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學校管理與發展之專業化發展
時間:2022-04-16 09:42:00
導語:略論學校管理與發展之專業化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我們清楚的地認識到,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努力造就一支面向21世紀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實施整體素質教育的關鍵,也是學校辦學的關鍵。鄧小平同志指出:“就一所學校而言,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也強調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教師是教育的關鍵,這是基于教師創造性勞動的特點,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在人才培養中所起的作用而得出的必然結論。對學校而言,教師能否樹立整體素質教育觀念,能否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從知識、能力結構上跟上時代的要求,能否在思想素質、業務素質、身心素質上不斷提高,將直接影響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成果。因此,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這是各校領導必須要考慮并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我認為,為教師建立一個專業化發展的平臺即多樣的校本研修方式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條捷徑。
那么,什么是校本研修呢?
校本研修,就是基于學校,以教師為學習研究的主體,以解決學校和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遇到的困惑,為目的的研究,它在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
校本研修的問題來源于教育教學實踐,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生成的。專業引領、同伴互助和教師的實踐反思是校本研修的三個核心要素,他們構成了校本研修三位一體的關系。
那么,如何我們是如何進行校本研修呢?
一、建立健全我校的校本研修制度,規范教研工作要求。
1、建立業務學習制度。隨著學習化社會的到來,教師不僅是授業者,而且是要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學習者。為此,我們以年級組為單位,制定了固定的研修時間和靈活的討論時間,固定的研修時間做到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主講人,定內容。利用教研活動時間,抓實各教研組、備課組學習活動;要求每位教師自學理念文章呀盡收眼底籍,每學期寫一遍專業文章,還要寫8篇教學心得體會。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開闊教師視野,提高教師的素養,促使教師的專業不斷發展.
2、強調“二次”備課制度。各備課組始終堅持集體備課,集大家智慧,發揮團隊優勢,保證備課質量。我們對備課是以單元以單位,把各單元內容分給組內的每個教師,由接受任務的教師作為中心發言人,研究各章節、單元的知識結構,探討科學的教學策略,之后,每位教師再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本組教師設計的教學預案進行“二次”開發,形成個性化執行教案。
3、每期搞組內人人獻課活動和組內推選代表在全校教研組內上研究課活動,并以此做案例分析。我們非常重視對教學案例的分析,通過案例分析總結經驗,查找缺憾,分析原因,揚長避短。我們采用的形式,有同課同構,同課異構,在家同鑄造一節課等形式,讓大家在這樣一個磨課的過程中,讓各自的想法產生碰撞,集思廣義,優勢互補,共同提高,通過這樣不斷的多種形式的研討,提高了教師駕馭教材、駕馭課堂的能力,真正把教學理念內化為認識,外化為教學行為。
4、建立課后反思制度。首先,上課教師要自己做課后的反思。教師上完課后,要善于反思自己這節課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之處。要反思自己是否在課堂上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否成為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其次,課后反思也包括備課組內不同教師的不同見解。
5、建立“師徒結對子”即青年教師拜師制度。為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我們實施了“一幫一”工程。學校規定剛參加工作不足3年的青年教師或從外校剛調入的教師,要與骨干教師結成幫扶對子,簽定幫扶協議。并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教學搞相關的活動,如讓青年教師多參與聽課,多研究課,多上課等,這些措施直接促使了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同時,指導教師的水平也在幫助他人的同時有了新的提高。
二、建立多樣的校本研修活動方式。
校本研修的一般方式有:實踐反思、課例分析、學習交流、專題培訓、研討對話等,圍繞校本研修的問題,選擇合適的研修活動方式,是提高研修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的有力保障。
1、堅持科研引領校本研修,實行骨干教師專業引領。
我國某個大教育家曾說:“你不上課,就不是老師;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師”。但是,如果教育沒有科研做底子,就是沒有觀點的教育,沒有靈魂的教育。因此,我校成立了科研室,由特級教師引領,制定了詳細的科研計劃,并把科研深入到各備課組,各備課組由骨干教師提綱,堅持科研引領研修,及時總結、發現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通過課題研究促使教師的教育觀念轉變和教學行為的改變,使教師自覺養成總結反思、研究實踐的習慣,有利于提高教師教育行為的有效性和科學性,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從而形成理論與實踐,教和研的有機結合,營造教育科研的氛圍。
2、關注課堂教學效能,實行年級組小課題校本研修。
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由于改革最終發生在課堂上,教師的真功夫在課堂上,因此、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校本研修也應從課堂入手。另外,要切實提高校本研修的有效性,很關鍵一點是研修的問題是急需解決的,主題是鮮明的,目標是明確適合的才有實效。因為研修的主題直接影響老師們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研修的內容要能夠滿足教師的需求,能解決教師課堂內、教學上的實際問題。因此,我們在期初,都是讓各備課組自己思考,針對自己當前想急待解決的問題形成小課題,這樣大家的參與主動性和積極性都很強。因此,我們推行的是小課題研修,使得教研活動貼近教師、走進課堂,有效地提升了研修質量。提高了教師應對課程改革的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
3、加強校級合作交流,送課下鄉等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并不是學校自我封閉,孤軍奮戰,學校應以開放合作的姿態,經常性加強與外界的合作與交流,校本研修要走出校門,展開校際間、區域間的合作。這種合作可以使校本研修獲得外部資源更多的支持,尤其是智力的支持。這必將是實施成功的校本研修的重要保障。
我校作為我區的龍頭學校,擁有一支業務素質較高的教師團體及較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因此,我校每年都部分教師承擔區級送教下鄉任務,或為對口支援學校送課等活動,這又為我校校本研修提供了一個路子,因為,每次送教的課首先都會在學校內部進行集體研修,就已經有了一定的實踐,再到對口學校,為不同的學生上同樣的課,又會出現另一番景象,這又為更大范圍的教師提供了一個研修的機會,也許又會形成不同的結論。另外,現在我區教育又開始實行集團捆綁式發展,我校集團下屬共七所學校,隨著集團內教研活動的不斷頻繁和深入,校本研修的形式會更加多樣,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更提升更快。
4、開展同課異構,同課同構等方式的校本研修,開展對外開放交流。
這兩年,我區提出了“內涵發展,重建課堂”的教學效能研究,因此,我校這兩年也都承擔了某些年級對外開放的課堂教學觀摩,如去年我校二五年級數學,三四年級語文,今年就是各學科都對外開放。利用這個對外交流的契機,我們年級組采用了“同課異構”“同課同構”的校本研修方式,由不同的教師各自個性化解讀教材,采用不同教學方法來上同一內容的課時,主要是為教師搭建一個暢談教學思想、交流教學設計和展示教學風格的平臺?;蛘呤莻湔n組的教師一起討論,形成同課異構,再由不同的教師在不同的班上課,而聽課的教師對同樣的內容聽出了不同的課,這樣同樣的課題不同的教師建構出不同的意義,賦予靜態的教材以生命活力,達到對教材的“激活”,在比較中互相學習,揚長避短,共同提高。使得教學理念的更開闊、教學資源更豐富、教學方法更靈活,可以帶給教師更多的反思。
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曾經說過“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高的教育質量;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因此,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研究是一個長期探討的過程,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建立校本研修制度,發掘多樣化的校本研修方式是立足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建立一個平臺,也是學?;诓煌瑢哟谓處煱l展需要。
- 上一篇:探索正視教學中的誤區探求解決問題的對策
- 下一篇:詮釋優秀班主任具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