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師資業務素質的提高綜述

時間:2022-02-16 03:52:00

導語:職教師資業務素質的提高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教師資業務素質的提高綜述

摘要:職業教育重要性和特殊性及社會的發展,職業教育中的教師不但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還應具備過硬的技能,而實際中的職業教育教師素質難以滿足需要。因此通過多方努力提高職業教育中教師素質。

關鍵詞:職業教育提高素質

一、當前我國就業基本情況

中國經過30年改革,一個以計劃分配、單一所有制和城鄉隔絕為特征的舊就業格局消失了,一個以市場為導向、多種所有制和城鄉流動為特征的新就業格局形成。這一市場轉型過程中,就業問題一直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問題,而且諸多方面面臨兩種選擇:一方面由于人口基數龐大,造成勞動力供給過剩;另一方面由于勞動力結構不合理出現局部和一定時期的勞動力短缺現象,如民工荒、技工荒。我國就業形勢嚴峻,人力資源市場上是供多求少,大量的求職者難以找到工作,但與此同時,很多企業卻感到招不到所需人員,特別是具有熟練技術的工人。據報道,一些企業甚至以年薪20萬元、30萬元的待遇招聘高級技術工人。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有所恢復和發展,但總體與社會經濟發展存在一定差距,在教育方面,普通高校精英教育比例較大,高等職業教育比例較小,且存在過分強調學科知識教學,忽視職業崗位實踐的問題,因此調整教育結構,重視職業教育,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解決就業問題的必然選擇。21世紀,我國的職教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同時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我們要迎接挑戰,要推動職教的發展,就必須首先提高師資業務素質

二、提高師資業務素質是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需要

如今人們已經清楚地意思到科技將成為國際競爭舞臺的主角。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又將是人才的競爭。職教作為提高勞動者素質,培養和輸送勞動后備大軍的重要途徑,作為“現代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工業化和社會化、現代化的重要支柱”,同時要更好更快地為經濟建設培養人才,把人口資源轉變成人力資源,加速提高從業者的職業素質和技能,增強我國的科技競爭實力。

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則要求我們必須盡快提高職教師資的業務素質。因為學生在未來崗位上的業務水平,服務質量、發展潛力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向他們“傳道授業”的教師的影響。正如日本人所斷言的“沒有教師的質量,就沒有教育的質量,沒有教育的質量,就沒有建設的質量”。也正鑒于此,前西德才把自己產品質量及競爭力方面的優勢歸結為5萬個全日制培訓導師和近30—40萬人部分時間制導師。

三、提高方法

1.不斷完善自我修養提高教師的職業素質

職業素質主要表現在教師個體的世界觀、人生觀、人生理想、價值取向、個人信仰、獻身精神等方面。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對受教育者的人生觀和道德品質的形成,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想勝任自己的工作并作出成績,就應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加強《教育法》、《教師法》、《職教法》的培訓學習提高職業服務意識。加強學習職業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使教師在日常教學道德行為規范化。我們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專業教師進行政治理論學習和培訓,通過學習優秀教師事跡、開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講座,開闊教師的視野,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從而使教師認識到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崇高,堅定自己當好一輩子教師的信念,并為做一名合格教師而奮斗不止。

2.打造雙師型教師

“雙師型”教師概念的提出是在高等職業教育強調實踐性教學的重要性,適應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職業教育觀念而提出來的。“雙師型”教師是指教師在業務素質上,既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要具有豐富的從事技術工作和工程管理的實踐能力。作為一名職業教師,在對知識的把握上除了具備相應的科學基礎知識外,還應具備學科知識的專業性、前沿性和專業技能的操作演示與規劃協調性。目前職業教育的教學體系由“學科體系”向“工作導向”轉化,在我國,專業教師不全是由一些具有實踐經驗的人員擔當,特別是一些青年教師,專業能力不夠的問題就更加突出。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促進產教結合,對現有職教師資分批次、有計劃地將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教師選派到生產科研單位及社會實踐第一線,磨煉、提高其實踐教學能力。實現“理論型教師”向“技能型教師”轉化和“實習指導教師”向“理論化教師”的合理轉化。

3.建立機制,營造氣氛,促進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

當前,職教師資業務素質方面存在著下列三類問題:其一,部分專業課教師由文化課教師轉變而來,他們雖在教育教學經驗上有一定的積累,在專業課教學中職教特色并不明顯。同時,他們在專業基礎知識、專業操作技能等方面也相對薄弱;其二,部分畢業生,走上講臺后,學科知識比較系統,在教育教學經驗,專業實踐能力等方面與理想要求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其三,部分聘請來的兼職教師,往往感到教育、教學工作的困難。為此,建立競爭機制,讓我們每位教師有危機感,對態度不正、教學質量差、教學方法不適應教改的教師,降級使用或高職低聘。

4.學習國際先進理念

“雙元制”是源于德國的一種職業培訓模式,所謂雙元,是指職業培訓要求參加培訓的人員必須經過兩個場所的培訓,一元是指職業學校,其主要職能是傳授與職業有關的專業知識;另一元是企業或公共事業單位等校外實訓場所,其主要職能是讓學生在企業里接受職業技能方面的專業培訓。目前人們常把職業教育模式分為四種:學校本位模式、企業本位模式、社會本位模式、產學合作模式。這四種模式各有特點和適用條件,能夠滿足多元化的需求。在這四種模式下,有多種多樣的辦學形式,使職業教育發展呈現了多元化趨勢。

5.堅持教師單一專業型向復合專業型轉化

根據職業技術教育專業設置靈活、專業課程開設變化較大的特點,要求從事職業技術教育的專業課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原畢業學校所學的單一性專業知識往往適應不了教學工作的需要。因此,職業中學的在職教師更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使自己由單一專業型向專業復合型轉化。在業余時間里多讀一些其他專業類的書籍。對“博覽群書,博學廣識”,可能要求過高,然而根據學校專業設置情況,熟悉其他一二門專業課程的教材,多聽一些這類課程的課,了解其教學基本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目前職業中學不少教師兼任多門課程,有的教師把兼任的課程視為附帶性,缺乏研究,這是不可取的。

6.加強交流、取長補短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專業教師要提高專業能力素質,不僅應虛心向同行求教,還必須明白“教學相長”的道理;不僅要教學生,還要學習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因此,許多學校不定期請聯辦單位、實習單位的領導、師傅到學校講課,傳授相關的職業操作技能。有的學校派出專業教師到聯辦單位、實習單位學習,提高專業操作技能。提倡教師間的相互學習,提高專業教師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

7.加強進修,提高專業課教師的學歷合格率

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制訂師訓計劃,研究師訓方案和具體措施,確定每年的培訓對象,定期檢查與考核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激勵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凡參加學歷進修的教師,除學校給予學習時間的保證、報銷學習經費和差旅費外,還給予一定的獎勵,打消教師怕學習進修會吃虧(課時津貼少了)的思想障礙,從而創設了一種良好的自學進修環境,形成了濃厚的自學進修氛圍,實現教師的自我充電。

“教育與勞動生產力相結合,自覺服從和服務與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是職業教育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提高職教師資的素質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教育法》

[2]《職業教育法》

[3]《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4]《當前我國就業形勢的特點和變化》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狀況綜合調查課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