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環境作文教學研究

時間:2022-12-28 06:20:00

導語:網絡環境作文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環境作文教學研究

文摘:借助網絡進行作文教學,不妨讓學生走進網絡世界,狹窄的生活空間會變得寬廣開闊,單純的生活閱歷會變得豐富多彩。

這就要求教師把握單元重點,紡織信息網絡,讓學生關注時事,走進網絡,整合信息;然后讀寫結合,加工信息,拓展寫作思路,創造表達;最后進行網絡寫作,面對精彩世界,吸納新觀念,使寫作成了一項極富趣味挑戰性、創造性的活動,使學生的寫作個性飛揚!

關鍵詞:走進網絡整合信息網絡寫作放飛個性

傳統的課堂作文教學,往往是教師布置給學生一個寫作的題目或者一段材料,然后提出若干寫作要求。學生的寫作雖然有佳作,但是大多缺少獨到的發現與深入的思考。網絡對于作文教學的意義在于:借助網絡,可以提供豐富、專業、系統的資源,促進學生快速、大量的閱讀。以寫作為目的的任務驅動,可以提高學生處理信息、獲取知識、整合作文的能力;另外網絡所提供的同步與異步的交流,能夠共享智慧資源,幫助學生深入思考。

一、把握單元寫作重點,紡織信息網

每個單元都有寫作重點,教師要多方面搜集信息,以生為本,以教材為基礎,紡織材料信息網,以供學生分析比較,使其篩選信息,把握材料本質。

如在進行一次單元寫作訓練的時候,學生紛紛抱怨起父母來,甚至把自己的學習生活上的種種不如意都歸咎于家長的教育方式。看了一大堆大同小異的指責之后,我掩卷沉思:孩子們的家長真的是那么保守落后不稱職嗎?家長們基于現實考慮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有沒有合理之處?孩子們真正了解了“父母”的責任嗎?如果我們的孩子只知道指責而不懂感恩,他們在將來擔當父母這一角色時,真的能做的那么理想嗎?

簡單或否定教師是不能讓人信服的。初一學生的自我中心意識強,思維方式比較幼稚,看問題易過于片面,我想,應該讓孩子們學會換位思考,在看到父母不足的同時,也懂得體諒父母的苦心。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多讀一些同題材不同內容的文章應該是有幫助的。于是我設計了這一節作文課,利用網絡上大量的補充閱讀資料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多角度地考慮問題。

上課之初,就“家長讓不讓你上網”的問題,我請幾位學生講述了自己父母的做法以及他們對此的看法,引出“如果你做了父母,你會怎們與你的孩子相處”的疑問,然后把時間留給他們上網閱讀文章,從中找尋感興趣的故事或觀點,適當摘錄、交流、將感性上的愿望上升到理發的思考,在更深入探討新時代的父母應有的素質的同時,也更切實地體會父母責任之重大、用心之良苦。網絡的作用這時候發揮出來了:按常規教學手段,老師不可能印發大量閱讀資料給學生,而選擇一兩篇的話,傾向性過于明顯,且不利于不同氣質和思維特點的學生的個性發展。而把各種不同文體、不同語言風格、不思考角度的文章組織在一個網絡里形成專題,既留給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又不至于茫無頭緒。網絡上分“名人家教”“詩意論述”“代際溝通”“文化差異”“專家意見”六個欄目組織了相應的文章,每篇文章末尾附有“摘錄”按紐,可連接到論壇交流。

網上交流的好處是交流面廣,但必須與面對面交流相結合,否則課堂會相當沉悶。閱讀摘錄之后,我請學生點開“課堂練筆”這一頁面,瀏覽以下幾個情景:

情景一:今天是星期天,我正在客廳看書,孩子靜悄悄地來到我面前,說:“媽媽,小敏約我去逛街。”逛街?昨天還聽好說星期一要考試……

情景二:孩子回到家里,垂頭喪氣,說:“老師讓我參加生物活動組,可我沒有興趣。我想去合唱團,您能不能打個電話給老師,請他讓我調組?”我……

情景三:吃過晚飯,孩子將飯碗一撂,坐到電腦前打起了電子游戲。我看了看飯桌上狼籍的盤碗……

情景四:孩子今天跟我說:“我的同桌零花錢可多了,每月有兩百塊!可我呢,想買點什么東西都得伸手向您要錢,真沒勁!您為什么不固定給我發‘工資’呢?”我……

情景五:又是一封給兒子的信!信封上的字跡娟秀,看來是出自女孩子的手筆。我在猶豫:要不要和兒子談一談?……

這些都是源自學生生活實際的生活情景,但他們平時未必會從中發掘家長的反映究竟蘊涵著怎樣的教育觀念。現在把問題擺到他們面前,讓他們利用剛剛在閱讀中獲得的經驗體會來扮演好家長這一角色。從學生們的熱烈討論中可以看出,網絡學習幫助他們學會了換位思考,使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思想感情得到有效的溝通。

