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德育教育思考

時間:2022-06-06 10:19:06

導語:高職學生德育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學生德育教育思考

摘要:高職學生德育工作,是完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而加強高職學生德育的關鍵則取決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取決于有沒有足夠的科技人才,取決于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正如鄧小平同志在全國科技大會上強調的“改革經濟體制,最重要的,我最關心的是人才。

關鍵詞:德育;高職學生;思考

鄧小平同志曾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精辟地指出;“我們的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后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量與質量。”因此,從根本上說,建設四個現代化的國家,必須培養出大批的具有現代意識的“現代人”,即具備了現代社會政治理想,現代知識修養(如科技、民主、法制知識,創新意識,竟爭意識等)適合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倫理道德(如公民意識,公德水平、社會責任意識、家庭倫理等)、現代心理素質(情緒、情感、心理承受力強,心理健康,樂觀向上,公關意識,應激狀態好等)以及建設現代化國家所要求的良好的身體素質并掌握勞動技能的高素質人才。“現代人”的培養又依賴于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和核心內容是德育,是教育學生學會做人。所以要加強高職學生德育工作,首先在于更新觀念,樹立全面的德育觀和人才觀。

1.全面規劃、全方位育人。要從家庭教育,要從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三維坐標”的視角出發,對高職學生德育工作進行全面規劃和安排,明確高職學生德育內容、目標、基地、方法途經、措施和責任人,經費和培訓工作等,構建“三教”統籌的立體化網絡,育人系統工程。

2.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高職學生德育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審美打下扎實基礎,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發展。”在育人中要注意德才兼備,這里的才主要是指高職學生主要培養大量的動手能力強,有較高的勞動技能,有一定專業知識的能工巧匠。

3.在學校內倡導全體教職工“全員育人”。即提倡“五個育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創新育人,教職工在任何崗位上都要做育人工作,使“育人”成為全校工作的核心。

4.全程育人。不僅要把學生受教育的過程作為育人的過程,還要把學生的閑暇時間、課余時間納入育人工作,貫穿在學校工作全過程。

5.面向全體學生,不使一個學生掉隊,特別要注重后進學生的轉化工作,樹立“轉變一名后進生的貢獻,不亞于向社會輸送一名合格有用之才”的信念。在學生“自尊、自強、自理、自律”的自主性教育上下功夫;重視對學生“個體”的教育和研究,在尊重、理解、關心學生的基礎上,通過高職學生德育工作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培養興趣,愛好、意志力、特長等,順應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科學育人。高職學生德育工作的實踐告訴我們,加強高職學生德育工作必須正確地處理以下幾種關系:1.繼承、借鑒與創新的關系。既要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傳統(如:整體精神、愛國思想、仁愛原則、講究人際和諧,追求理想人格、精神境界,重視修養踐履,知行統一等),道德養成方法(如:修身、齊心,師教,慎獨考驗等),又要善于借鑒世界各國高職學生德育的長處(如:日本對中、小學生的禮儀教育,挫折教育,新加坡學校設立家政課;法國“愛心自愿活動”講究;美國通過實踐課、生活指導活動以及場館教育;俄羅斯對中、小學生的勞動鍛煉安排等)豐富我們高職學生德育內容,拓寬育思路,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索、創新、建立我院的高職學生德育新體系,使之既有豐富傳統內涵,又具有鮮明時代特征。2.學校、教師家庭教育關系要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努力形成合力,強化高職學生德育教育。3.政治課(思想品德課)與高職學生德育的關系。除了要考慮政治課作為一門學科在知識、技能上的要求和特點外,還應視政治課為高職學生德育的重要要一環,下大力氣改革政治課的教學方法,活躍氣氛。要研究教材和學生實際,加強教育的針對性,變單一的授課為“直撥式”教學,運用演講、辯論、討論等多種方式結合實踐指導、驗證,使知、情、意、行交互作用,強化政治課的教育功能。4.課內“主渠道”與課外“多渠道”并行。一方面,要注重課堂“高職學生德育滲透”,做到各課堂教學教案有高職學生德育要求,課堂教育課程有高職學生德育體現,課后有高職學生德育評價,學校定期檢查和總結,要挖掘教材中的高職學生德育因素,傳道,授業,解惑為一體,文道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和心理素質。另一方面,要拓寬課外高職學生德育渠道,以豐富高職學生德育活動為載體,寓教于樂,寓教于有益學生身心、有益社會的活動之中,兩個渠道,互為補充、相得益彰。為努力提高學生德育工作的效果和水平,應:1.建立科學的、有層次的高職學生德育目標體系并細化,分解到部門和人。2.優化高職學生德育工作的環境。當今的世界,教育正越來越呈現出“社會教育化,教育社會化”趨向,要努力優化高職學生德育工作環境。要在校內、外努力營造和優化育人的環境氛圍,以校內良好的“小氣候”去影響社會“大氣候”,為改良社會風氣發揮推動作用。3.變“看守式”、“說教式”教育為“疏導式”、“自主式”教育,用“自我教育”的多種教育形式,培養其主人翁精神和社會責任感。4.變“封閉式”教育為“開放式”教育,請進來、走出去,組織系列化教育,利用廣大高職學生的求異、求新、求變的心理,開展喜聞樂見的活動。要加強實踐環節,廣泛組織學生深入社會開展調查、考察、參觀、訪問、社會服務、公益性活動、培養學生艱苦奮斗、愛勞動、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品德,做“四有新人”。5.在高職學生德育內容上,要以“兩史一情”教育為核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并結合學生中存在的實際問進行針對性教育。

