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橋梁交叉工程的施工技術探討

時間:2022-07-14 11:44:13

導語:道路橋梁交叉工程的施工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道路橋梁交叉工程的施工技術探討

摘要:為有效改善道橋施工中的交叉工程問題,推動工程的良好發展,對道路橋梁交叉工程施工交叉位置的選擇實行概述,對道路橋梁交叉工程中施工技術實行分析,并列舉出道橋交叉工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現具體闡述如下。

關鍵詞:道路橋梁;交叉工程;施工技術

道橋工程,屬于我國基礎工程之一,其對于城市的發展可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道橋工程實際施工的過程,存在公路和鐵路、管線、公路等交叉的問題,這也成為了當前道橋建設中的一大難題[1]。這時,就需要結合工程的具體位置和相交路線、形式等,合理的使用交叉工程施工技術,進而推動道橋交叉工程的良好發展。

1道路橋梁交叉工程施工交叉位置的選擇

道路橋梁交叉工程,因為工程屬于公路的交叉口,車流會按照分流的方式直行、左轉、右轉。然后,于合流的方向駛入,這一位置能夠構成分流點和交叉點、合流點等,較多的沖突點。不同方向車流彼此間會構成一定的影響,其對于公路通行的情況會造成較大的影響,且易于產生較多的交通事故。所以,平面交叉工程實施的過程,需合理對交叉口實行規劃和設計處理。實際進行規劃設計的過程,應結合擬建路橋整體工程放下的發展情況、規劃、地形、環境和經濟等內容,選擇適宜的平面交叉部位。平面交叉的形式,需結合公路的等級和功能,以及交通管理方式及工程造價等進行選擇。主要的目的為在交通運行通常下,確保交通區和沖突區、沖突點,保持分散不會相互影響[2]。對于不能夠規避的沖突區,需根據交通管理的內容:如管理方法、標志和標線、信號等設施,合理的實行布置和設計。平面交叉范圍的公路,通常情況下會以直線的方式實行設計,如果需選擇曲線的過程,需將其半徑設計為≤圓曲線半徑[3]。此外,還應該遵循豎面的應力平緩情況,盡可能滿足人們視覺最小縱曲線的半徑的具體標準實行設計。人行通道和橫道、天橋實際設置的階段,應充分的考慮到交通管理的方法,如人流量的輸導、公路等級的管理等。視距不理想的小型交叉道路,需根據工程具體狀況,合理的設置反光鏡。而實行規劃、設計的過程,應收集相關的交流量訊息,加強對工程所處地域的交通情況實行嚴格的調差,如交通事故的頻率、交通事故產生的成因和交通事故的程度等,將其作為工程規劃、設計的主要參照。結合四車道、四車道以上模式的平面交叉道路,需充分的考慮到公路實際的情況加強對道路橋梁的位置設計。與此同時,結合公路二級公路平面交叉狀況,對公路道路的具體位置實行設計。還需結合三級和四級公路平面交叉交通量情況,可不實行公路道路位置的設計工作。但是三級公路平面發生較大交叉轉彎交通量的時候,應充分考慮到具體的狀況,對公路道路的具體位置加以合理的設計。參照公路的功能,行車安全和交通延誤等影響因素,實行平面交叉間距位置的設計,可將其作為干線公路的主要保障。這時,就需要確保一級和二級公路交通運行的順暢。此外,為使得大間距時間延長,通過排除縱向、橫向干擾的方式處理。必要的情況下,合理的設置立體的交叉,以保證交通道路的正常運行。一、二級公路為集散公路,需加強平面交叉的有效設置,將鄉村道路合理的設置于干線公路相交的公路,即為次要公路上。

2道路橋梁交叉工程中施工技術的具體分析

2.1道橋交叉工程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交叉路口在施工前,應做好和地方交通主管企業的申請、協商工作,以此確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前,應加強對施工現場的有效調查,明確地上、下現有管線、埋藏物準備齊全,提前和相關企業做好協商和溝通工作,進而使得施工前能夠將各項手續做好,防止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實際應結合涉及路面工程交叉路口施工的具體情況,做好施工技術及安全交底等方面的工作。提前按照施工方的具體要求,加以施工警示標志。同時,還應對交通管理實行具體的規劃,防止產生交通事故。待完成相關的地形處理后,做好前期的各項測量處理。

