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閱讀能力培訓

時間:2022-07-25 05:49:00

導語:教學中閱讀能力培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中閱讀能力培訓

數學閱讀能力是指學生對于課本上的數學敘述的理解能力和閱讀習題后的綜合分析能力。它是自學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書本知識、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養成認真讀書和獨立思考習慣的重要途徑。

一、中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1.有助于數學教科書作用的充分發揮

數學教科書是數學課程教材編制專家在充分考慮學生心理特征、教育教學原理、數學學科特點等諸多因素的基礎上精心編寫而成,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美國著名數學教育家貝爾曾就數學教科書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使用進行過較為全面的論述,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把教科書作為學生學習材料的來源,注重數學教科書的閱讀,而不能僅作為教師自己講課材料的來源。

2.有助于個別化學習,使每個學生得到最好發展

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要集體教學與個別學習相結合,而有效個別學習的關鍵是教會閱讀。研究也表明,造成一些學生學習數學感到困難的因素之一是他們的閱讀能力差。因此,要使數學素質教育目標得到落實,使數學不再感到難學,就必須重視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二、中學數學閱讀的特征

1.從閱讀方式上看,中學數學閱讀不同于其他課程的閱讀

首先,它的閱讀方式不同于語言文學的閱讀。這些閱讀要求在閱讀過程中要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所要閱讀的文字內容。而數學閱讀除了以上要求還有一些側重,它側重于分析、思考、體會。數學閱讀與其他閱讀的第一區別就在于更強調分析、思考、體會。

其次,中學數學的閱讀特征在于圖象、符號、圖形、表格比較豐富,閱讀數學符號和圖像是中學數學閱讀能力的重點,這些符號和圖形的增加已經逐漸體現了數學閱讀的真正方式和數學閱讀的基本內容。

2.從閱讀方法上看,具有明顯的抽象性和簡潔性

數學教材的編寫目的是要求它的文字、符號的應用直接到位,使用最能表達意思的最簡單的數學語言。數學閱讀要讀每個字所表達的意思,并且抽出共同的、本質的屬性。這就要求在進行閱讀時,要發揮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對所閱讀的教材內容進行設問、自我解答,然后再歸納形成到最初的文字敘述中。

3.從閱讀技巧看,數學閱讀更強調復讀和理解閱讀

通過閱讀可以從中發現問題,并帶著問題去聽課;然后再一次閱讀,閱讀后做作業;作業過程中發現問題,再一次進行閱讀,這便是數學閱讀的最簡單技巧———復讀。數學復讀的過程既有推理思維又有抽象思維,對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完成中學數學教學任務是非常必要的。

三、中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

1.有目的的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數學閱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和幫助,激發學生閱讀的動機和興趣,使學生從不想讀轉到愿讀,從愿讀到會讀,最后上升為樂讀。如創設一些難度適當的問題情景,誘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供導讀提綱,減輕學生閱讀的難度;舉行一些諸如搶答之類的小競賽活動,讓學生體驗閱讀的樂趣和成功。

2.給學生提供閱讀的機會

不少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注意引導也不要求學生進行閱讀,更沒有提供機會和時間給學生閱讀。這種被動學習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失去了訓練和培養自學能力的機會。所以,教師應改變這種教學方式,在教學中讓學生閱讀,通過閱讀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學生閱讀后,還應采取提問、測試等方式檢查閱讀效果,及時指出閱讀遺漏或理解錯誤的地方。

3.引導學生從閱讀中找到數學語言敘述的知識點

數學的閱讀特點要求閱讀教材要邊閱讀邊思考,要抓住教材中的概念、公式、法則、定理等進行閱讀。但這種閱讀方式對學生來講比較困難,于是培養學生這方面的閱讀能力就必須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閱讀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僅有一條直線和它平行。這句話包含了三點內容,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內,平行的概念是兩條直線永不相交,最后才是這段話的直接內容。閱讀時就要讓學生慢慢養成從前文的敘述到后面定理、定義形成的連貫閱讀過程。

4.提倡有選擇的復讀

復讀是記憶的關鍵,把握好復讀就等于給學生一個記憶力十分強大的大腦。但復讀并不是對教材中所有內容的重復閱讀,要求學生在進行了自讀和課堂閱讀及教師講解練習后,按提綱去閱讀。其次要提醒學生閱讀必須按習題要求進行,教師必須檢查閱讀結果。

加強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是數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教師只有改變教學觀念,從培養能力入手,多給予學生數學閱讀的指導,使學生能夠自覺地進行數學閱讀,并從中體驗到數學閱讀的樂趣及對自己學習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