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photoshop教學教材補遺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13 11:23:00
導語:職校photoshop教學教材補遺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就目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photoshop教學中所涉及到的色彩知識,對來自農村的學生而言,因在小學、初中階段美術課中沒有系統地學習所造成的知識缺陷進行以下四方面補遺。①色彩三要素:色調(Hue)飽和度(Saturation)亮度(Lightness);②色彩感覺。;③互補色;④顏色模式中用得最多的RGB模式和CMYK模式。
【關鍵詞】色調;飽和度;亮度;對比度;色彩感覺;互補色;顏色模式。
photoshop作為圖形圖像處理各類軟件中的龍頭老大,是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必修課。縱觀形形色色的各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photoshop教材因為沒有充分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所以編寫得不是很適用。
多數縣級的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均來自農村,而農村小學、初中的美術課形同虛設,我們的專家們編寫的photoshop課本也許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所以課題的切入不可避免地讓人感到突然與生疏,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困惑。
在教學實踐中我進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通過不同班級或相同班級的不同組別進行對比發現,在上需要用到這些色彩基礎知識的課時先給學生一些學習材料進行輔導,學生很容易理解接受,并對這門課程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本文試圖挖掘學生知識結構的先天不足給予惡補。
1.在色彩調整的“色相/飽和度”中,出現的:色調、飽和度、亮度,這些是小學美術課程里的內容,但是學生們基本上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所以在此需要補一下“色彩三要素”。
色彩三要素:色調(Hue)飽和度(Saturation)亮度(Lightness)
色彩可用色調、飽和度和亮度來描述。人眼看到的任一彩色光都是這三個特性的綜合效果,這三個特性即是色彩的三要素,其中色調與光波的波長有直接關系,亮度和飽和度與光波的幅度有關。
1.1色調(也叫色相)
色彩是由于物體上的物理性的光反射到人眼視神經上所產生的感覺。色的不同是由光的波長的長短差別所決定的。作為色相,指的是這些不同波長的色的情況。波長最長的是紅色,最短的是紫色。把紅、黃、綠、藍、紫和處在它們各自之間的黃紅、黃綠、藍綠、藍紫、紅紫這5種中間色——共計10種色作為色相環。簡言之,色相是各種顏色的具體色彩面貌,是顏色最明顯的特征,紅橙黃綠青藍紫,這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給色調所定義的名稱,就如每個人都有個名字。
1.2亮度
亮度是顏色的明暗深淺程度,當亮度很高時,顏色是白色,當亮度很低時,則接近黑色,一般在表現喜悅歡快、活潑明朗的主題時,色彩亮度宜大,而表現嚴肅緊張、憂郁沉重的主題時,色彩的亮度宜小。亮調有突出,跳的感覺,暗調有收斂,隱退的效果,我們平時所說的做人做事高調或低調是從這個意思上引申開來的。
1.3飽和度
飽和度是顏色純凈程度,鮮艷程度,當飽和度下降時,顏色逐漸變灰暗。我們新買的顏色鮮艷的衣服當經過多次冼滌,加上長時間的風吹日曬雨淋,鮮艷的顏色就會漸漸地褪去,變得陳舊暗淡,我們就可以說飽和度慢慢降低了。
色彩調整中需要了解的知識還有“對比度”
對比度指的是一幅圖像中明暗區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間不同亮度層級的測量,差異范圍越大代表對比越大,差異范圍越小代表對比越小,好的對比率120:1就可容易地顯示生動、豐富的色彩,當對比率高達300:1時,便可支持各階的顏色。但對比率遭受和亮度相同的困境,現今尚無一套有效又公正的標準來衡量對比率,所以最好的辨識方式還是依靠使用者眼睛。通過觀察可以很容易撐握,首先我站在黑板前,大家觀察我左右兩邊臉的亮度對比,我平移到門口時,被室外光線照到的那邊臉和里面的那邊臉一亮一暗對比度就大。
2.色彩感覺:
我們進行圖像圖形處理時對顏色要有敏銳的感受能力才能創作出感人的作品。那么什么是色彩感覺呢?
色彩本身是沒有靈魂的,它只是一種物理現象,但人們卻能感受到色彩的情感,這是因為人們長期生活在一個色彩的世界中,積累著許多視覺經驗,一旦知覺經驗與外來色彩刺激發生一定的呼應時,就會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種情緒。
無論有彩色的色還是無彩色的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征。每一種色相,當它的純度和明度發生變化,或者處于不同的顏色搭配關系時,顏色的表情也就隨之變化了。因此,要想說出各種顏色的表情特征,就想要說出世界上每個人的性格特征那樣困難,然而對典型的性格作些描述,總還是有趣并可能的。(本人十分崇拜劉翔,用photoshop換上了本人的頭像哈哈!)
