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畢業論文-電子商務中的收入問題研究

時間:2022-06-08 05:29:00

導語:電子商務畢業論文-電子商務中的收入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電子商務中的收入問題研究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電子商務中的收入問題研究

一、電子商務的發展及其理論現狀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EDI在美國使用,標志著電子商務的開始,并由此得以迅速普及。2000年7月美國商務部發表的《2000民工數字經濟報告》統計,截止2000年6月底,全球使用因特網人數達到3億,比1999年增加了80%.而且2003年電子商務占世界貿易總額的比例將達四分之一。在我國,電子商務是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但發展極為迅速,據國家最新統計,2003年我國網民已達7000萬,而且現在還將繼續以幾何級數方式增加。

網絡經濟的迅猛發展使社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但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問題,隨機性和復雜性充滿了這個世界:

1.邊際收益遞增

邊際收益遞減是經濟學邊際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但是由于知識信息具有可共享性、外溢性、擴散性,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領域邊際收益遞增取代邊際收益遞減成為新經濟的第二大規律,正在引發經濟學新的革命,經濟發展流程正因此而發生轉折性的重大變化。

2.免費的午餐

按照傳統的供求關系理論,廠商的邊際成本就是產品的價格。但在網絡經濟下,例如互聯網、軟件開發,硬件制造這些新興產業生產的是數字產品或數字化產品。這種產品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復制,那么它們的邊際成本很低,甚至幾乎等于零,所以價格也幾乎等于零,形成了極高的固定成本和極低的邊際成本。因此在網絡社會里,我們經常有“免費的午餐”,但這種現象也給供求理論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3.投入與輸出不成正比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現在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投入很多,但得到的卻很少,甚至非但得不到,還要再賠錢。網站的建設就說明這一點,雖然電子商務能極大地減少交易費用和交通運輸的負擔,提高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和參與世界市場的競爭能力,但企業建立的網站大多沒有起到這樣的作用,而且目前企業依然沿用著傳統的運營方式,在大多數人眼中,網站是“燒錢”的事情。

4.非線性增長

與傳統經濟和傳統產業相比,新經濟和高科技產業更多地呈現非線性增長的態勢,如IT產業、電子商務和網絡經濟都不同程度上表現出非線性爆炸式增長的特點,電子商務更以年均翻一番的超常規速度成長。

由上可以看到,電子商務作為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不但給人類社會生產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影響,同時也對傳統的社會科學理論產生巨大的沖擊。也就是說,網絡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的同時,也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復雜化,產生的很多現象已不能被傳統的理論完全解釋。

以經濟學為代表的社會科學理論在解釋電子商務中的現象方面顯得力不從心,原因是現代網絡社會中,市場已不是那個市場,廠商也不是那個廠商,而消費者更不是那個消費者了——在信息時代,由于沒有時空的界限,地理優勢對于企業已失去了作用,在網絡中所有的企業處于同一起跑線上,而且真正可以做到“酒香不怕巷子深”:由于信息的爆炸性增長,我們的生活每天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等等。所有的一切都說明:如果還按照過去傳統的思維(線性思維),那么根本無法解釋當代網絡社會出現的許多現象,只有用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才能獲得廣闊的天空!——這就是非線性理論存在的現實意義。非線性理論的研究為我們開辟了很好的電子商務理論研究路徑。

二、非線性理論

非線性問題是在20世紀下半葉出現的,并不是一個新的科學概念。由于在確定論的系統中發現了混沌現象,極大地激發了人們探索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存在的各種復雜性問題的熱情,同時也逐漸改變了人們觀察周圍世界的思維方式。所以非線性科學已成為當今世界科學的前沿與熱點,它涉及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眾多領域,是人類認識自然的一次飛躍,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和深刻的哲學方法論意義。它標志著人類認識自然由線性現象進入非線性現象。

