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源專項規劃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25 09:44:00
導語:我國能源專項規劃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北京市發展計劃委員會:最近在北京日報及網上看到“北京奧運行動規劃能源建設和結構調整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我想提些意見供參考。我原是電力部,能源部的計劃工作者,建國以來一直參加電力能源的計劃規劃工作,在20世紀90年代,我曾組織和參加“能源部能源發展戰略研究(2000-2050)”,“工程院可持續發展能源戰略研究(2000-2050年)”。
1996-1997年參加中國能源研究會城市能源專業委員會受北京市委托進行“北京城市能源發展戰略研究”(獲北京市1997年科技進步二等獎),1997年12月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黃毅誠同志支持召開了“北京能源環境研討會”,我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提出“關于改善北京大氣環境的對等建議;”此外,我還兩次參加北京供電局關于加快北京電力建設的研究工作。我對電力、能源規劃和北京市的電力、能源工作有點了解,想為北京奧運行動作點微薄的貢獻。
一、北京能源建設和結構調整規劃的目標問題
黨中央要求把北京市建成生態環境達到世界第一流水產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目標,但專項規劃不講生態環境,只講大氣環境質量,是否把要求縮窄了。北京市能源建設和結構調整應當為北京市的生態環境作貢獻,為全球的生態環境改善作貢獻。
二、關于北京市GDP能耗和人均能耗水平問題
所謂GDP能耗和人均能耗都是指GDP和人均的一次能耗消耗。專項規劃只講了2008年煤炭消費及替換,2008年終端能源結構,沒有計算和介紹一次能源消費及其結構,規劃中所列數字的不落實。
據北京市統計局的數字計算,北京市1997-2001年單位(萬元)能耗與人均能耗如下表所示:
注:以上數字根據上海能源2000年年度報告中使用北京統計局數字。
專項規劃中說,“2000年單位GDP能耗1.5噸標煤”,與上表數字1.7噸標煤不合。又說:“2008年單位GDP的節能率達到6%以上,單位GDP和人均能耗達到同期國內先進水平,約為0.865噸標煤/萬元,和3.318噸標煤/人。”
這段文字有以下問題:
1.因為沒有遠景一次能源規劃,所以得出這些數字。對于這些數字的計算口經有未說明,如GDP是不變價格值還是當年值,如果是不變價格值是按那一年的不變價格,如規定為2000年。
2.一般遠景GDP能耗呈下降趨勢,而人均能耗應呈上升趨勢,2001年北京市人均能耗已達3.85噸標煤/人,到2008年不可能下降到3.318噸標煤/人,應當大于3.85噸標煤人。
3.北京到2008年能不能達到同期國內先進水平缺乏依據。據全國幾個直轄市和大城市統計,北京市并不是國內先進水平,到2008年北京市GDP能耗達到0.865噸標煤/萬元,還低于廣州2001年水平;人均能耗,北京目前還低于上海市,北京市2008年達到3.318噸標煤/人,可能會低于上海、廣州、天津,所以按目前的規劃,北京到2008年達不到同期國內先進水平,這是不符合要求的水平,應當重新研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2000年和2001年幾個大城市比較如下表:轉
4.1997年12月中國能源研究會“對籌建議”中曾建議:大力節約資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限期使北京萬元工業產值能耗水平趕上上海。北京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國際大都會,2008年要舉辦奧運會,應當給世界,給全國樹立一個榜樣,真正成為全國同期國內先進水平,如超過上表所列其他四個城市。
三、關于北京市的節能問題
專項規劃中很少講到節能,只是在主要目標中講了一句,2008年單位GDP節能年達到6%以上,這句話很籠統,究竟由2002年的節能率多少,達到2008年的6%以上,采取什么措施。從目前專項規劃來看,有些措施不符合節約資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要求,建議對節能使出具體規劃,提出具體措施,拿出可檢責的餓數字指標。
為了節約能源,中國能源研究會在“對等建議”中曾建議:“調整北京市的產業結構,對鋼鐵、焦化、發電、建材、造紙等高耗能產業,加大節能改造力度,有一部分限期遷出北京。”專項規劃在調整產業結構方面內容太少,是在2008年能源結構樞架中,講到“首鋼規模誠至600萬噸,停產2#、4#、5#焦爐,停(專業)產北京焦化廠。”
看來對耗能產業的節能改造和外遷力度不大。
四、關于北京市的環境質量問題