紅色是強有力的色彩,是熱烈、積極、沖動的色彩,升騰的紅彤彤的火焰就能使人感到炙熱而熱血沸騰。每當我們看到飛人劉翔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飛身奪冠的那一幕就會使人心潮澎湃,一種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橙色使脈搏加速,并有溫度升高的感受。橙色是十分活潑的光輝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溫暖的色彩,它使我們聯想到金色的秋天,豐碩的果實,因此是一種富足的、快樂而幸福的色彩。
黃色是亮度最高的色,在高明度下能夠保持很強的純度。黃色的燦爛、輝煌,有著太陽般的光輝,因此象征著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黃色有著金色的光芒,因此又象征著財富和權利,它是驕傲的色彩。
鮮艷的綠色非常美麗,優雅,特別是用現代化學技術創造的綠色可以很純,是很漂亮的顏色。綠色很寬容、大度,無論藍色還是黃色的滲入,仍舊十分美麗。黃綠色單純,年輕,象征著很強的生命力。藍綠色清秀、豁達。含灰的綠色,也是一種寧靜、平和的色彩,就像暮色中的森林或晨霧中的田野那樣。
藍色是博大的色彩,天空和大海的景色都呈蔚藍色,無論深藍色還是淡藍色,都會使我們聯想到無垠的宇宙或流動的大氣,因此,藍色也是永恒的象征。藍色是最冷的色,使人們聯想到冰川上的藍色投影。藍色在純凈的情況下并不代表感情上的冷漠,它只不過代表一種平靜、理智與純凈而已。真正令人的情感縮到冷酷悲哀的色,是那些被弄得混濁的藍色。
紫色是神秘而又浪漫的色彩,約翰.伊頓對紫色做過這樣的描述:紫色是非知覺的色,神秘,給人印象深刻,有時給人以壓迫感,并且因對比的不同,時而富有威脅性,時而又富有鼓舞性。
黑、白、灰是無彩色系列,在心理上與有彩色具有同樣的價值。黑色與白色代表色彩世界的陰極和陽極。太極圖案就是黑白兩色的循環形式來表現宇宙永恒的運動的。黑白所具有的抽象表現力以及神秘感,似乎能超越任何色彩的深度。康丁斯基認為,黑色意味著空無,像太陽的毀滅,像永恒的沉默,沒有未來,失去希望。而白色的沉默不是死亡,而是有無盡的可能性。黑白兩色是極端對立的色,然而有時候又令我們感到它們之間有著令人難以言狀的共性。白色與黑色都可以表達對死亡的恐懼與悲哀,都具有不可超越的虛幻和無限的精神,黑白又總是以對方的存在顯示自身的力量。它們似乎是整個色彩世界的主宰。
在色彩世界中,灰色恐怕是最被動的色彩了,它是徹底的中性色,依靠鄰近的色彩獲得生命,灰色一旦靠近鮮艷的暖色,就會顯出冷靜的品格;若靠近冷色,則變為溫和的暖灰色。
色彩的表情在更多的情況下是通過對比來表達的,有時色彩的對比五彩斑斕、耀眼奪目,顯得華麗,有時對比在純度上含蓄、明度上穩重,又顯得樸實無華。創造什么樣的色彩才能表達所需要的感情,完全依賴于自己的感覺、經驗以及想象力,沒有什么固定的格式。
3.在曲線的調整中,出現三組互補色有些突然,在曲線調整通道中除了RGB還有紅、綠、藍三種顏色,當把紅、綠、藍三個通道中的線條分別向下拉時畫面顏色偏向青、品紅、黃,這里需要我們了解什么是互補色。
什么是互補色?
