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學生心理健康矯正探討

時間:2022-05-06 05:42:00

導語:特殊學生心理健康矯正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特殊學生心理健康矯正探討

[內容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可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問題,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人格水平,是德育教育的新基點。在學校教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義的舉措。教師面對部分有心理問題的特殊學生,在批評教育時不能只是口頭說教,而要創設各種情境,通過心理認知暗示,能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人格輔導;情緒輔導;人際交往輔導;學習輔導

21世紀將是一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展的世紀,21世紀的學校教育培養的人才是“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具備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而如今的青少年是跨世紀的接班人,面臨著新的挑戰和各種競爭,成功與失敗并存,沒有健康的心理,無法適應時代潮流,所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心理健康教育可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問題,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人格水平,是德育教育的新基點。

近年來,由于社會發展帶來的種種變化,我國學校教育和兒童發展事業受到了沖擊和挑戰。調查表明,在我國中小學生中間,約1/5左右的兒童青少年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問題,如厭學、逃學、偷竊、說謊、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擊、退縮、焦慮、抑郁等等種種外顯的和內隱的心理行為問題。這些心理行為問題不但嚴重地影響著兒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且也給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巨大的困擾,直接影響學校教育任務的完成與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在學校教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義的舉措。

洛克在《教育漫談》中曾這樣說:“教育的錯誤正和配錯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洗刷不掉的。”魯迅也說:“惡意的批評,如在嫩苗的地上馳馬,那當然是十分快意的事情,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因此,現在的教師就是一人雙崗,既是教師,又是心理醫生,既要教書,又要育人。面對部分有心理問題的特殊學生,教師在批評教育時不能只是口頭說教,而要創設各種情境,通過心理認知暗示,能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一心理健康教育之人格輔導

男孩飛,長得虎頭虎腦,圓圓的眼睛,大大的嘴巴,看人特真誠的眼神,還特別能說會道,讓人乍一看挺喜歡他的。可就是這個男孩,在校園里鼎鼎大名。他的聞名,當然不是因為他的優秀,他的劣跡幾乎遍布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廁所里有他故意用垃圾堵塞水槽的行為,宿舍里有他不好好睡覺大聲喧嘩的噪音,食堂里有他插隊的身影,黑板上老師剛寫好的標語轉身就被他擦了,他甚至把前來收廢紙的師傅的秤砣扔進了鹿溪渠,然后有板有眼的告訴老師他親眼看見是誰誰誰扔的,他還仗著自己個子高讓同班同學出錢給他買雪糕??????他的作業本只有教他功課的老師才勉強看的懂,考試只能考五六十分,他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為令每一個老師都認識他,留級到了我的班里也令我頭痛不已,難道一直讓他當校園里的“頭號男生”?

靜下心來想想,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重性,在教育中,如果過早地給學生下結論,是極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教師做學生的工作首先要轉變觀念,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人和事,必須摘掉“有色眼鏡”,從兩方面思考,優點是什么,缺點是什么,好事中有哪些消極因素,壞事中又可能包含哪些積極因素。如飛違反了校紀校規,其思想動機和品德修養并不見得全都不好,所以對待學生表現出來的缺點和問題除了必要及時的追究與批評教育,教師還要善于從問題中尋找自己工作上的缺點和不足,全面地分析學校、社會、家庭存在的問題。全面地想問題看事物,一定不能單一化,絕對化,這樣才能想得周到。思考全面細致,才能尋求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決定對飛進行人格輔導。

1.認識自我,主動發展。

認識自己不僅使自己對自我發展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同時還是選擇有效的應付環境的策略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對自我有全面、清楚的認識,才能主動采取應付策略,從而調動和有效控制自己的行為。開學第一周,我天天找飛聊天,了解他自己的一些想法以及他的性格特點。之后,又引導飛對自己前一年的學習生活進行小小的反思,讓他明白如果繼續以前的學習、生活狀態是不行的。接著又和他一起對在新班級的生活制定小小的規劃,那就是在一個月之內不干壞事。

2.積極溝通,增進交流。

接下來的日子,我努力調整自己對飛的態度,積極與他溝通,增進交流。我給他換了座位,并成了他的同桌。(讓他坐在最前面,做作業時坐在他旁邊,及時輔導他)我盡量不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狠狠地批評他,一有時機就及時地表揚他,每天做到摸摸他的頭,和他聊幾句,并且逐漸幫他在同學們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讓同學們也樂意和他交朋友。

一段時間后,飛的性格明顯發生變化,自尊心、責任感、紀律性、自制力明顯增強,而且表現得特別信任我。現在已經是二年級了,飛一件出格的壞事也沒做過,校園里再也聽不到他的大名,熟悉他的老師都說飛簡直換了個人。這一切都應該歸功與老師對飛做的人格輔導。

二心理健康教育之情緒輔導

由于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競爭的加劇,學生從小就參與學業競爭,又由于社會價值的多元化及家庭不穩定性的增加,學生所經歷的壓力源大大增加,如果學校對此視而不見或者淡然處之,學生本人又沒有學會必要的處理態度和技能,那將給學生的心理發展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近年來,常有中小學生因情緒問題或挫折而引發離家出走、自殺等的報道見之于報刊媒介,可見問題的嚴重性。所以情緒輔導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兒童的心理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