那么究竟什么是非線性系統呢?非線性系統是相對于線性系統而言的,是對線性的否定,線性是非線性的特例。簡單來說,“線性系統”就是那種“一分耕耘,一份收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系統,而“非線性系統”往往會有“白吃的午餐”,或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狀況。線性系統結構具有高度規律性,被人類研究與應用的較早,而非線性系統卻復雜得多,研究的困難度較高,這就是“非線性系統’豐富的地方。我們常常聽到的“混沌”、“蝴蝶效應”,“碎形”、“復雜”、“湍流”甚至是“類神經網絡”等都是非線性系統的重要領域與課題。

在線性系統中,表現出兩種性質:一是疊加原理成立,即部分之和等于整體,線性系統的方程遵從疊加原理,即方程的不同解加起來仍然是該方程的解。疊加原理成立說明該系統的子系統間沒有非線性相互作用。二是指系統內物理變量間函數關系是直線,變量間的變化率是恒量,這意味著函數的斜率在其定義域內處處存在且相等,變量間的比例關系在變量的整個定義域內是對稱的,即成正比關系。

在非線性系統中,疊加原理失效,非線性方程的兩個解之和不再是方程的解,而且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不是直線。例如直線是曲線的特例,在非線性程度較強的情況下,即子系統間的相互作用較強,它對各子系統的性質及系統整體的性質有不可忽略的貢獻時,線性疊加原理就不適用了,整體的性質就不是各部分性質的線性疊加之和了(如強子相互作用的結合能與強子自身的能量可比的情況,國際貿易與國內生產總值可比的情況,這時部分間的相互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從而就會產生整體大于部分之和或整體小于部分之和的結果。

非線性具有多值性。例如,100家成功的企業有

理方法,這僅僅是針對傳統企業而言,若對于網絡企業來講,一個企業可能會有多種管理方法。

非線性具有有限性,抽象地說,有限的事物相對于無限的事物而言喪失了許多對稱性,因而作用于其上的操作及結果都可能對應著由有限性直接導致的非對稱性。信息的不對稱性說明網絡中的個體是有限的,而信息是無限的,所以才存在信息的不對稱性。

對于處理線性問題,已經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傅里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等等。

而對于非線性問題,長期以來科學家往往束手無策,因為非線性具有復雜性,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方法,只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也應看到,在這些極為復雜的現象背后實際上也存在著某種規律性。非線性科學的任務就是要透過這些無序的復雜現象去揭示隱藏在現象背后的規律性的東西。

三、非線性理論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興起了許多交叉學科,電子商務即是其中一例。電子商務是一門關于管理、經濟、計算機和法律等的新興交叉學科。交叉學科的特點是隨機性和復雜性,而非線性理論對于交叉學科的研究提供了廣闊的思路,所以將非線性理論應用于電子商務是有現實意義的。

1.電子商務具有非線性特征

電子商務是網絡經濟下的產物,而網絡世界本質上是非線性的。首先,最直觀的來說,網絡永遠都是曲線而非直線,其次,在電子商務的鏈條中,企業、市場、消費者行為等也都表現出非線性:

(1)在網絡經濟條件下,個性消費的回歸,消費需求的交叉性等使消費者行為表現出非線性特征。

(2)在電子商務市場中存在兩個基本法則:一是摩爾定律(More’slaw):計算機硅芯片的功能每18個月翻一番,而價格以減半數下降;以傳統的理論,產品的功能增加,其價格應該增加,但該定理剛好相反,說明在網絡社會中,電子商務市場表現出非線性特征。二是梅特卡夫法則(Metcalflaw):網絡價值等于網絡節點數的平方。或者,網絡價值隨著網絡數量的增加而呈指數增加。這也說明在網絡社會中,疊加原理不成立,節點之間不存在線性相互作用。

(3)由于市場和消費者是非線性的,所以企業也同樣是非線性的。

2.非線性科學的普適類適用于電子商務

非線性科學研究對象不是這些非線性問題本身,而是它們的共性,即所謂的非線性普適類,并且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非線性科學的三大理論。