假如兩種色光(單色光或復色光)以適當地比例混合而能產生白色感覺時,則這兩種顏色就稱為“互為補色”。例如,波長為656mn的紅色光和492nm的青色光為互為補色光;又如,品紅與綠、黃與藍、亦即三原色中任—種原色對其余兩種的混合色光都互為補色。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組以上沒提到的無彩色的的系列中的白與黑。補色相減(如顏料配色時。將兩種補色顏料涂在白紙的同一點上)時,就成為黑色。補色并列時,會引起強烈對比的色覺,會感到紅的更紅、綠的更綠。如將補色的飽和度減弱,即能趨向調和。相對應的互補色
在這里,為了避免學生死記硬背,我是這樣作形象比喻的:一個正常人的面色是紅潤的,當身體發生病變時就會發青,因此加上紅色就相當于減少青色成份,因此紅與青就是一對互補色。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總覺出一些互補色的搭配經驗,如俗話說:“紅紅綠綠死牛肉”就是要求避免這兩種顏色并排放在一起,當然這里所說的“紅”就是象死牛肉一樣的那種紅也就是“品紅”了,但是也不是說絕對不能這樣搭配,就如音樂中的噪音不是一無是處,如果處理得巧妙就能變成美妙的樂音。一些地方戲劇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大紅大綠地搭配在一起就取得了非常刺激強烈的夸張效果。
當把互補色降低飽和度時也可以互相搭配。
4.顏色模式說得很籠統,在PhotoShop中,顏色模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只有了解了不同顏色模式才能精確地描述、修改和處理色調。PhotoShop提供了一組描述自然界中光和它的色調的模式,通過它們我們可以將顏色以一種特定的方式表示出來,而這種色彩又可以用一定的顏色模式存儲。每一種顏色模式都針對特定的目的。顏色模式就是將某種顏色表現為數字形式的模型,或者說是一種記錄圖像顏色的方式。分為:RGB模式、CMYK模式、HSB模式、Lab顏色模式、位圖模式、灰度模式、索引顏色模式、雙色調模式和多通道模式。
就實用而言,RGB模式和CMYK模式用得最多,在這里有必要把這兩種顏色模式說得透切一些。
由于成色原理的不同,決定了顯示器、投影儀、掃描儀這類靠色光直接合成顏色的顏色設備和打印機、印刷機這類靠使用顏料的印刷設備在生成顏色方式上的區別,簡單說你看到的太陽七色光和你看到的各色塑料、畫布、印刷品其引起視覺原理是不一樣的。
由于RGB顏色合成可以產生白色,因此也稱它們為加色,RGB產生顏色的方法稱為加色法。反之白光通過牛頓三棱鏡被分為七色(除三元光外還有他們的疊加)。公務員之家
與其把RGB說成紅色、綠色、藍色倒不如說是紅光、綠光、藍光更科學。我們在顯示器、投影儀、掃描儀所看到的顏色實際上是由這三種光線有機組合而構成五彩斑斕的畫面。RGB顏色模式是工業界的一種顏色標準,通過對紅(R),綠(G),藍(B)3個顏色通道的變化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疊加來得到各式各樣的顏色.RGB即代表紅,綠,藍3個通道的顏色,這個標準幾乎包括了人類視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顏色,是目前運用最為廣泛的顏色系統之一.
而青色(C)、品紅(M)和黃色(Y)的色素在合成后可以吸收所有光線并產生黑色,這些顏色因此被稱為減色,CMYK產生顏色的方法稱為減色法。白光(也可以是其他光,但是效果不同)照射顏料或者色料,由于分子結構不同,不同顏料對一定波長、頻率的光(即一定顏色的光,不同顏色不同波長、波長頻率成反比)有吸收作用,故而我們只能看到剩余光,所以說我們看到的不是光,而是被照射體的顏色。因此,CMYK指的是顏料或者油墨的顏色了。例如印刷采用的CMYK四色疊印,利用青色、洋紅、黃色三種基本色調整濃度混合出各種顏色的顏料,利用黑色“K”調節明度和純度(工業制備的顏料都不能達到100%純凈級別,原理上講CMY可以混合出吸收所有光的黑色,實際上只能獲得深灰紫色)。
一般說來,RGB模式:適用于顯示器、投影儀、掃描儀、數碼相機等。
CMYK模式:適用于打印機、印刷機等。
RGB模式與CMYK模式相比具有更加寬闊的色域,因此色彩更豐富細膩,如果我們設計的作品是為了在屏幕上欣賞,那就應該選擇RGB模式可以獲得精美艷麗的顏色,如果是為了打印印刷在紙張或其他介質上,如噴繪海報、印刷報紙、書籍等當然就選擇CMYK模式。當然也可以把RGB模式轉換成CMYK模式模式,但因為色域沒那么寬闊以至會損失很多豐富的顏色而變得暗淡,本人就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而蒙受經濟損失。因此,當你的設計原稿如果是RGB模式,交付印刷廠印刷后顏色就不如在屏幕上所看到的那樣鮮艷亮麗了,那當然不是印刷廠的責任。
職業技術學校似乎把培養目標定位在把學生培養成工作踏踏實實的技術工人這樣的人才規格,無疑是正確的。但在實施過程中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認為很多專業知識只要開了課,知其然不必知其所以然,至少我們本地區許多學校是這樣子的。中專三年,其實在校還不夠兩年,第四學期未過半就張羅給學生聯系實習了。“實習”?其實就是把學生推向社會,推到大工業生產的流水作業線上,并美其名為“安排工作”!大家心照不宣啊!也別只說中職生了,許多大學生也不能幸免。當然,我們不否認一些優秀的學校確實是為學生謀了一份本專業的工作。
古人云:‘‘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在其位謀其職,我所能做的就是讓學生扎扎實實地打好人生基礎,誰說他們將來只能做工作踏踏實實的工人而不能成為優秀的設計師?
參考文獻:
[1]《小學美術課本》(第十一冊)人民美術出版社
[2]《色彩藝術》(瑞士)約翰.伊頓(原著)杜定宇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3]《藝術與藝術家論》康丁斯,藝術家出版社
[4]《素描.色彩》張歌明、張虹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編,湖北美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