同一工程過度競爭。過度競爭阻礙價格機制的正常作用,導致企業利潤率過低,造成無效工作和隱形失業增加。美國經濟學家威廉·謝菲爾德對美國產業中企業的市場份額與利潤率進行回歸分析,證明了集中度與利潤率的正相關關系,即市場份額增長十個百分點,利潤率可以提高個個百分點。很顯然,相反的結果是利潤率下降,這在我國建筑業中有充分的體現。

在項目的開始,要保證風險承擔者對于他們如何判斷項目是否成功有統一的認識。經常滿足一個預定義的進度安排是唯一明顯的成功因素,但是肯定還有其他的因素存在,比如,增加市場占有率,獲得指定的銷售量或銷售額,取得特定用戶滿意程度,淘汰一個高維護需求的遺留系統,取得一個特定的事務處理量并保證正確性。過度競爭的根本原因在于生產能力的過剩和產品的無差別化。眾多企業以相同的組織形式、相近的管理方式、相似的生產水平開展競爭,過度競爭就是必然結束。解決過度競爭問題,一是進行行業組織結構調整,二是進行產品,生產,結構調整,即形成差別化生產。組織結構調整與產品,生產,結構調整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建筑業產品,生產,結構調整,必然帶來行業組織結構調整,行業組織結構調整必然推動產品,生產,結構變化。從組織結構調整看,當生產社會化達到更高程度以后,壟斷是一種高層次的資本社會化,可以說是一種不同企業之間協調、聯合的產物。壟斷是科技革命基礎上資本與生產集中發展的必然結果就壟斷結構而言,從理論上可分為完全壟斷、寡頭壟斷、壟斷競爭等幾種類型。壟斷競爭使競爭以新的形式發揮作用,包括壟斷組織之間的競爭、壟斷和非壟斷組織之間的競爭、壟斷組織內部的競爭等等。壟斷組織之間在合作的同時,也在價格、質量、品牌、售后服務等方面展開有威懾力競爭,關鍵要提高施工企業全體人員的整體業務技能、服務水平、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規范運行管理工作,并使壟斷組織不得不進行研究開發,推動技術進步。

壟斷與非壟斷組織之間,由于新技術革命在促進生產集中化、大型化的同時,也造成某些產品、部件生產的分散化與小型化,并日趨專門化和社會化,這為大量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創造了條件。雖然壟斷組織占據優勢地位,但自然進入壁壘不可能高到阻止中小企業進入的程度,生產和流通領域總有大量的空隙供中小企業生存、發展。適度壟斷可以增強大企業實力,保護、促進企業進行研究、開發和推動技術進步。因此,形成超越壟斷和過度競爭的有效產業組織,可以使一個產業及企業獲得規模經濟與競爭活性的雙贏效果。這種產業組織調整適應了當時的市場規模,提高了主要產業的規模經濟水平、技術進步速率、產出績效和國際競爭力,創建一個良好的風氣,讓項目成員對準確地報告項目的狀態感到安全。努力讓項目在準確的、基于數據的事實基礎上運行,而不是從因為害怕報告壞消息而產生的令人誤解的樂觀主義,使用項目狀態信息在必要的時候進行糾正操作。

總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給中國建筑企業帶來的機遇大于挑戰,從短期看,可能是競爭大于機遇,但是從長期來看,將有助于中國建筑市場的規范,促進中國企業跨國經營業務的開展。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部門應面對現實,積極應戰,共同促進這項業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