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能力在英語教育的重要性

時間:2022-03-14 08:34:23

導語:自律能力在英語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律能力在英語教育的重要性

一、自律的基本含義

自律就是個人在自己的思維方式基礎上,給自己定立規則,根據個人的意志去行動,同時又能夠不受到外界不良環境的影響,不受到各種情感的支配。自律和隨心所欲的概念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自律中也強調自由,但是這種自由是建立在一定的法則基礎上的,自律是在各方面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在道德的層面上,自己可以成為審判官,隨時檢查自己的言行。在中學英語的教育階段,學生自覺能力比較弱,但是學習好的同學也往往是那些有較強自律能力的學生,因此,培養中學生的自律自覺能力可以讓學生及時預習和鞏固所學知識并不斷提高英語綜合能力。在小學階段,學生們缺乏自律能力,往往需要家長和教師的管教,需要他們去立法,自我控制能力比較低,到了中學階段,學生的主體能力逐漸成熟,這種外在家長和教師的權威約束逐漸開始轉變為自己的內心的信念和覺悟,逐漸有意識地自主行為,這就是他律走向自律的過程。但是中學生由于在自我意識建構的過程中,情緒波動比較大,功利性動機也比較強,也就是說這個階段的學生的自律能力存在不穩定性,也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積極引導。

二、中學生自律能力在英語教育中的重要性

自律學習能力也是迎合現代化發展的一種學習方式,不同于傳統的教師填鴨式或者講聽模式,自律能力重在強調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思考、自主分析實踐提高英語學習能力。英語學科屬于語言學的學習,對英語的聽、說、讀、寫都有更為具體的要求,在中學階段,發揮學生的自律能力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也要把握學生自律學習的度,進行積極引導,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時幫助學生解答問題。1.在課前學習中發揮自律能力能夠提高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課堂學習的有效性英語學習如果只依賴于課堂的教師講解,理解和記憶起來都比較困難,因此,學生可以利用課下的時間發揮自律能力,及時預習,找到自己認為重要的和困難的學習部分,找到課堂的學習重點,例如,在課前的預習中,加強對英語單詞的認讀,重點句型的理解,和重點語法知識的初步感知,同時,畫出自己認為困難的部分,這樣在正式進入課堂之后能夠更好地提高英語聽課效率,例如,“Whatwouldyouliketodrink?”一課,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前認讀fish,chicken,rice,drink,juice,milk,water,vege-table,bread,hamburger等和食物、飲料相關的單詞,并且通過朗讀感知“—Helpyourselves!—Thankyou”“—Whataboutsomemilk?—Goodidea”這一會話中常用的句型。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記憶能夠理解意思的單詞,并且將不明白的單詞進行標記,然后再朗讀課文的內容和句型,將生詞放在句子中記憶。這樣,學生通過課前的自主預習能夠對知識有個初步的了解,這樣對課堂學習來說更具有針對性。2.發揮自律能力可以促進學生的積極思考,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中學英語新課標中規定,中學英語課堂的教學要結合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這就是說,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律學習能力,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要有一定的計劃和安排,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教師要合理安排好教學時間,幫助學生劃分哪些是學生可以自主學習的內容,哪些是有較高層次的需要課堂講解的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在課堂預習的基礎上深入思考,例如,在學習“WhatcanIdoforyou?”一課“SectionBStep2Presentation”的相關內容的時候,在1a中A部分的錄音,思考并回答“Doestheboywanttobuyanything?”相關的問題時,可以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播放B和C的錄音,然后再回答相關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自己聽錄音,思考回答問題,教師可以在一邊指導,然后將重點的知識內容進行合理的組織,幫助學生加深理解。3.自律能力的發揮可以豐富課堂教學環節,課堂教學層次感更強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中學英語課堂更加重視學生之間的互動探究式學習和教學模式,這就要求學生將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在英語課堂開展中,教師可以設置自主學習的環節,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積累知識,為思維的啟發打下基礎,也可以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增加英語課堂的層次感,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例如,“Heisrunningontheplayground”一課“SectionAStep3Consoli-dation”中,教師要求學生跟讀1a、2a的音頻,在聽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現在進行時的使用和語法規則,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自律能力可以根據教師的要求,進行分角色朗讀,將現在進行時用法總結好,將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更好地結合起來,提高掌握效果。4.在英語課后發揮自律能力可以鞏固課堂知識課后對知識的鞏固和復習是很關鍵的,這需要發揮學生的自律能力,在課后復習的過程中,學生要結合課堂上教師講解的知識,特別是對重難點的知識要加以鞏固,在中學英語的教材中每節課的課后都會列出相應的重點知識需要記憶和拼寫的練習或者實踐相關的內容,學生在課后自主完成課后的練習可以更好地熟悉知識,例如,“Heisrunningontheplayground”相關內容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回家之后觀察家庭成員的行為,并且記錄下自己在觀察的時候家人正在做什么,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另一方面還能夠發揮學生的自律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將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三、培養中學生自律能力的實踐研究