6.重視并利用現代傳播手段和網絡開展德育教育。積極宣傳,報道高職學生德育工作的最新成果,突出的好人好事。

7.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高職學生德育工作中,開展心理咨詢,心理疏導,開設心理衛生講座,進行青春期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適當安排學生的挫折教育和訓練,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應激能力。

8.加強管理,健全制度。高職學生德育工作的管理,主要依靠科學的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班會制度,升旗制度、行為規范檢查制度,中心活動制度,校訓制度,執勤制度,軍訓制度———等一系列高職學生德育工作計劃、實行、檢查總結、反饋制度、獎勵制度,真正建立高職學生德育的激勵機制,獎優罰劣,獎勤罰懶,把量化評估和描述性評估結合起來,可行又可操作。

9.加強高職學生德育研究,以高職學生德育科研促進高職學生德育工作上臺階,上水平。要注意研究我們的教育對象的特點和環境,尤其要研究“熱點”和帶傾向性的問題,深入調查研究,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增強教育的針對性,科學性。如學生中發生的“抽煙,打架,心理,小團體等問題都值得探討。要經常組織高職學生德育專題研討,及時總結新鮮理論,新鮮經驗,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科學化水平。

10.建設精干的高職學生德育工作隊伍,發揮主力軍作用。這支隊伍應當由高職思政部人員,學生工作部人員,政治處人員,班主任,心理輔導員及其它人員組成,他們熱愛教育事業,既懂育人規律又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光榮感,奉獻精神,專業精神,有一定的理論素質和組織管理能力,這是高職學生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做好新時期高職學生德育工作的基本條件。為此,各級黨組織和領導應提高對高職學生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充分發揮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主抓學生德育工作,加大高職學生德育工作的力度,積極培訓專職德育工作人員,不斷提高其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以及師德水平,開拓其視野,豐富其見識,擴展其思路。要表彰和宣傳那些兢兢業業開展高職學生德育工作,在實踐中做出成績的優秀高職學生德育工作者。同時還要注意支持“關工委”老同志在高職學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朱萍萍.對加強高職教職工隊伍職業道德建設的若干思考[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17,2

[2]尚起媛,馬南楠.聚焦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17,1

[3]王東.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探索[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16,1

作者:朱萍萍 單位:馬鋼教育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