有個學生叫小丁,是個臺灣籍的小姑娘,小時侯在廣州貴族幼兒園念書。由于家長各方面照顧得太過周到,以至于受不得一丁點兒挫折。要是有小朋友不小心碰了她,她能把天給哭黑了。有一天,一個小朋友和她鬧矛盾,說了聲不跟她好了,她就大發脾氣,一邊放聲大哭,一邊把頭使勁往墻上撞,全班同學都嚇壞了。我連忙抱住她,先讓小朋友給她道歉,讓她平靜下來。過后,我趁機給孩子們上了一節課,我對他們說:“孩子們,你們現在還小,在慢慢成長的過程中你們會遇上很多很多不如意的事,學習成績不好,沒考上大學,朋友之間鬧矛盾……如果你都用傷害自己來發泄怎么行呢?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失去了就再也沒有了.人人都應該好好珍惜。”之后,我又采用游戲、小組表演等情緒輔導方法讓孩子們討論,碰到挫折時應該怎么辦,心情不好時可以怎么發泄,又讓學生針對難受、著急、煩惱、生氣、委屈等情緒,表演一下勸說、化解的情景。二年級的孩子居然也說得頭頭是道,連小丁同學也把小手舉得高高的,要求上來表演。

過了幾天,因為小丁想玩不想背古詩,組長批評了她幾句,她又發脾氣了,拿腦袋去撞桌子,我沒攔她,輕輕地說:“想想老師跟你們說過的話,任何時候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結果,這回是她自己平靜下來的。

三心理健康教育之人際輔導

隨著社會的日益開放、文明、進步,使得單親家庭的孩子也越來越多。父母離異后,有的孩子由父母一方領著生活,有的是住在父母重新組合的家庭里,還有的則是依附著爺爺奶奶。而這樣缺乏家庭應有的溫馨和關愛,使孩子極易出現消極的情緒和不良的情感反應,具體表現在情感的脆弱、易激動、沒有安全感,覺得自己生活得不愉快,沒有幸福感,心理失衡。因此,對待單親孩子,更需要“心理關懷”進行人際交往輔導,從而使他們能正常地和長輩、同伴交往。

男孩小東本是個聰明機智的小男孩,一年級的時候上課積極投入,發言活躍,知識面也顯得很廣,對老師有禮貌,和小朋友也玩得很好。沒想到到了三年級上學期,我就發現他性格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顯得特別暴躁,愛和同學發生沖突,一點點小沖撞他都要和同學斤斤計較,就像是一只西班牙斗牛,也像一只炮竹,一點即發,而且在課堂上變得愛和老師唱對臺戲,說一些怪話,有時甚至還會頂撞老師。同學們沒有一人愿意和他交朋友,玩游戲也沒有人和他一組。面對這一連串的變化,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來,在和其他家長的交談中才知道孩子父母離婚了,他這一連串的怪行為才算有了解釋。面對性情大變的孩子,我不禁陷入沉思,現在的家長怎么了,在尋找自身所謂的幸福中,誰考慮到孩子的感受?我下定決心,要采用各種辦法恢復小東和同學之間的友誼,不能讓他再失去同伴的關懷了。

我找到小東對他說:"老師相信你是一個堅強的孩子,父母離異我知道對你的打擊很大,雖然父母不在一塊兒,但我想他們對你的愛絲毫沒有減少,你看爸爸經常打電話給老師問你的情況,我想他還是很在意你,很愛你的。咱班同學中父母離異離婚的例子不少,你看他們過得不都是一帆風順的,你要勇敢的面對這些困難,不要總是決得同學們會看不起你,就用暴躁來掩飾自己。你一定要變得堅強起來,成熟起來,老師相信你能正確處理這個問題"。聽了我的一席話,他若有所思地低下頭。晚上,我又和她的母親通了電話,把孩子的表現一一向她敘述了,并要求她的母親別把大人間的情緒問題帶給孩子,這樣孩子的心理承受的壓力太大了,會帶來很多不良的后果,她的母親也同意多和孩子談心。隨后,我又在班級里組織開展小講座、游戲、小品表演等形式讓孩子感受同伴交往的重要性,并進行了人際交往中的規范、禮儀等訓練。

現在的小東又恢復了以前天真活潑的樣子,教室里、操場上又能看到他和伙伴嬉戲的身影,聽到他開心的笑聲。

四心理健康教育之學習輔導

在課堂教學中,由于班級內學生的個別差異與統一的教學要求之間的矛盾,總有一部分學習比較落后的學生,由于各種原因,本班就有近十個學習困難學生。因此,對他們必須進行學習輔導。

首先,我會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診斷:1課堂行為分析。①對教師講課的反應②課堂作業的反應③不安定的課堂表現④回答問題的表現2作業錯誤分析。3能力診斷。

其次,我會根據學習困難學生的不同情況采取相對應的教學策略:(1)分層遞進教學。①學生分層,根據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將全班學生(包括學習困難學生)劃分成若干層次;②目標分層,確定與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可能性相協調的分層教學目標;③分層施教,在課堂教學及其延伸部分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有區別的教學活動;④分層評價,通過形成性評價,及時了解學生達到分層目標的情況;⑤矯正、調節、分層提高,根據形成性評價的結果,及時采取矯正、調節措施,鼓勵一部分同學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一個層次。(2)成功教學。要做到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

經過試驗,分層遞進教學和分層遞進教學可以使部分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動力得到提高。

當然,不管進行何種心理輔導,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就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托,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總之,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勢下的新視角,是德育教育的新基點,它注重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的發展。作為一名老師,如果不理解兒童的心理情感,不與他們真誠的相處,是難以順利開展工作的。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發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斷地變化著。“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社會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唯有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積極探索,適應新情況,敢于面對新問題,才能不斷地發現兒童的最新動態,走出一條與時俱進而不會落后的道路。

[參考文獻]

《現代學校與心理輔導》

《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淺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