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多層模板支撐體系研究
時間:2022-10-16 02:34:37
導語:高層建筑多層模板支撐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中主要對高層建筑中多層模板支撐體系的施工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層建筑;多層模板支撐體系;施工方法
1多層模板支撐體系的分析
1.1受力機理分析。高層建筑結構設計需要滿足正常的使用功能,施工過程中鋼管支撐架對現澆混凝土起到臨時支撐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鋼管支撐可以算作建筑結構設計的早期形態,建筑結構的形態發展至今已經相當成熟和復雜,不僅僅包括鋼管的支撐,還包括多層模板支撐體系,由樓板結構和其他稱重結構構成,其中傳力體系為扣件式鋼管支架,承載體系主要是樓板結構。支撐架與樓板結構同處于一個臨時支撐結構中,因此支撐架和模板結構對于支撐體系的影響至關重要,合理的設計支撐架和模板機構,能夠將支撐體系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也能夠擴大支撐體系的稱重范圍,確保支撐力能夠在支撐架和模板機構之間合理分配[1]。由此可見,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設計科學的支撐結構和支撐體系是十分重要的,對于支撐力的承重也是至關重要的,當支撐結構設計科學時,樓板強度越高,下傳力就越小。工程的重量主要是由支撐結構和以下幾層樓板共同承擔,最上面的支撐板承擔了百分之八十左右的重量,中間層承擔了百分之十五左右的重量,最下面一層承擔百分之五,到第四層及以下承擔荷載總增量的比例就下降為不到1%,幾乎可以忽略不計。1.2支撐拆除時間分析。現澆層以下第四層所承擔的荷載總增量比例可以小到忽略不計的程度,因此施工時就可以拆除第四層的支撐架,只是需要確定拆除支撐架的時間。當樓板的混凝土承擔重量不足80%時,是不能拆除支撐板的,如果拆除了支撐板,混凝土不足以支撐剩余的工程施工質量,容易造成混凝土的裂縫,嚴重時會造成工程結構的坍塌,不利于工程安全生產。當樓板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90%時,已經基本滿足樓板的抗裂要求,此時可以配置三套支撐體系,因此在框剪結構中現澆層以下第二層樓板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90%時即可拆除結構支撐。在框架結構中,根據計算機模擬結果可知,如果工程結構能夠獨立承擔超過90%的重量時,此時的支撐板可有可無,如果拆除支撐板也不會造成混凝土的裂縫和工程結構的坍塌;如果工程結構的支撐結構不足90%,拆除支撐板會加大混凝土承重的壓力,現澆層以下第二層樓板混凝土抗壓強度達到90%時即可拆除結構支撐。在高層建筑較高樓層施工時,重點放在支撐立桿的軸力控制方面,因為樓層高,屈曲極限小,荷載下的支撐軸力又高,因此樓層較高結構的支撐拆除時間要比框剪結構及純框架結構晚。根據計算機數據模結果可知,施工結構承重不可超過90%,如果超過了90%,并且缺少支撐板的情況下,會導致混凝土結構受損,導致工程施工的坍塌,因此對于較高樓層可以考慮在施工項目承重超過所有重量95%以上,不再使用支撐板[2-3]。1.3支撐結構拆除方法分析。高層建筑工程體量大、投資多,為了降低建設成本,往往會要求縮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而模板支撐的周轉速度是影響施工進度的重要因素。上文分析了拆除模板支撐的合理時間,但是支撐結構的拆除方法也會對施工效果產生影響。根據計算機數值模擬結果可知,當全部拆除樓板以下梁附近的支撐架時,梁下與跨中會保持很大的支撐軸力,在拆除的過程中不可以隨意拆除,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拆除,才不會導致建筑物的突然坍塌,有利于實現工程施工的安全。可以考慮先拆除中間的支撐架,這樣之前的重量會逐漸轉移到兩側的稱重架上,將大部分的重量進行轉移,不會造成施工機構因為突然缺少支撐而造成的坍塌,其次,待支撐結構穩定后,拆除兩側的支撐架,整個過程應該循序漸進,不宜快速拆除[4]。
2高層建筑多層模板支撐體系施工實例分析
