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
時間:2022-09-14 09:59:43
導語:探析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班主任作為班級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教學工作不僅要貫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還應在智育、體育、美育及勞動等方面給予滲透。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學教育中處于重要地位。因此,班主任的教學科目應與其他教學科目共同發展,相互連接,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本文闡述了小學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意義,為培養綜合素質型人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在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奠定基礎。新時代對人才素質的培養要求是既要會教書又要會育人。因此,小學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方面要貼近學生、貼近社會、注重實踐、體驗教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1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作為小學班主任,要用一顆真誠的愛心來對待學生,尊重、愛護每一名學生,對學生給予正確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學會獨立。
1.1根據學生特點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在小學生的成長階段,不能僅是片面的講道理,提要求,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適合的教育方法。例如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
1.2和學生建立平等關系.對學習態度較差的學生多進行了解。在學習和生活中,主動關心學生,結合身邊小事講道理,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幫助他們改掉不好的習慣,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良性循環。
1.3挖掘學生的長處進行表揚.恰當褒獎,不傷害學生自尊心,還能使學生正視自身的不足并積極改正。例如,上課前準備時,教師對不說話且書本準備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對沒有做到的學生不點名批評。這樣的方式能使沒做到的學生認識到不足并主動的效仿同學做好。
2建立良好班風
班級是個群體,群體會對每個成員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班級應建立良好的班風,這樣學生才能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勵。在班級內鼓勵學生做好人好事,杜絕不良行為習慣的產生。同時,讓學生注意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給學生“樹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德理念。以主題班會或辯論賽等活動形式展開德育教育,使學生在良好班風的班級里健康成長。
2.1以榜樣熏陶.班主任自身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做到以身作則,以德服人,用自己的行為感染學生。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陶冶學生情操,這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在規范學生的行為之前先規范自己的行為,在提高學生素質前先提高自身素質,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起到帶頭作用,班主任自身要講文明懂禮貌,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應教育學生熱愛勞動,每天早上同學生一起打掃教室衛生。同時,鼓勵學生團結協作,與他人和睦相處。班主任要與學生做朋友,經常交流溝通。在學習上,班主任師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讓自己的一言一行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以榜樣熏陶,做好素質教育工作,提高教師職業素養,樹立正確的道德規范,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2.2重視集體教育.班主任應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應教育學生從集體出發,為創建和諧班級而努力,讓學生們意識到集體力量的強大。學習集體主義精神,使班級成為一個充滿凝聚力的大家庭。良好的班風對學生的行為約束起著重要作用。
3德育教育的應用
3.1課堂中的德育教育.每一個學科都應與德育教育相關聯,讓學生時刻認識到德育的存在,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班主任平時應多向學生滲透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德育觀念和精神。例如,在體育課上,教師可以向學生傳遞奧運健兒刻苦訓練、堅持到底、為國爭光的拼搏精神;在自然課上,教師可以向學生傳遞環保意識與理念。學校的各項活動可以教會學生理解集體力量和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3.2生活中的德育教育.對小學生而言,貼近日常生活的德育教育最有效。這能讓學生理解并自覺遵守道德行為準則,逐漸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要耐心細致,不可操之過急。
4構建德育教育工作新理念
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發展受到社會、家庭和學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應對學生身邊資源進行合理開發,使學校、家庭和社會的資源形成良性互動,從而促進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4.1以學校的德育教育為主線.在實際工作中,以班主任的工作為主導,充分發揮學校主陣地的作用。例如,利用課堂時間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和思想品德的培養;利用重大節日等機會開展德育教育主題班會,使學生養成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意識。
4.2以家庭為輔助.合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通過良好的家庭教育,讓學生在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受到熏陶,學會自我總結與反思,并積極與老師、家長溝通。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起著積極作用。
4.3挖掘生活中的社會教育資源.社會教育是指教師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進行教育和引導。例如,教師對學生講解珍惜糧食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體驗生產勞動的辛苦,使學生深刻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教師還應利用不同的節日讓學生在家做一些體現教育意義的事情,使學生懂得感恩并理解思想品德的重要意義,豐富社會生活,增強社會責任感。
4.4班主任與其他任課教師的溝通.班主任是整個班級的領導者,平時應與其他任課老師多溝通,以此了解學生在不同課上的表現。班主任只有從多方面分析學生表現,全面掌握學生情況,才能客觀地了解學生,并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4.5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班主任要與學生家長經常進行溝通和交流,針對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和狀況及時與家長探討。這有利于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和成長狀況,幫助學生對薄弱環節進行提高和鍛煉,有效提高學習效率。由于家長的素質和文化程度存在差異性,教師要掌握恰當的方法,使家長與班主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同時,班主任也要客觀地接納學生與家長的建議和意見,使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顧禎.如何創新小學德育教育工作[J].文教資料,2010,(04):75-78.
[2]陳福泰.淺談新形勢下的小學德育工作與班主任工作[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09,(12):54.
[3]米麗.小學班主任如何進行德育教育[J].新課程(教研),2011,(09):64-67.
[4]王美君.小學德育課課程改革:“心,手,腦”的結合———基于裴斯泰洛齊全面和諧發展論[J].內蒙古教育,2011,(22):79-80.
[5]葛秘楓.淺談如何開展小學德育工作[J].現代教育科學,2011,(12):47-49.
[6]趙明華.針對個性特點注重德育成效———做好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幾點體會[J].教育,2015,(01):3-4.
[7]姚春鳳.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工作經驗總結[J].新課程(下),2012,(09):128.
作者:劉娟 單位:黑龍江省寧安市東京城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第一小學
- 上一篇:工業廠房工程造價控制方法
- 下一篇:礦山建設工程造價失控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