最后要求他們從以上情景中,任選一種展開聯想想象續寫,用具體的細節、生動的語言描述理想中父母與子女相處的場面。學生們將寫好的作文發到論壇上,利用回復功能互相交流、評點,教師也作為討論的一分子參與其中,改變了傳統的費時低效的作文批改方式。

二、關注時事,走進網絡,整合信息

去年初,“安徽阜陽劣質奶粉事件”引起國人關注,我抓住這一熱點新聞,指導學生利用網絡優勢,搜尋相關信息,引發深度思考,拓展寫作思路,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我將作文課堂設在微機教室里,首先指導學生搜索信息,可以直接在網址欄輸入關鍵詞,也可利用搜索引擎(如百度、3721、google等)查詢,當有些學生在google輸入“劣質奶粉”后,0.08秒內一下子跳出12700項符合查詢信息的結果,一個個興奮不已。面對紛繁復雜的信息,如何選擇呢?首先讓學生們了解事件起因,關心下一代“大頭娃娃”的命運。于是在首頁及第2頁顯示的20條信息中選擇了這幾項:1、阜陽劣質奶粉事件(雅虎新聞);2、[專題]安徽阜陽劣質奶粉害死嬰兒(北方網);3、劣質奶粉事件(人民網)。對于奶粉追查、案件跟蹤等新聞暫且擱置一邊。于是相關的信息躍入眼簾,既有文本信息,也有圖片資料、視頻直播。然后讓學生交流,你印象最深的一個畫面(一個鏡頭、一篇報道)。學生們討論時有話可說,有感可發,自然滔派不絕、聲情并茂。連平時作文課上很少發言的小坤,竟也模仿一位老人哽咽著說道:“我那娃兒,現在體重比出生時輕半斤多,娃這么小就受這么大的罪,他媽都急成精神病了!”

對事件有了初步了解后,如何指導學生整合信息,引發深度思考呢?不妨先看看網友的評論,于是繼續搜尋—同學們紛紛到“中青網評論頻道”、南方網“劣質奶粉”評論等專欄淘金尋寶。面對眾說紛紜,如何形成自己獨出心裁到深刻的看法呢?先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各抒已見,再集中交流。一個個發言精彩紛呈:

有的說,打假,刻不容緩!在我們身邊,假冒劣偽商品充斥每一個領域、每一個角落,從救命的藥,到吃的食品,再到生產、生活用品,真是無孔不入,分分秒秒地威脅著每個人的生命安危,該是極治的時候了。

有的目光關注到社會深層:欠薪、失學、工傷事故、劣質種與化肥、甚至黑網吧下鄉,不斷有這樣的負面新聞選擇了農村與農民,當農民已經無力依靠自己的力量來保護自己的時候,當一些奸商專挑農民下手的時候,我們的法律與政府非出重拳不可!

還有的引發生命意義的思考:“生命,豈容漠視!劣質奶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這些人對于百姓痛苦的漠視、對于生命的漠視。我們何時才能樹立起對生命的尊重?難道一次次慘痛的代價就換不回生命的敬畏嗎?”

三、讀寫結合,加工信息,創造表達,拓展寫作思路

在了解事實并初步思考的基礎上,為了幫助學生從熱點問題中提取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感情,我設計了這樣的話題:安徽阜陽毒奶粉事件令人發指,環顧我們的身邊,假冒偽劣似乎一起與我們同行,從假藥、假種子、假化肥到盜版書籍、假證件……當我們看到大頭娃娃的悲劇,應該引起我們的警醒,其間有道義,有責任,有親情,更有我們對社會的熱切關注的職責,對真、善、美的不斷追求,請圍繞“劣質奶粉事件”,用你的筆記下你的思考,抒發你的真情,發表你的真知灼見。為了激活學生的發散思維,我引導他們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有的從農民的角度出發,認為應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有的從生產、銷售商角度出發,認為應該呼醒他們的良知;有的從監管部門角度,認為應該加大管理懲治力度;有的還聯系“誠信”、“責任”、“關愛”等一系列關鍵詞確立了文章的中心。