(1)混沌(chaos)。什么是混沌運動呢?在確定性系統中存在著對初值極為敏感的復雜運動形式就叫做混沌運動。混沌揭示的有序與無序的統一、確定性與隨機性的統一。

在某些牛頓力學方程所描述的運動中,如果精確地從同一點出發,得到的仍是同一條確定的軌道,然而,只要初始條件有無論多微小的改變,其后運動就會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變得面目全非。用一個模型來描述:在一個T型架上,掛著三個圓,無論你怎樣轉動T型架,三個圓永遠沒有相同的軌跡,因為你不可能保證每次轉動都精確地從相同點出發,這些運動的結果可能同擲骰子所得的結果一樣,是隨機和不可預測的。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經濟全球一體化推動了電子商務的迅速普及,微觀市場的微小變動,就能引起整個宏觀經濟體系中一場“龍卷風”似的經濟波動。

(2)自組織現象。是指自然界中自發形成的宏觀有序現象。如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同時也是理論研究較多的典型實例如:貝納德(Beinard)流體的對流花紋,貝洛索夫—扎鮑廷斯基(Belousov-Zhabotinsky)化學振蕩花紋與化學波,激光器中的自激振蕩等。

耗散結構是自組織現象中的重要部分,自組織耗散結構理論可概括為:一個遠離平衡態的非線性的開放系統(不管是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乃至社會的、經濟的系統)通過不斷地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在系統內部某個參量的變化達到一定的閾值時,通過漲落,系統可能發生突變即非平衡相變,由原來的混沌無序狀態轉變為一種在時間上,空間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狀態。這種在遠離平衡的非線性區形成的新的穩定的宏觀有序結構,由于需要不斷與外界交換物質或能量才能維持,因此稱之為“耗散結構’(dissipativestructure)。

同樣地,企業和個體都是一個開放系統,它們的發展就是一個通過與外界不斷地交換物質和能量,從量變到質變,從無序到有序,從非平衡態到平衡態的演變過程。

(3)孤立子(soliton)。非線性系統的相互作用產生的穩定而持久的動態過程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極為重要的現象即擬序結構,一直受到科學家的重視。孤立子是擬序結構的最純粹的形式。

孤立子理論無論是對于非線性科學來說,還是對于整個科學體系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孤立子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如木星的紅斑旋渦、用隧道電子顯微鏡成像方法發現的晶體中的電荷密度波、在小尺度湍流環境中長期存在的有序大尺度組織、神經元軸突上傳遞的沖動電信號、大氣中的臺風、激光在介質中的自聚焦、晶體中的位錯、超導體中的磁通量等。社會經濟系統中也廣泛地存在著非線性相互作用,由非線性機制產生的孤立子,無論其現象還是本質,都可能啟發我們更好地理解某些社會經濟現象,如社會財富、社會權利等的穩定集中,某些社會意識等的長時間穩定傳播。

孤立子深刻地反映了非線性系統相干結構中驚人的有序。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從穩定性角度考察事物的新方法。

電子商務發展為什么有很大的阻礙?在當今社會中,傳統的經營方式仍占主導地位。比如,經營者寧愿靠傳統的人情關系來發展企業,而不實現電子商務,人們更喜歡傳統購物方式,而不愿意通過網上購物,這種觀念意識就象孤立子一樣還將持續穩定地傳播一段時間。孤立子理論可以為我們研究如何改變這種或類似這種的社會問題提供解決的途徑。

(4)元胞自動機理論(cellularautomata)。生物體的發育過程本質上是單細胞的自我復制過程,50年代初,計算機創始人著名數學家馮·諾依曼(VonNeumann)曾希望通過特定的程序在計算機上實現類似于生物體發育中細胞的自我復制,為了避免當時電子管計算機技術的限制,他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模式。把一個長方形平面分成若干個網格,每一個格點表示一個細胞或系統的基元,它們的狀態賦值為0或1,在網格中用空格或實格表示,在事先設定的規則下,細胞或基元的演化就用網格中的空格與實格的變動來描述。這樣的模型就是元胞自動機。

