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車站出入口建筑設計分析
時間:2022-05-16 03:58:53
導語:地鐵車站出入口建筑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城市的發展和軌道交通息息相關,城市的軌道交通里程數是保證城市發達的一個重要因素,城市工作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屬軌道交通。地鐵車站出入口不僅是乘客進出車站的通道,同時也將外界建筑與地鐵車站連接起來,其作為地鐵的生命線,可為起著疏散客流和乘客換乘的作用,由此可見,做好地鐵車站出入口的設計工作尤為重要。
【關鍵詞】地鐵車站出入口;建筑設計;設計思路
1地鐵車站出入口設置的主要思路
1.1地鐵車站出入口的數量選擇。在確定車站出入口的數量時,需要考慮到車站規模、周圍環境、吸引與疏散客流等方面的因素。就大多數情況而言,公共區直通地面的出入口數量在兩個以上,每個出入口的寬度的計算方式是遠期或客流控制期分向設計客流量乘以1.1~1.25不均勻系數。如果車站客流較大,需要在車站出入口預先留出接口,以便后期使用。在進行車站出入口的布置工作時,需要根據車站遠期超高峰消失預測客流量進行計算工作,大多數情況為四個出入口。如果存在設置出入口條件困難或者是車站客流量較小,可減少數量,但也不少于三個;如果只設計兩個出口,出口應為對角方式。1.2地鐵車站出入口的位置布局。在開展總平面設計工作時,需要對地鐵站的出入口布局進行協調,保證最佳效果,不僅需要考慮地下通道的順暢,還要考慮到客流的均勻性,吸引更多客流。大多數情況下,車站出入口的位置都設置在城市道路兩側、大量人流的廣場和交叉路口。地鐵出入口的布置應分散均勻,距離可大一些,從而達到吸引乘客、方便乘客進入車站的目的。布置車站出入口時,還需要考慮主客流方向,應與其一致,并可以和過街地道、鄰近公共建筑物、過街天橋聯通或結合,需要統一規劃,實施時可以采取同步或者分期的方式,需要做好地鐵夜間停運的隔斷措施。如果出入口有過街功能,在對其寬度進行設計時,在對其通道寬度和站廳相應位置設計時,需要考慮到過街客流量。針對道路兩邊的出入口,需要與道路紅線垂直或者平行,根據規劃部門的要求確定和道路紅線的距離。出入口開向城市主干道時,在入口前應留出相應的集散空間。此外,出口位置不應影響人行道的正常通行。總設計圖表需要銜接好公交站點和非機動車存車場的關系。車站地面出入口具體布置方式設計要求如下:(1)布置方式:出入口平行于道路紅線設置;設計要求:出入口長邊圍護結構距人行道路緣小于3m時,不得采用側開式出入口,并應在端部平臺前方,設置進深不小于出入口寬度長度不小于進深1.2倍且不小于3.6m的集散場地。出入口長邊圍護結構距人行道路緣大于3m時,可采用側開式出入口,直接通往人行道,出入口長邊與人行道之間采用硬地鋪砌。(2)布置方式:出入口垂直于道路紅線布置;設計要求:開口朝向道路且為端部開口時,其端部平臺前方距人行道路緣的距離不得小于出入口寬度的1.2倍,且不小于3.6m。開口背向道路時,應采用側開式出入口,并沿開口一側長邊設置寬度不小于開口寬度1.0倍,且不小于3.6m寬的硬地廣場(通道)通向人行道。(3)布置方式:出入口與道路成斜角布置;設計要求:夾角小于30°時,按平行布置的要求執行;夾角大于30°時,按垂直布置的要求執行。(4)布置方式:出入口位于人行道外側設置;設計要求:在地下管線條件復雜、控制性管線埋深較大且需要改移至道路外側時,地下車站出入口可以沿人行道路緣一側設置。應采用端部開口的方式,并在遠離道路的一側設置滿足規劃寬度要求的人行道。出入口圍護結構距機動車車行道的距離不小于0.6m,且該長邊不宜采用外挑式雨棚。1.3地鐵車站出入口的建筑形式。在進行地鐵車站出入口的設計工作時需要確保其經濟引導和交通疏散功能,此外,一旦出現緊急情況,還要考慮出入口對人員救援實施和安全疏散的影響。與此同時,地鐵出入口還要做好滿足城市規劃、與城市環境協調以及美觀、方便人們識別等幾個方面。出入口的設計類型主要有獨立設置敞口、獨立設置有蓋和與其他建筑合建等。1.3.1獨立設置有蓋出入口。這種出入口一般使用鋼化玻璃側墻和玻璃蓋頂等材料,可以很好地和其他建筑物區分開來、鋼化玻璃側墻和頂蓋使用模板化設計方式,實現分塊拼裝,工廠生產后現場安全。因此同時,還要在出入口設置燈箱,將地鐵標志凸顯,使乘客識別方便。這種出口不僅線條流暢、現代感強、設計簡潔,在使用同一的設計、同一的顏色搭配,使乘客更好識別。但這種設計的缺點是,出入口作為單獨的建筑,在進行規劃時需要控制好和周圍建筑的距離,還需要建在道路紅線以外,占地面積較大,從而使得拆遷工程量也增大。1.3.2獨立設置敞口出入口。