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育在專業課教學中的運用
時間:2022-02-28 03:03:30
導語:高校德育教育在專業課教學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高校的教育體系中,德育教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高校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是還存在一些有待改進的地方。高校除了要做好專業課教學,還要在專業課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進而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和道德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高校要重視德育教育,全面落實國家的有關政策,加強專業課與德育教育的有機結合,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該文對目前高校專業課教學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指出了高校專業課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最后提出了專業課教學與德育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關鍵詞:高等院校;專業課教育;德育教育;滲透融合
我黨十七大報告中曾指出:“要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為本,德為先,辦好人民滿意的學校。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是教師的義務,更是歷史的使命。”可見德育教育在當今社會和教育機構的重要性。在高等院校的專業課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有利于輔助專業課教學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在素質教育要求下,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道德水平,是實現其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關鍵,因此,在專業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勢在必行。
1高校專業課教學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1.1學校和教師對德育教育不夠重視
目前,部分高校和教師對于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將德育教育和專業課教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部分教師只注重專業課教學,一般都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規范的專業課教學計劃,然而缺乏德育教學的規劃。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成績和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這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但是與素質教育的理念卻相距甚遠。部分專業課教師對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沒有將專業課與德育教學有效結合起來,教學呈現出機械化的狀態。
1.2專業課教師德育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很多高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道德教育,但目前影響德育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教師的德育教學水平有待提升。很多高校的專業課教師在專業教育領域具有很高的水平,專業知識掌握扎實,專業教育技能很高,但在德育教育方面有所欠缺,導致專業課中的德育教育難以開展,專業課與德育教育融合不夠緊密。尤其一些理科的專業課教師忽視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社科知識掌握不夠扎實。專業課教師德育教育滲透能力不強,個別教師缺乏職業素質,對學生不負責任,在學生中的形象不高,因此,德育教學質量也會受到影響。
1.3高校德育教育缺乏健全的保障機制
很長時間以來,受功利主義教學思想的影響,高校的專業課教學較為獨立,教學評價不夠全面和系統,且高校的德育教育缺乏健全的保障機制。首先,部分高校缺乏對德育教育目標的設定,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尤其是針對教師的考評時,過度注重專業課知識和教學技能的考核,忽視對其德育教育知識和技能的考核,教師的培訓開展不夠及時。其次,部分高校對于教師和學生的德育教育要求不高,教學評價標準有待改進,過分注重成績是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提升,影響高校專業課教學與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
2高校專業課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
2.1理論結合實際
和專業課教學一樣,德育教學也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可見實踐的重要性。教師首先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理論知識教學和德育理論教學,德育理論是學生的德育教學的基礎。教師要善于將這些理論與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進而發揮德育教學的實際價值。而且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是沒有固定模式的,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2.2教師言傳與身教
教師是教學的實施者和組織者,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不但要具備專業的知識理論,還要具有極高的人格魅力,即思想品德素質,進而影響學生的行為和習慣。教師的榜樣作用對于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的言談舉止和品行都是對學生的教育,教師的觀念、心理素質等都影響著德育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因此,教師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升,加強自己形象的塑造,提高教學能力和德育水平,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3堅持以“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導德育教育
學生是高校教育活動開展的主體,高校一直以“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導專業課教學,在德育教育方面也是如此。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創新專業課教學策略,創新德育教育教學模式,啟迪大學生的思想,開拓大學生的思維,促進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多關懷學生,觀察學生們的思想動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多多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水平,促進其主動性的發揮。
3專業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3.1創設合理情境,有效滲透德育教育
情境教學法適用于任何學科的教學活動,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合理的教學情境,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專業課教學中,教師要設置和專業課有關的情境,進而引發學生的共鳴。高校教學的目的是為了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專業課教學和德育教育要與職業教育有關,旨在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教師在德育教育的教學情境的安排時要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相關,要與當今社會的發展形勢有關,將德育教育與專業課教學有機融合,營造出輕松的教學氛圍,進而提高專業課教學的質量和德育教學的效果。
3.2專業課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
高等院校的專業德育教育主要內容包括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理論。這些教育理論和當今我國的發展趨勢和社會時政有著密切的聯系。盡管專業課教學理論邏輯性較強,較為理性,但在專業課教學中要有機滲透德育教學的內容,例如馬列主義、思想等,這些思想政治理論是德育教育的基礎,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專業課教學目的是傳授給學生專業的知識和技能,而德育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將學生培養成思維開拓、品德高尚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加強專業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是勢在必行的。
3.3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二者缺一不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助于提高專業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教師的人格和思想會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與學生心靈相通、地位平等、互相關心和提高是最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教師要注重自己的行為和語言。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教師在德育教育時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德育教育的質量。
4結語
綜上所述,高等院校在開展專業課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加強德育教育,專業課教師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專業課教學和德育教育,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利用有效情境,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將專業課教學與德育教育有機融合在一起。高校要加強教育理念的改進和創新,要將德育教學滲透到專業課教學的各個環節,建立起規范的德育教育體系和評價體系,進而提高學生的德育教育水平。
作者:李瑞俊 單位:集寧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朱鴻翔.論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學德育教育滲透的方法與途徑——以《稅收學》為例[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9-11.
[2]段慶祥.試論高校專業課德育目標滲透的藝術[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104-106.
- 上一篇:小學語文課堂德育的滲透
- 下一篇:中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