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傳統政治教學研究

時間:2022-03-20 05:42:00

導語:淺談傳統政治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傳統政治教學研究

淺談傳統美德教育在中等職業學校政治教學中的滲透是小柯論文網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后的,淺談傳統美德教育在中等職業學校政治教學中的滲透是篇質量較高的學術論文,供本站訪問者學習和學術交流參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目的,淺談傳統美德教育在中等職業學校政治教學中的滲透的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因網絡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詳,敬請諒解,如需轉摘,請注明出處小柯論文網,如果此論文無法滿足您的論文要求,您可以申請本站幫您論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如何加強職業學校政治學科的德育滲透,是當前教改中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著重從職業學校政治教學中進行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和傳統美德教育要采取的措施展開探討。

[關鍵詞]傳統美德政治教學滲透

如何加強職業學校政治學科的德育滲透,是當前教改中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在全社會普遍重視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大氛圍下,學校作為專職教育單位,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們的共識。加強對學生進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品質教育,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起著主導的決定性作用。筆者試就職業學校政治教學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這一個側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職業中學開展傳統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所謂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就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品質、優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氣節、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禮儀的總和。它對中華民族的形成、繁衍、統一、穩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今天,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生產力有了較大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新舊體制轉換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矛盾,市場經濟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最值得注意和憂慮的是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想對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的腐蝕和毒害。金錢至上、自私自利和貪圖享受的思想,正扭曲著一些人的靈魂,影響著人際關系的協調,并阻礙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因此,在現代化建設中,在大力發展生產力,更多地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還必須創造能夠適應新經濟關系的新道德體系,即適應時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這樣不但能夠為物質文明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而且能夠保證物質文明按照既定的價值導向健康地發展。大力開展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歷史賦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對教育青少年自覺抵制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的影響,激勵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職業中學政治教學中進行傳統美德教育的主要內容

人生觀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職業中學政治教學的重要任務。挖掘豐富多彩的典型素材(寓人生觀教育于政治知識的傳授之中),可以對職業中學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是職業中學政治學科的特殊功能所在,是職業中學政治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職業中學政治教材蘊含著不勝枚舉的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極好素材,針對當今改革開放形勢和青少年學生思想的實際,我認為當前在職業中學政治教學中應大力提倡的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民族精神教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培育和弘揚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偉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的教育;創新精神的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教育;立足崗位、奉獻社會的職業理想教育。

3.道德品質、文明行為教育。集體主義精神、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教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交往禮儀以及職業禮儀的教育與訓練;珍愛生命、遠離的教育;保護環境的教育。

4.遵紀守法教育。法律基礎知識教育;職業紀律和崗位規范教育;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和規章制度的教育。

除以上各系列教育內容外,中等職業學校還要隨著經濟、政治形勢發展進行形勢任務和時事政策教育。

三、進行傳統美德教育要采取的措施

1.制定明確、具體、恰當的德育目標

學生學習政治這門學科,總是要通過一節節的課堂教學來完成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制定課堂教學的德育目標時要明確、具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不但才華橫溢,詩藝高超,而且具有熱愛祖國、憂國憂民、關懷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應當以此向學生進行做人要德才兼備的教育。在制定目標時,還要注意恰當。如果脫離了所教內容,空設目標或超越學生水平制定高深而不切實際的目標,都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2.深入研究教材,把握豐富的德育內涵

職業中學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其中包括顯性的和隱性的。教師應該時刻把“給青少年播下傳統美德種子”作為己任,深入研究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包含的傳統美德教育內容,并作統籌安排,通盤考慮,制訂施教計劃,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落實教學中傳統美德教育任務。

3.選擇恰當的施教方法和手段

在教學中,結合教學的思想內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發學生情感,創設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學生,培養學生自信心,教會學生做人。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形成一套滲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計算機專業培養學生愛護機房設備,遵守機房規則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機使用道德;培養學生協作精神。服務專業的學生注重培養吃苦耐勞精神,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意識。通過向學生傳授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在發展史上的燦爛歷史,使學生在學習中增強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時在教學中通過“問題--解決”的模式,培養學生沉著堅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難、不怕艱苦的心理品質。電子專業的學生可以用鮮活的例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審美教育。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傳統美德教育的同時,注重學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學校、熱愛自然的情感;結合時事政治,開展公民道德教育;結合社會熱點,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并指導學生寫調查報告或小論文,通過探究社會問題,激發社會責任感;結合學生在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的行為規范進行教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當好一個設計者、組織者、材料提供者、鼓勵者、參與者、評價者。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語教學的自身規律,自覺地培養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靈和豐富知識的一代跨世紀新人。

總之,在職業學校政治課教學中,注重滲透傳統美德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思想,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這乃是政治教師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