這種出入口即地面不設置上蓋,形式最為簡單,只需要在出入口周圍進行鋼化玻璃和不銹鋼圍欄的安裝工作,需要控制器安全高度在1.5m以下。為了避免地面水進入車站內,出入口的周邊高度需要高出地面45cm,使用臺階和地面進行連接,還要做好防洪閘板的設置工作,以防大洪水流入,根據地面建筑決定出入口的造型。此外,與上述一致,需要由醒目的出入口標志,便于乘客識別。這種出入口的優點是影響城市景觀的程度小,且形式簡單。由于大多數城市雨期較長,因此,需要在出入口進行排水系統和集水坑的設置。如果出入口高度提升過了6m,需有自動扶梯。但自動扶梯在遇水后極易銹蝕,而城市空氣中酸性物質不斷增多,如果雨天酸性物質進入遇水,從而會導致扶梯銹蝕程度加重,對扶梯的使用壽命造成重大影響。所以,需要對露天自動扶梯進行防腐蝕處理工作。1.3.3與其它建筑合建的出入口。這種出入口的最大特點是和周圍建筑實現合建,從而對建筑設計進行統一考慮。在出入口張貼地鐵對應標志,并進行燈箱的設置,以便乘客識別。合建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和周圍建筑進行統一設計,和周圍建筑一起建設。這需要保證建筑工期同步走,施工工序配合。一種是在和建筑合建的同時,進行適當改造,實現建筑車站的出入口功能。這種方式需要在建設之前認真仔細進行方案的設計,做好變更已有建筑面積的使用情況,但存在協調難度大的問題。合建的出入口影響城市景觀的程度非常小,但會對距離有所限制。地下出入口的長度需要控制在100m以內,一旦超過需要做好消防疏散措施,如果通道過長,經濟效益會降低,也不利于乘客進出。如果可以可進行自動人行道的設置。還可優先考慮使用地面建筑和風亭合建的方式。在單獨設置獨特出入口時,應有統一的識別性和標志性,可與環境協調,機構簡潔。
2地鐵車站出入口的設計要點
2.1地鐵車站出入口通道設計要點。地鐵車站出入口通道是指連接出入口與車站站廳之間的通行道路。車站出入口通道總寬、出入口的樓扶梯及通道的通過能力應大于車站內部樓梯和自動扶梯的疏散能力之和。兼作城市過街通道的,其寬度應根據過街客流量適當加寬。每個出入口寬度應根據出入口的位置、分向客流、可能產生的突發性客流、不均勻系數等因素而確定。出入口及通道寬度根據設計客流量和過街客流量及緊急疏散的要求計算確定。每座車站應至少有一個出入口設置上、下行自動扶梯,在設置雙向自動扶梯困難且提升高度不大于10m時,可僅設上行自動扶梯。出入口通道地面縱剖宜平緩,最大縱坡一般不得大于5%,且水平連續長度不得超過30m,超過時,應設置不小于3m的平剖段,位于人防門開啟范圍的地坪宜平剖或向門扇開啟方向找坡。通道地面縱坡大于3%時,地飾面應采取防滑措施。地下出入口通道宜設置一處彎折,通道的彎折不應超過三處,彎折角度應大于90°。通道長度超過60m,要考慮排煙。地下出入口通道長度不宜超過100m,超過時應采取能滿足消防疏散要求的措施。2.2地鐵車站出入口無障礙設計要點。2.2.1盲道設置。在車站的出入口平臺及臺階前、樓梯起終點與休息平臺、進出站路線拐彎處、售票處、檢票處、無障礙專用廁所、無障礙電梯以及站臺候車區域均考慮設置了提示盲道,提示盲道間設行進盲道,車站盲道并與市政道路盲道連通。2.2.2無障礙電梯。車站在某個出入口通道內設有無障礙電梯從地面到達站廳,室外設有候梯廳、坡道、欄桿等無障礙設施,并設事故電話。2.2.3無障礙專用廁所。車站在某個出入口處設置了無性別的無障礙專用廁所,廁位旁設有呼救按鈕。2.3地鐵車站出入口外觀設計方法車站出入口的造型選擇應該綜合考慮城市文化與周邊環境等因素,在造型思路上,力爭達到和諧與創新的目標,既體現了城市文化特征,又可以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另外在外觀設計上,運用一些合適的裝飾以及不規則的幾何形態,也可以讓造型別出心裁。
3結束語
地鐵出入口做為城市交通的重要建筑物,是地鐵與地面空間的咽喉。近年來,隨著軌道交通的迅速發展,市民和城市公共活動之間的聯系因地鐵出入而變得日益緊密,地鐵出入口的重要性越來越被公眾注意。在地鐵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也希望可以在出入口設計的時候,加入人性化關懷和創新的思想,讓地鐵出入口成為城市的亮麗的風景線。
作者:熊文娟 單位:中鐵第六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隧道設計分公司
- 上一篇: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研究
- 下一篇:建筑設計生態效應研究
精品范文
5地鐵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