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養院建筑光環境設計

時間:2022-04-17 08:29:00

導語:療養院建筑光環境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療養院建筑光環境設計

療養院屬于醫療機構12個類別中的第4類,是以運用各種療養因子為基礎,強調以非藥物保健方式來防病治病,在規定的生活制度下專門為疾病療養、康復療養和健康療養而設立的獨立醫療機構。“以養為主,以療為輔”的治療功能,決定了療養院建筑空間的品質在療養員治療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

一、療養院建筑光環境研究的提出

建筑創造的是空間,而人對空間的感知和體驗必須有光的參與。路易斯•康曾說:“設計空間就是設計光亮。”可以說,光是空間中最生動、最活躍的元素之一,是建筑空間設計中必須考慮的問題。長期以來,在療養院建筑空間的設計過程中對光環境的設計較為忽視,僅以滿足照明的需求為主,光線在空間中的價值被弱化。在提倡人性化設計的今天,光環境的優劣已成為評價療養院建筑的基本標準之一。我們應該跳出純技術觀念的束縛,利用光來表現和提升療養院建筑的空間品質,將光線的運用與空間的設計結合在一起綜合考慮。借助光線視覺效果和環境元素的整合創造舒適的環境,在療養過程中起到積極、正面的輔助治療效果是進行光環境設計的最終目的。

二、療養院建筑光環境設計

光環境是指由光(照度水平和分布、照明的形式)與顏色(色調、色飽和度、室內顏色分布、顏色顯現)在室內建立的與房間形狀有關的生理和心理環境。療養院建筑光環境,根據光源性質可分為自然光環境和人工光環境兩類。在設計過程中,兩類環境設計的側重點各有不同,下面將分別探討。

1自然光環境自然光在療養院建筑中的應用是整個光環境設計的重點部分。療養院建筑要盡量利用自然光,不僅可降低照明能耗,還可利用日光對療養員進行輔助調養,滿足他們親近大自然的心理需求。房間朝南布置,開設窗戶是取得充足日照的最佳設計途徑,但不可能所有的房間都能同時獲得良好朝向。因此必須通過設置中庭、日光廊、室外庭院和屋頂花園等一系列手段獲得充沛日照,為療養員提供日常休閑和沐浴目光的場所。

(1)中庭中庭采光適用于療養院中的多層建筑,可結合門廳或休息區等公共活動區域設置。自然光通過中庭直射進入室內,所形成的空間明朗開闊,更具開放性。但在光線直射區域由于背景與視野中心的亮度相差較大極易產生眩光,需要考慮適當的遮陽和折射設備。同時在建筑墻面和地面的材料選擇上也應避免大理石、釉面磚等表面光滑易于反射的材料。

(2)室外庭院對于用地條件較為寬松的療養院,室外庭院是光環境設計的最佳選擇之一。庭院周圍的建筑不僅可以取得優質的光照,還可將庭院作為室內空間的延伸。將自然光環境設計與景觀設計相結合,光線經由植物枝葉的縫隙,濾掉有害紫外線,灑落地面,在庭院與建筑內部形成動態的光斑,塑造出親切宜人的休憩氛圍。

(3)日光廊大多數療養院建筑采用內廊式布局聯系各功能空間,走廊盡端開窗,采光通風條件較差,且因空間較為狹長,多給人一種幽暗閉塞之感。(圖1)采用外廊式布局結合日光廊的設計理念可有效改善這一弊端,增添交通空間的安全感和親切感。然而,室內過強的光線也會影響療養員的視覺和情緒,所以自然光環境的設計還包括必要的遮陽措施,以便調節進入室內的自然光數量和質量。常見的遮陽方式有以下幾種:

(a)遮陽板根據不同的遮陽需要可采用不同的遮陽板結合建筑外立面設計達到相應的遮陽效果。(圖2)光線經遮陽板的遮擋在建筑外立面上形成連續的陰影,并隨時間和光照角度變化而變化,建筑也因此靈動起來,具有了時間感。

(b)遮陽幕墻利用可隨日光照射強度而改變顏色的雙層遮陽幕墻可為建筑空間帶來獨特的視覺體驗。日光映照在遮陽幕墻上顯現出不同的顏色,成為外立面最為活躍的設計要素。不同幕墻顏色的選擇可創造不同色彩的內部空間,適當的色彩刺激,可以使療養員保持大腦健康,使其神經系統恰當地發揮機能。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了解各種顏色的生理作用并正確使用,可以消除疲勞、抑制煩躁、控制情緒、調整和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