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創業教育適應就業形勢論文
時間:2022-05-17 10:57:00
導語:引入創業教育適應就業形勢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南京農業大學創業教育的實踐;進一步開展好創業教育的對策建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創業教育既是大學生適應知識經濟和高新技術發展之必要、南京農業大學是一所直屬教育部領導的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創業教育是當前一項非常重要的活動、加強思想認識,強化組織領導、各個領導層次盡快統一思想,認識到科學研究是大學教育的重要功能、成立研究機構,優化教育資源、吸納其他院系愿意為創業教育付出力量的教師兼職參加、組建自律組織,活躍創業氛圍、搭建創業平臺,加快成果孵化、主動對外聯系,盡快獲得授權等,具體請詳見。
創業教育(enterpriseeducation),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提出來的。在這次會議報告中闡述的“21世紀的教育哲學”中提出了學習的“第三本護照”,即創業能力的問題,要求把創業能力提高到與目前學術性和職業教育同等的地位。創業教育既是大學生適應知識經濟和高新技術發展之必要,也是大學生適應教育國際化和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之必要,是大學生自我發展以及大學生適應就業形勢變化之必要。
1南京農業大學創業教育的實踐
南京農業大學是一所直屬教育部領導的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文學、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學校今后的發展定位是: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經、管、工、文、法多學科協調發展、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經過多年的辦學實踐,我校在教學質量、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等方面都得到了明顯提高,整體實力達到我國高等教育的先進水平,主要辦學指標居于我國同類高校的前列,主干重點學科接近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以農業與生命科學為特色的知識創新與擴散基地,高層次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基地和區域性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中心。
盡管我校在上述許多方面已經取得了比較優異的成績,但在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問題上才剛剛起步。從學校的教學實踐來看,由于種種原因,前幾年僅僅是為了配合大學生就業而開設了就業與創業的專題講座,短短幾個學時只能說明基本情況。經過近一年的時間準備,學校從2004年下半年起,每學期正式開設針對大學本科生的公共選修課《創業學》(又名:創業理論與實踐),從選課的同學人數來講,同學的學習熱情逐年高漲,第一次選課100多人,第二次近200人,第三次已經接近200人,班上的同學往往是學校創業計劃大賽的主力軍,部分同學的成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有關項目引起了一些風險投資公司的興趣。同時,學校也非常支持這項工作的開展,由筆者主持申報的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農業高校創業教育的模式研究與實踐》得到學校2005-2006年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資助。上學期,課題組正式開辦了一期“創業人才實驗班”,在比較廣泛報名的基礎上,選擇了有較強創業熱情的中高年級的同學40名為學員,開設了小企業財務、小企業市場營銷、小企業管理、創業投資、創業專題講座等五門課程,制定了“南京農業大學創業人才實驗班章程”等部分規章制度。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在對教師教學態度的整體印象方面(表1),同學們對4位授課教師認為很好和較好的達到89.29%~100%;在對《創業實驗班》課程安排的認識方面(表2),同學門對5門課程認為很有用和比較有用的達到96.42%~100%;在對教師課程講授質量的看法方面(表2),同學們對4位授課教師認為很好和較好的達到85.71%~96.42%;在其他意見或建議方面,非經濟管理類的同學普遍認為,參加實驗班的收獲非常大等。由此可見,我校的創業教學和實踐總體上得到了廣大同學的肯定,取得了初步的成績。
2進一步開展好創業教育的對策建議
創業教育是當前一項非常重要的活動,盡管學校的創業教育總體上得到了廣大同學的肯定,取得了初步的成績。但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筆者也發現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如合適的教材、可行的創業支持體系的建設、創業教育與管理以及機構的建立等等),迫切需要在研究和教學實踐中加以解決。
2.1加強思想認識,強化組織領導
大力宣傳創業教育的意義,使學校各個領導層次盡快統一思想,認識到科學研究是大學教育的重要功能,創業教育也同樣是現實社會的迫切需要,認識到創業教育的研究成果(如培養了創業人才,出版了富有特色的著作文獻等)在某種程度上是不亞于某些科學發現的重要成果。要成立以學校最高領導擔任負責人的專門領導機構,由專門的職能機構具體協調和管理,負責落實和實施創業教育的組織和具體實踐。在學校可能的財力范圍內,設立專門的創業扶持基金,對通過論證的創業項目進行一定的資金扶持。
2.2成立研究機構,優化教育資源
盡快組建南京農業大學創業教育與管理研究中心,以經濟管理學院相關教師作為研究中心基本組成成員,吸納其他院系愿意為創業教育付出力量的教師兼職參加,加強對外交流,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逐步構成軟硬學科結合的創業教育與研究團隊,讓從事相關教育工作的教師有一個集體歸屬和學術研究與交流的平臺。
2.3組建自律組織,活躍創業氛圍
在學校有關部門的指揮協調下,盡快組建南京農業大學大學生創業自律組織,具體名稱可以是大學生創業協會或大學生創業聯盟等,使有創業志愿和意向的同學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交流組織。他們可以在組織內討論有關創業的理論與實踐,利用組織的名稱對外進行相關專題的交流,甚至于在自律組織的基礎上組建一定的創業產業,通過實踐,鍛煉組織成員的創業意識和能力。
2.4搭建創業平臺,加快成果孵化
盡快創辦南京農業大學高科技園,搭建一個富有成效的創業平臺。充分利用國家的有關政策法令的政策優惠,在可能的范圍內發揮四大功能,即孵化功能——學校或校友等眾多農業科技成果的順利轉化,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基地;凝聚功能——凝聚優秀科技人才,成為農業高新技術專業人才創業的家園;管理功能——園區企業的管理機構;服務功能——為創業者提供各種服務。
2.5主動對外聯系,盡快獲得授權
雖然南京農業大學校已經是教育部和勞動社會保障部“SYB進入高校”項目的試點高校之一,但由于條件的限制,該項目在南京農業大學未能正式開展。因此,應當在建立教學研究機構的基礎上,盡快配備教學研究力量,積極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聯系,爭取成為“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SIYB)”的合法培訓授權機構,使同學們在完成相關課程學習的同時,獲得相應的社會培訓證書,為正式創業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
- 上一篇:廣電局安全檢查整改工作總結
- 下一篇:局長在全縣審計上半年工作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