2.2道橋交叉工程的施工技術分析

交叉路口主要的施工內容包括:施工交通警示標識的安設和中央隔離、便道填筑,以及路緣石標識的拆除、原有交通標識的拆除工作等。通常情況下,不侵入公路的建筑范圍,能夠和土路肩邊緣≥25cm,構建多柱式的標志。相關的測量人員,需結合設計圖紙的內容,實行放樣工作。完成放樣后,經人工的方式實行土坑的開挖處理,做適當的埋設警標識。隔離帶拆除范圍在<30m,實際施工的過程,需選擇車流量較低的時期實行拆除工作[4]。將隔離帶拆除的過程,經專人對交通進行指揮。隔離帶拆除,經25t的汽車吊吊裝10t拖板車實行,主要徐將其運輸于營區場地,以便于更好的實行保管,運距需控制在3km的范圍。路基填筑時,結合山皮土實際的含水情況,合理的使用灑水車灑水,主要的目的為確保山皮土的濕潤性。便道邊坡可經人工配合1.2m3反鏟修坡的方式進行處理,邊角、局部狹窄位置采取90型的汽油平板夯進行人工夯實處理。針對排水管函管兩側的設置,盡可能設置排水溝,以利于道路兩排旁的排水的順暢性。路基填筑前,需在排水溝位置適宜的位置埋設鋼筋混凝土涵管,將涵管的直徑設置為80cm。實際埋設的長度需結合路基放坡坡腳,實行具體的規劃和設計。施工的過程,經專人加以指揮和指導,完成涵管的埋設工作好,分層回填山皮土。回填———管頂50cm位置實行振動壓實。涵管兩側填土,可使用90型的汽油平板夯人工夯實。竣工后,針對這部分路段交叉口位置改造位置,結合原道路的具體設計、規劃內容行還原處理。主要需將前期隔離帶和標志標識拆除的位置,經地方企業的具體要求安裝、復原。

3道橋交叉工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3.1施工中的速度問題

平面交叉工程,如果兩條相交公路沒有等級和功能的區分。同時,交通量比較接近,平面交叉范圍內的公路速度,需控制在路橋整體工程路段速度以下。確保速度≥這一路段的70%左右。如果兩條公路存在主、次的區分,主路的速度應該和這一路段保持一致。次要公路如果沒有受到條件的限制,應限制較低線形的指標,將設計的速度適當的進行調整。轉彎的車道,需根據公路的等級和功能、交通管理模式,以及交通量、交叉類型及擬建地段地形、實際的用地狀況,對速度加以嚴格的控制,進而確保速度設計的實效性。

3.2施工中的交角、岔數問題

條件允許情況下,平面交叉工程交角需設置為90°。如果公路為斜交調價,交角銳角需設置在≥70°。一般來講,特殊情況下受地形影響,交角銳角需控制在>70°。岔數通常條件下,應設置為≤4條,如果超過4條,就因選擇環形交叉方式。岔數需保持在5條?5條以上。3.3施工中的間距、渠化設計問題結合具體的要求,并充分的考慮到公路的等級和功能、通行,以及安全等內容,明確交叉間距。客觀來講,等級較高的公路可作為干線公路,間距保持適宜。必要的時候,合理的設置立體交叉[5]。但是,高等級公路屬于集散公路,需和干線相交次要公路上,合理的設置鄉村道路和地方公路。

4總結

當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的路橋工程建設數量也在逐漸增加。而道橋工程中的交叉工程的施工質量好壞,會對整個工程的施工效率構成直接的影響。所以,實際施工的時候,需結合工程具體狀況,合理的使用交叉工程施工技術。以此,改善交通運行情況,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

作者:姚方 單位:安徽省樅陽縣公路運輸管理所

參考文獻:

[1]程麗君.道路橋梁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工業b,2015(7):141.

[2]李焱.道路橋梁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江西建材,2015(3):206.

[3]張志鵬.關于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要點分析[J].中國廚衛(建筑與電氣),2015(8):46.

[4]官中良.路線交叉橋梁施工技術探討[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5(38):23.

[5]馬繼萍.立交匝道現澆橋梁施工技術研究[J].化工中間體,201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