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培養探討
時間:2022-10-12 09:22:38
導語: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培養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工匠精神的實質是對職業道德的遵守,體現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要求,與護理職業教育和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培養有著高度的統一性和內在的聯系,根植護理專業教育,培養具有工匠精神和良好職業道德的護理人才。
關鍵詞:工匠精神;護理專業;職業道德
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中就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時談到,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弘揚工匠精神,是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途徑。護理專業作為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專業,在醫療衛生行業承擔著呵護生命、救死扶傷的職責。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下,作為全國護理專業領域技能型人才培養單位,對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和弘揚工匠精神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1工匠精神的內涵和時代意義
職業教育是指讓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是與企業發展、科技進步、社會繁榮緊密關聯的教育類型。弘揚和傳承工匠精神已成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主旋律。工匠精神,從狹義的方面來講是指工匠以極致的態度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從廣義的角度來講是指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將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融入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極度注重細節,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職業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工匠,從職業教育自身來講,需要將工匠精神作為辦學理念,貫穿始終。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技藝精湛和良好職業道德的能工巧匠。
2工匠精神與護理職業道德的聯系
將工匠精神根植于學生職業道德培養,用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嚴謹認真、求真務實、追求卓越、慎獨內省”的思想引導現代護理職業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護理職業道德觀、職業倫理觀,這是促進護理職業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
3將工匠精神根植于職業道德培養的途徑
3.1重視德育課教學
如今單位招聘都希望招到德才兼備的人才。在中職課程教學中,大致可分為專業課程和德育課程,如果說專業課培養的是學生的護理操作技能,那么德育課是使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和提高學生道德和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中職學校開設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職業道德與法律、職業生涯規劃4門德育必修課和心理健康選修課是中等職業學校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途徑。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職業生活中應當遵循的具有職業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為準則。“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是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作為德育課教師,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選取與專業相關、與將來工作緊密結合的案例。如在職業道德與法律第4課“職業道德是職業成功的必要保證”時,筆者選取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武警新疆總隊醫院莊仕華院長為例。莊仕華扎根邊疆43年,巡診近百萬人次,行程40多萬公里,12萬例手術無一失誤,300多例疑難雜癥手術全部成功,獲得137個獎杯和勛章,莊仕華身上無不體現出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
3.2在技能大賽中融入工匠精神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被定位為引領我國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風向標,大賽將工匠精神融入賽程設置,側重考核學生技能操作的精準度。“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成為大賽的主題,賽程設置也側重于工匠精神的考量,從原來的“求會”到現在的“求精”。目前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已形成了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的比賽層級,開展技能大賽是促進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的重要途徑,是弘揚工匠精神、培育大國工匠的重要手段。我校每年開展護理技能大賽,在全校范圍內掀起大練兵的熱潮,讓全體學生受益。
3.3校企合作,工學結合
見習、實習是提升職業道德修養的根本途徑,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為習慣,既離不開在校時的專業訓練,更離不開實際工作崗位上的正規化操作。在醫院優秀帶教教師的指導下,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為習慣,在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過程中去體會工匠精神。在護理實踐和服務社會中培養學生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形成獨具護理人文特色的教育模式[1-2]。
3.4堅持工匠精神
“弘揚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強國”的活動周主題已成為職業院校培養學生的主旋律,我校在職業教育活動周期間,學校的教育教學成果和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以及精湛的專業技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活動周期間開放校園邀請中小學生及其家長、社區群眾參觀校園;邀請護理行業領域的專家開展義診活動,傳授護理知識和急救技能;選派具有專業知識和精湛操作技能的師生深入社區開展便民服務;邀請護理行業具有工匠精神的勞模與學生座談交流,讓學生在活動中提升職業道德,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彩虹人生——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優秀中職畢業生校園分享活動。我校優秀畢業生馬文娟被團中央選為“彩虹人生———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優秀中職畢業生校園分享團成員之一。醫院文化進校園活動是行業連接職業教育的橋梁和紐帶,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培養人的過程和環境也離不開行業企業的參與[3]。我校有效發揮校企合作優勢,聘請附院臨床專家和崗位操作能手作為活動項目委員會顧問。畢業生以情景劇的形式,將臨床實習心得和感受以及所見所聞表現出來,再現了護理工作的平凡與偉大,向師生傳遞了正能量。在醫院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激勵學生將“積學修德,精技善行”的校訓轉化為學習、工作中的實際行動。在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氛圍下,國家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大有可為,也應當大有作為。
護理職業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醫療衛生行業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職業道德是工匠精神的基礎,工匠精神是職業道德的高層次表現。工匠精神作為護理職業教育的價值導向,將工匠精神根植于護理職業教育,堅持“積學、修德、精技、善行”的護理人文素養基本要求,為護理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作者:杜陳晨 單位:石河子大學護士學校
參考文獻:
[1]周建軍,孫萍.“工匠精神”:厚植醫學生的人文素質與職業道德教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0):42-44.
[2]潘愉樂.工匠精神與中職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7(1):20-22.
[3]許潤.淺談當代工匠精神與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的培育[J].科技創業月刊,2017(1):56-57.
- 上一篇:以就業指導為導向的德育教育研究
- 下一篇:護理專業人才崗位職業能力分析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