2.1工程概況。該工程項目屬于小區建設,整個小區包括本身的住宅區,一共為三十三層,其中包括住宅樓、垃圾轉運站、公廁及其它附屬設施,建筑面積162792.35m2,整個工程總工期720d,不僅工程量大,且施工周期短。為滿足工期需要,本工程采用兩套模板同步施工,在施工的后期對支撐板進行及時的拆除,這種方法即使在拆除早拆部分后,仍然能夠有效支撐跨度較大的梁板,直至結構達到允許強度為止。2.2支撐體系設計。該項住宅小區的建筑結構為框架結構,框架梁的桿高為1m左右,間距800mm,步距1000mm左右的距離。共有兩套模板,模板的支撐體系尺寸為48mm×3.5mm,可調底托的外徑尺寸為36mm,在安裝完畢后的最高長度不超過200毫米。最上面一層的支撐板的厚度大概為120mm,其高度為5m左右,所以根據上述數據,最上面一層的支撐板應該設計為間距900mm,步距1200mm左右的距離。2.3梁、頂板模板設計。該住宅小區項目的頂板模板有較多層次,每一層的厚度設置在12mm左右,主要的材料采用35mm×80mm的輕鋼龍骨,龍骨之間的間距為245mm。梁模板的梁底采用的主龍骨為80mm×80mm的木方,梁底次龍骨所用木方尺寸與主梁同規格,保證梁底支撐每步距都牢固連接模板豎向支撐,以保證支撐體系的穩定性。2.4混凝土結構施工。混凝土結構施工關鍵技術如下:首先,加強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水泥首先礦渣水漲及火山灰水泥,這兩種主要是低熱材料,耐久性與強度要與設計要求相符,水泥質量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關鍵材料。選擇骨料時要保證骨料的最大粒徑不超過鋼筋最小凈距的四分之一,一般情況下碎石即可達到標準;但是要剔除骨料中的有機雜質,含泥量不超過1%[5];細骨料采用含泥量不超過3%的粗砂或中砂。混凝土施工時如果采用泵送的方法,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可泵性,并適當增加水泥用量,保證粗骨料與細骨料的比例在2.6~2.8。配制混凝土時如果需要加強混凝土的質量,保證混凝土的承重能力能夠達到最大,因此,可以在混凝土的攪拌過程中加入適量的粉煤灰。其次,要做好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準備。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需要做好充分的施工準備,除了物料、機具及技術方向的準備,還要合理編制施工方案,參照相關參數指標計算出混凝土內部結構溫度,以減少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后期裂縫問題的出現。最后,混凝土的澆筑施工。澆筑混凝土時如果采用泵送方式,要在泵送前增強壓送水濕潤管與泵體,并做好溜槽與泵管之間的配合。混凝土的振搗也十分重要,保證混凝土攪拌充分并且均勻,混凝土的攪拌要遵循以自動攪拌為首,手動攪拌為次要的方法,保證混凝土攪拌的頻率和速度都是均勻的。可以采用橫向攪拌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縱向攪拌的方式,凡是攪拌的幅度和力度不宜過大,防止混凝土承重能力降低[6]。
3結語
總之,多層模板支撐體系適用于高層建筑的梁板模板支撐,施工過程中要確保混凝土的質量,在混凝土能夠單獨承重的前提下,才能拆除支撐板,并且在拆除的過程中要注意拆除的順序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支架整體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博學怡.帶轉換層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建議[J].建筑結構學報,2018(2):12-22.
[2]林璋璋,李俊杰.多層模板支撐體系受力的實測分析[J].施工技術,2020,34(3):20-23.
[3]任非.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結構及多層模板支撐體系時變性能研究[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4):28-30.
[4]任非.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結構及多層模板支撐體系時變性能探討[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6(3):69-71.
[5]任非.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結構及多層模板支撐體系時變性能研究[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9(3):47-49.
[6]胡長明,簡超軍,段東東,等.施工期多層模板支撐體系時變性能研究[J].工業建筑,2019,46(3):102-107.
作者:張春旺 單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業一般借款利息資本化探究
- 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中環境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