1.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激發其內在動機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是否喜歡從事某項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是否對這件事情具有動機,是否有研究這一事物的動機,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習者的內部動機是其在學習過程中的最大動力,而興趣又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心理成分。不管是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還是國外的心理學研究學者,都很重視學習興趣。學習興趣可以說對學習者的學習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同樣在中學階段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首先要理解英語學習的意義,對英語感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英語的重要性,發現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用處,在我國很多場所都貼有中英文的標志,如果能夠正確認識英文標志可能會給學生帶來成就感,進而對英語產生興趣。有的學生喜歡聽或者唱歌,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英文歌曲,給學生推薦符合中學生理解能力的英文歌曲,讓學生對英語課堂有所期待,營造英語學習氛圍。2.關注學生情感需要和歸因引導,激發學生英語學習成就動機每個學生坐在課堂上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他們對老師也是在心理上有很強的依附感,來自于教師的一句話的鼓勵都會讓學生在心理上受到很大的鼓舞,激發對學習的動機。因此,教師也要在英語學習上積極引導學生樹立遠近期目標,理解學習英語和實現個人價值的關系。最后,教師可以教給學生歸因指導,就是學習的成功或者失敗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成功的學習一般是歸因于內部可控制的因素,努力或者能力,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信,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的動機,教師還應該平等對待學生,關心愛護每個學生,對于學習英語有困難的學生要積極進行心理疏導。3.優化英語教學,促進動機穩定第一,創設寬松的英語問題情境。根據調查研究,如果問題的難度是50%的時候,學生的學習動機最強,所以,問題情境的創設也是能否激發學生動機的關鍵,教師首先要熟悉英語教材知識結構,讓學生能夠很好地實現新舊知識的連接。第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教師要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又是學生心聲的聆聽者。此外,教師還要積極引導鼓勵學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遇到學習的困難時,教師的語氣要平緩,克服學生緊張和焦慮的情緒,讓學生能夠輕松地掌握問題的答案。第三,利用反饋信息,給予學生合適的評價。學生學習結果的反饋能夠很好地作用于學習效果。教師可以整合學生的反饋信息,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和學生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此外,教師在對學生的評價過程中要注意評價的藝術,肯定的積極的評價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避免千篇一律的評價。第四,在英語課堂上安排合作和競爭。在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自律學習能力,改善同學之間的關系,因此,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創造合作機會,并且可以給予合作關系好的小組或者團隊以獎勵,進而提高他們小組內部的凝聚力。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競賽,提高小組或者成員之間的競爭性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英語競賽中。第五,合理安排課堂結構和教學內容。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循序漸進的學習和教學的規律。授課內容要具有連貫性和明確性,讓學生能夠由簡到繁,由已知到未知,每節課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和要求。在對英美國家文化滲透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發揮多媒體的重要作用,讓學生觀看有意思的視頻或者圖片,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感性認識,讓學生能夠學有所獲。此外,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也不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分層次安排學習內容,這樣基礎好的同學能夠鉆研更加高深的知識,基礎不好的同學也能夠打牢基礎,這對學生的自律能力的提高也有幫助。4.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強化英語學習動機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英語的學習不能僅僅依賴于教師的灌輸,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技能,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策略和方法,就能夠產生學習動機,獲得英語學習成功的體驗,幫助學生搭建完善的英語知識框架,不至于稀里糊涂。

四、結語

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自律能力可以督促學生在課前積極預習,找到英語學習的問題所在,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能夠提高聽課效果,在得到問題的答案后,可以獲得英語學習的成就感,進而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在課后加強鞏固練習,也需要學生自律能力的發揮。此外,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和技巧,用先進的教育教學觀念指導教學,借助最先進的教學媒體和教學手段,根據學生的性格和學習特點因材施教,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王平.學習策略教學的課堂實施[J].教育科學研究,2004(3).

[2]王新村.外語教學中的學習動機及其激發與培養[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5(3).

[3]王宇.策略訓練與聽力教學[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8).

[4]文秋芳.英語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學習方法上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3).

[5]余文森等.讓學生發揮自學潛能,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9(3).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周娟芬.論學習動機的激發與培養[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8(9).

[8]朱慕菊等.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9]李國峰,張世英,李彬.論基于學科競賽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3).

[10]郝歡,劉延飛.淺談以學科競賽提高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J].科教導刊,2013(31).

作者:陳秋伊 單位: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