80年代,物理學家、計算機科學家對元胞自動機模型的興趣大增,原因是這類簡單的模型能十分方便地復制出復雜的現象或動態演化過程中的吸引子、自組織和混沌現象。一般來說,復雜系統由許多基本單元組成,當這些子系統或基元相互作用時,主要是鄰近基元之間的相互作用,一個基元的狀態演化受周圍少數幾個基元狀態的影響。在相應的空間尺度上,基元間的相互作用往往是比較簡單的確定性過程。

根據元胞自動機理論,在一維模型中,是把直線分成相等的許多等分,分別代表元胞或基元;二維模型是把平面分成許多正方形或六邊形網格;三維是把空間劃分出許多立體網格。那么,在研究電子商務中,我們可以把復雜的商務鏈條分解成許多簡單的直線鏈。就像當初科學家將兩臺計算機連接在一起,后來將幾臺甚至更多的計算機連接在一起,一直到現在的無數臺連在一塊,構成了現在的互聯網世界,計算機之間的相互作用造成了現在網絡世界的復雜性,如果我們將電子商務鏈條看作是由最簡單的商務鏈條形成的,而簡單的直線商務鏈具有確定性,那么這種方法對于研究電子商務規律性很有幫助。

(5)神經網絡(neuralnetwork)。神經網絡就是通過對人腦的基本單元—神經元的建模和聯結來探索模擬人腦神經系統功能的模型,并研制一種具有學習、聯想、記憶和模式識別等智能信息處理功能的人工系統。

神經網絡的主要特征是:大規模的并行處理和分布式的信息存儲,良好的自適應、自組織性,以及很強的學習功能、聯想功能和容錯功能。與當今的馮·諾依曼式計算機相比,更加接近人腦的信息處理模式。

在未來,應建立一種具有神經網絡功能的社會經濟網絡,使信息處理象人腦一樣迅速、及時,并且能夠通過學習進行自我調整、具有自適應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電子商務發展起來。

企業也是如此,因為企業本身處于社會經濟大網絡之中,所以在企業內外部建立神經網絡商務鏈才能生存。現在類似的有企業內部ERP管理、企業的內外部供應鏈等等。

3.非線性問題可以轉化成線性問題

在理論上,一些非線性問題,可以通過數學變換而轉化為線性方程來研究。如非線性的KdV方程通過散射反演方法化為線性的可積方程,從而求出了精確的解析解,一些非線性不強的問題,可用線性逼近方法將其轉化為若干線性問題來求近似解,這是已在各門學科中廣泛采用并相當有效的方法。事實上,尋求電子商務規律的過程就是由非線性向線性過渡的過程。

四、總結

1.電子商務本身是一門涉及到管理、經濟、技術和法律等方面的交叉學科,而當今研究熱點—非線性科學的突出特點就是交叉性和復雜性,所以用非線性理論來解釋電子商務是科學的。

2.非線性問題可以轉化成線性問題,使我們看到復雜的非線性問題能夠有確定性結果,所以用非線性模型來研究電子商務也是可能的。

3.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網絡技術的發展使電子商務飛速前進,但同時也使我們這個社會更具復雜而不可捉摸。在社會和我們生活當中常常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但當我們用非線性的觀點來思考這些問題時,就會感到豁然開朗!

參考文獻:

1.Jackson,E.Atlee,Perspecturesofnonlineardynamic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9.

2.P.G.DrazinandR.S.Johnson,“Solitons:anIntroduc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9.

3.伊·普里戈金:《從存在到演化:自然科學中的時間及復雜性》,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年版,

4.張本祥:《社會科學非線性方法論》,哈爾濱出版社,1997年版。

5.魏一鳴;“復雜性科學”,《中國科普》,2002年第11期。

6.張本祥孫博文馬克明:“非線性的概念、性質及其哲學意義”,《自然辯證法研究》,1996年第2期。

7.趙松年:“非線性科學:它的內容、方法和意義”,載《復雜性研究》,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

8.王德勝等:《科學哲學范疇》,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