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學校德育教育論文
時間:2022-08-05 09:09:04
導語:特殊教育學校德育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的教育類型隨著教育發展進程的加快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特殊教育受到社會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學校不僅要做好智育教育,還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重視德育教育并有效落實德育教育工作,提升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群體的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為學生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獲得全面發展打好牢固的基礎。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德育教育;有效策略
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相對于普通學校的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相關研究表明,特殊教育學校學生普遍存在心理障礙問題,如自卑、膽怯、叛逆等,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將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學生甚至會出現報復社會等不良行為和心理。這也意味著特殊教育學校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并且要不斷增強德育教育實效性,引導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
一、抓好常規的行為習慣養成和規范教育
良好的習慣不僅會讓學生當下受益,還會讓學生一生受益。換言之,習慣養成教育對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一生的發展都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特殊教育學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首先要抓好行為習慣養成和規范教育,在明確目標的基礎上加強常規訓練。一般來說,常規訓練的要求和每周的德育重點是學生行動準則。與此同時,特殊教育學校還要根據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校中心活動以及重大節日等,有重點、有系列地堅持結果公布,做到一周一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學校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殊性,制定的目標要易懂、明確,形成自身特色。為了真正落實一周一要求,使德育教育取得實效性,學校有關部門可以在每次升旗儀式結束之后開展國旗下講話活動,具體且明確地指導每周要求,使學生能夠做到心中有目標。除此之外,學校還要堅持常規評比,在這個基礎上形成有效機制。從某種程度上說,常規評比是幫助學生形成日常行為規范的激勵措施之一,也是學校各項制度得以落實的有效保障。學校的德育處也應當結合各類殘疾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擬定日常行為規范、文明禮儀標準等方面的具體方案,有效落實行為習慣養成和規范教育。
二、基于特色校園文化提升學校德育內涵
特殊教育學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根據各類殘疾學生的特點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在這個基礎上實現學校德育內涵的提升,為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打好牢固基礎。例如,學校要注重“美”的教育。一般來說,特殊教育學校不僅有聾啞人,還有智力缺陷的學生,這些學生行為習慣比較差,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喜歡攀折花草、亂吐亂丟、亂畫亂涂、不講衛生。對于他們,不適合使用說教的方式進行教育,鑒于學生的生理缺陷和性格特點,學校可以采取“美育”手段。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理解美、認識美,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創造美、守護美。長期以往,這些學生就會自主呵護學校的美、班級的美以至于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教室里面養魚、種花草,讓學生照顧小魚,愛護花草,以此培養學生的耐心、細心和愛心。除此之外,學校還要針對校園育人環境不斷進行優化。例如,很多學校有比較醒目的墻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制作美觀的德育版面,或者寫上生動有趣的德育故事等,利用這樣的德育環境熏陶學生,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除了醒目的墻面,學校還可以充分利用樓梯轉角、走廊等各個角落,或是貼有德育教育內容,或是懸掛包含德育內容的牌子,讓學生隨時隨地都接受德育熏陶,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的提升。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
除了打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學校還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這些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德育知識并將其內化成自己的行為。例如,學校可以開展“三生,四愛,五好”活動,利用該主題教育活動對德育教育進行強化。一般來說,主題班會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班主任可以將“三生,四愛,五好”作為班會的主題,每個班級每個月至少圍繞該主題開展一次主題班會。如果條件允許,班主任還要組織學生開展一次相關的實踐活動。除此之外,針對實踐活動取得的實效性,班主任還要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和總結,以此強化德育教育效果。又如,學校可以開展“一評三管好”主題教育活動,通過這一主題教育活動對立德樹人的目標進行深化。與此同時,通過開展這項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爭優觀念,在這個基礎上,學校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評選出美德少年,以這些少年為榜樣,指導其他學生“見賢思齊”,利用榜樣的力量激發學生的動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再則,學校還可以開展“崇德向上•明理知恥”活動,并且在學校常規中納入“崇德向上•明理知恥”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崇德向上、明理知恥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這些主題教育活動豐富德育教育內容,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活動中不斷進步和成長。有關實踐研究表明,利用活動為載體開展德育教育,其宣傳效果要遠遠勝于理論知識的傳授。
四、基于家校合作開展個別化教育
首先,特殊教育學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有效落實家校聯系制度,與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增強德育教育實效性。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遠遠超過學校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寒暑假在家待數月之后,回到學校時,很多好不容易糾正的行為習慣再次出現。為了避免再出現這樣的情況,特殊教育學校在實施德育教育的時候一定要最大限度獲取家庭教育的支持與配合。例如,學校可以使用“家校聯系單”措施,將學生的學科作業、習慣養成、假期注意事項、在校表現等以書面的形式向家長告知,并要求家長做好積極配合工作。尤其是寒暑假以及其他節假日的時候,教師要讓家長正確引導孩子的行為,幫助孩子固定一些好不容易糾正過來的行為習慣,以此增強德育教育實效性。其次,學校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每一個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在這個基礎上對學生實施個別化教育、針對性教育。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個性差異比較大,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差異大,學校有必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育。要想有效落實這一教育,學校要利用信息技術給每一個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并且為學生擬定科學合理的成長計劃,對學生實施行為矯正。這一措施可以便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情況,也有利于班主任以及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除此之外,學校還要定期或不定期對學生的成長檔案信息進行更新和補充,在這個基礎上實施有針對性、有目的性、有效的德育教育,為學生將來更快更好的發展打好牢固基礎。
綜上所述,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因為生理上的障礙導致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生活障礙和認知障礙,而且其性格和心理特點或多或少也表現出一定的特殊性。所以,特殊教育學校非常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有效的德育教育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解決困惑,還能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道德素養和綜合素質,使學生以積極、健康、樂觀的態度面對學習和生活。
參考文獻:
[1]王萍.淺談在特殊教育學校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5,(01):14.
[2]劉桂香.特殊教育學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科學咨詢,2018,(07):5.
[3]扎西平措,周朝坤,余樂.特殊教育學校德育工作重點的思考[J].綏化學院學報,2016,(01):158.
[4]熊衛華.淺談對培智學校智力落后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幾點體會[J].才智,2016,(33):32.
[5]高文華.聾生德育教育之我見[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06):147.
作者:黃希光 單位:山東省臨沭縣特殊教育學校
- 上一篇:體育教學德育導向作用分析
- 下一篇:教工黨支部師德師風建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