讀寫結合訓練一直是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途徑,不少教師由于資料限制,很難及時選擇相關主題的優秀范文,通過網絡就便捷多了。為了節約時間,避免學生在浩如煙海的電子文本面前迷失方向,我選擇了一些優秀作品,供學生進行選擇性閱讀,借鑒寫作方法。于是“鏈接”了這樣一組文章:1、《天堂里沒有劣質奶粉》(雜文);2、《哺乳期媽媽,請停下你們離鄉的腳步》(抒情散文);3、《孩子,如果不是假粗粉》(書信)等。如果采用書閱讀的形式,學生讀完這一疊厚厚的材料要用一節多課時間,而采用網上閱讀,學生可以分組進行,有選擇性地閱讀,從中領悟寫作方法。

通過閱讀鑒賞,學生收獲頗豐:有的選擇寫成議論文,由表及里,深入剖析;有的選擇抒情散文,截取畫面,描摹細節,抒發真情;還有的采取多種新穎的形式,如童話、書信、日記、小小說等;有的干脆來個故事新編,結合《水滸》、《三國》等經典故事,聯系話題,貼近現實,重新加工,頗有創新精神。于是,同學們迅速進入寫作狀態,在鍵盤上或熟練或生疏地錄入文字,神情興奮而又專注……

四、網絡寫作,面對精彩世界,放飛個性

傳統作文批改的“教師高投入,學生低收效”的現狀一直難以扭轉,如果我們把網絡技術引入作文評改之中,師生互動會十分便捷。我把作文評講課設在微機教室,通過網絡系統將范文顯示在屏幕上,師生一起修改,既有對文章的具體詞句進行點評,也有對整篇文章的綜合評價。還以網絡為平臺,選擇所要修改的片段,討論如何運用多種描寫方式使文章具體生動,然后直接在屏幕上修改,比一經,看誰改得最精彩。在此基礎上,修改自己的電子文本,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

網絡寫作還可以使所有學生的文面變得美觀整潔,有的“網絡高手”還從網上相關專題下載了相關圖片,使作品的內容與形式相得益彰。這種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表達形式,使寫作成了一項極富趣味性、挑戰性、創造性的活動。

當學生的習作變成了鉛字在報刊上表時,那種喜悅之情是不言而喻的。可惜這種成功感只有為數不多的同學享有,更多的學生習作被藏入深閨,這部分學生的寫作熱情自然日趨減弱以至對寫作產生反感。而網絡發表的自由性,可以使每一個學生嘗到成功的歡樂。

我們建起了主題欄目“劣質奶粉,一個沉重的話題”,我將這次作文的話題及一些背景資料粘貼在上面,學生寫好以后可以直接登錄,也可將電子文本交給老師上傳到網上。家庭可以上網的同學可以跟貼發表評論。“小網蟲”張杰林近不及待地將小小說《豬八戒.大頭兒子》貼上網站,我立即抓住時機跟了貼子,大加褒獎:

作者巧借西游記故事重新加工,結合社會現實,描摹世間百相,揭露社會弊端,頗有諷刺意義。結尾處“雀窠”,一字之差,解開懸念。造假者害人也害已。立意深刻,構思巧妙。文章采用幽默夸張的語言,與這篇小說的諷刺主題相符合,生動有趣,引人深思。

加上了我的點評,其他同學也按捺不住了,紛紛走進網絡,這一主題貼一度點擊率較高。在李斌同學的《我,死不瞑目!—摘自一袋假奶粉的日記》文章后,附有學生的跟貼:

運用日記形式,結合童話手法,以一袋奶粉的新身經歷,真實地再現了現實社會。將奶粉擬人化,注重心理刻畫,不僅使文章真切感人,也諷刺了不法廠商的自私、無情、冷漠。你的文章棒極了,不愧是我班的才女!

將寫作背景放在新年前后,既切合事件發生時間,也與新年的喜慶氣氛形成對比。結尾處寫雨天淅淅瀝瀝的雨聲,渲染悲涼氣氛,真是神來之筆!向你學習!

暑期一日打開郵箱,收到王健同學發來的電子郵件,主題是“有文發表”,打開一看,原來她將作文《論假粉粉可造的n條理由》,發了幾份電子郵件給報刊社,沒想到竟然發表在《中學生學習報(語文周刊)》(2004.8.4)上。她的熱情洋溢的電郵,有對老師的感激,有初次接觸網絡的興奮,也有習作發作的喜悅。這不僅讓我想起英特爾總裁克瑞克.貝瑞克博士在《英特爾未來教育》中說的句話:“計算機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師才是真正的魔術師。”讓我們成為一名真正的魔術師,引導學生走進網絡世界,一次次的親密接觸,定能使學生的寫作個性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