關于環境質量有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北京市居民室內環境質量,二是北京市市區的環境質量,三是北京市對全球環境質量的影響和貢獻。在專項規劃中對環境質量問題沒有好好交代,在主要目標中說:“2008年市區大氣環境質量接近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組成發達國家大城市的平均水平。”這種目標只講了第二個領域的問題。從這一點來講,北京GDP能耗這么高,比發達國家高得多,能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大城市的平均水平嗎?北京市區的環境質量,是靠犧牲山西、內蒙的環境質量來滿足的,這種做法對山西、內蒙是不公平的,山西、內蒙離北京這么近,污染了山西、內蒙,大氣環境把那兒的污染物帶到北京來的,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這么朱總理在南非承諾執行京都議定書,我們對于全球減排是有義務的,北京市對全球改善生態環境、減排的貢獻是什么,要加以說明。
五、關于煤度替代和削減方案
在煤炭替代中,重現了能源構成中減少,煤炭的消耗量,但是忽視了能源的利用結構,如用天然氣替代采暖和工業用煤,采取天然氣直接燃燒,未進行天然氣能源和梯級利用;用電力替代煤炭,用40億kwh的電力替代132萬噸煤炭,估計為發出40億kwh電力,要消耗200-300萬噸原煤,北京市用電確實干凈了,但是為北京送電的山西、內蒙卻增加了污染,給全球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量,這種損廠人利己的權法合適嗎?為什么北京郊區的高井電廠要停止燒煤,改燒天然氣,而街鄰近的石景山熱電廠,位于市區的一熱卻可以繼續燒煤,甚至還可以增加燒煤,這是什么原則。
中國能源研究會城市能源專業委員會在北京市能源發展戰略研究中專門分析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城市采暖問題,他們建議發展多種采暖方式,取消包費制,由消費者自己選擇采暖方式,做到采暖方式逐步多樣化,要為天然氣采暖創造條件,采用熱電聯產、冷熱電聯產,他們認為北京不應在市區新建、擴建區域熱電廠;從北京的具體條件出發,在煤炭替代和削減方案中應當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保留改造高井燃煤電廠,使其具有調峰能力;2、北京不再新建燃煤熱電廠,已有的燃煤熱電廠要逐步淘汰。
3、不要擴建、新建大型燃氣供熱廠,已有的雙榆樹供熱廠要逐步改造。
4、盡量少,建區域燃氣熱電廠和鍋爐煤改氣工程,以節省能源。
5、要加快建設分布式熱電聯產(CHP),冷熱電聯產(CCHP)、冷、熱、熱水聯產廠(上海市把發展分布式CHP、CCHP作為新技術、新經濟增長點,北京也應當考慮這個問題。要盡量增加天然氣的終端利用量,充分發掘天然氣的作用)。
六、終端能源的概念有誤、計算有誤
終端能源是指通過用能設備供消費使用的能源。二次能源或一次能源一般經過輸送,貯存和分配成為終端使用的能源。終端使用能源一般有五種:一是固體能源,如煤炭;二是液體能源如汽油、柴油、煤油等;三是氣體能源如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四是電力;五是熱力。終端能源數量計算時,是按其能提供的能量計算,而不能按其生產所需的一次能量數量計算。如電力按其熱功當量860千卡/千瓦時計算,而不能按其標準煤耗計算,所以電力在終端能源中的比重不可能達到4.43%。熱力電達不到270萬噸標準煤。還有一些替代的天然氣,不是消費量,不能計入終端能源,市區以外用煤400萬噸,是否全是終端使用,沒有說明等。終端能源消費量應當重新計算,核實。
七、當務之急要解決三個問題
1、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電力和天然氣
北京市能源結構調整主要是增加電力和天然氣的消費量,減少煤炭消費量。現在每年夏天有40%的電力用戶空調,使夏季電力供應極度緊時,炎熱天氣過后,發電、輸電、配電設施大量閑置;而另一方面,每到夏季,天然氣和消耗量大為減少,夏季用氣量僅為冬季的1/6,到了冬季天然氣用于供熱,高峰來到,供氣緊時。這種狀況對電力、天然氣都極為不利,最好的辦法是利用天然氣搞熱電聯產,冷熱電聯產或冷、熱、熱水聯產,即可修建中型的CHP、CCHP,也要修建分布式的CHP和CCHP,這是北京合理有效利用電力和天然氣,提高電力和天然氣運行經濟性的重要措施。
2、如何合理制訂電力和天然氣的價格
目前主要問題是電價低,用熱不要錢,天然氣價格奇高,于是大家都傾向于用電,趨向于吃供暖大鍋飯,對于合理利用天然氣極為不利。北京使用天然氣的價格要比燒煤的價格高出3-4倍,所以天然氣發電和采暖居民難以承受,要設法調整能源價格,取消采暖包費制。
3、如何建立合理的能源工業體制
為加快北京市能源建設和結構調整,迎接奧運會,最好的辦法是建立一個總管北京市能源的公司,統一經營管理北京的電力、燃氣、熱力。
- 上一篇:纖維素乙醇發展研究論文
- 下一篇:我國能源工業發展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