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建筑節能的管理

時間:2022-03-26 02:37:00

導語:加強建筑節能的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建筑節能的管理

根據上海夏熱冬冷的氣候特點,上海社會經濟和建筑的發展以及我國建筑節能的形勢要求,上海的建筑節能勢在必行。近兩年來,上海市有關部門均在逐步重視建筑節能,建委科技部門更為突出,連續下達了3個建筑節能科研項目。其中,由上海市能源研究所承擔的《上海市建筑節能現狀與對策研究》課題已于1998年1月通過專家鑒定,并獲得了專家的好評。本文就該項研究中的上海建筑能耗和建筑節能現狀潛力以及建筑節能的對策、建議兩部分內容簡要介紹如下:

1上海的建筑能耗、建筑節能現狀與潛力

1.1建筑能耗

該課題研究通過大量的調研分析,并與上海社會經濟調查大隊和統計局、滬東供電所等單位密切合作,首次比較準確地估算了上海地區包括建筑使用能耗、施工能耗和建材生產能耗在內的建筑能耗。估算結果(1996年)見下表:1996年上海市城鎮居民人口總數為1195萬,人均住房面積8.7m,。因此,單位住房面積的能耗強度為34.3kg標煤/mZ•a。上海有空調居民每年電耗范圍在1000一30ookw•h,其中暖通空調電耗占31.8%。全市居民用電總數34.80億kw•h,約占上海居民總能耗的40%,但有空調人家的電耗約占總能耗的45%~60%。顯然,上海居民為改善室內熱環境,其使用能耗占有相當的比重。

1.2建筑節能現狀

上海市居民的空調占有率已達61%(截至1997年8月),且發展迅速,估計2一3年后,上海絕大多數居民會用上空調,這勢必繼續增加上海的高峰電負荷。據電業部門估算,上海目前的空調負荷為150萬kw,其中一半是中央空調。高峰電缺口與大量采用空調和建筑物熱損失密切相關。因此,上海開展建筑節能勢在必行。上海在市建委的領導與重視下,一手抓墻材革新,一手抓建筑熱環境改善。如:市建科院多年來從改善熱環境到建筑節能,開展了多項研究開發工作,1996年結合混凝土空心砌塊應用,配合市墻辦制定了《上海市新型墻體材料試點小區節能住宅建筑熱工設計暫行規定》(已由市建材辦),1997年又承擔了市建委科研項目“上海地區住宅圍護結構建筑節能技術研究,’(正在進行中);同濟大學1996年承擔了市建委“高層建筑節能設計技術研究”項目,已提出《上海市高層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初稿;上海能源所80年代曾與德國太陽能所合作,在所內建造了有參比對照房的被動式太陽房,取得了低緯度地區太陽房建造的許多數據和經驗,該所開發的透明熱反射薄膜,在上海不少建筑中得到了應用。上海的建筑節能工作已經啟動。目前,按《節能住宅熱工設計暫行規定》要求建造的試點工程徑南小區2”房已經封頂,古北新城16“房已經竣工。但上海的建筑節能進展尚明顯落后于國內采暖地區,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則差距更大。

1.3上海的建筑節能潛力估計

上海地區具有建筑規模大、新型墻體材料應用多、空調使用率高等三大特點,因此建筑節能的潛力較大。以住宅建筑圍護結構為例,按《節能住宅熱工設計暫行規定》要求,對磚混結構(一磚墻)住宅來說,節能率為3。%,以空調電耗占總電耗30%以及2~3年后居民電耗將占居民總能耗的55%計,其節電量為9%,使用能耗的降低量可達居民總能耗的5%;對于混凝土空心砌塊多層住宅和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高層住宅來說,其節能率為50%左右,則節電量為15%,能耗降低達居民總能耗的8.25%左右。如再包括空調設備改進,其節能量就更大。

2上海建筑節能對策和建議

該課題研究借鑒國內外建筑節能實踐,結合當前上海的建筑節能現狀,比較全面地提出了建筑節能的具體對策和建議,對上海建筑節能的深入開展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主要的對策和建議為:

a.建立和健全建筑節能管理機制。建立名正言順的建筑節能管理機構,制訂《上海市建筑節能管理暫行辦法》、《上海市建筑節能規劃》、《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與實施細則》以及相應的“鼓勵措施與經濟政策”,強化全民的建筑節能意識,成立“上海市建筑節能咨詢服務中心”。

b.提高建筑物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與氣密性水平。加強建筑節能技術研究,開發應用高效保溫材料,采用傳熱系數小、密封性好的塑鋼窗以及節能窗簾、透明熱反射薄膜或鍍膜玻璃、遮陽日光柵等。

c.優化建筑設計(包括朝向、體形、平面與窗墻比等),重視建筑規劃節能與太陽能利用。

d.建筑供能用能系統及設備的高效化。限制低效建筑供用能設備的生產銷售,研究開發節能型暖通空調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