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堂教學方法有效性
時間:2022-11-04 04:12:00
導語:化學課堂教學方法有效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傳統課堂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主,剝奪了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不能很好的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效果不理想。本文針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現實課題,從充分的課前準備、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教法與學法的優化組合等幾個方面提出了改進措施。
【關鍵詞】課前準備師生關系學習方式
課堂教學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主陣地,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旋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能有效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更好的培養學生能力,為學生各方面的發展提供更充足的時間。什么是有效率的課堂教學?我認為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使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技能得到充分訓練,還能學到一定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更好的培養。課堂教學能否有效,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對教材的精心取舍與提煉,在于教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使得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率。下面結合化學學科談一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
1.以充分的課前準備保障有效的課堂?!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實現課堂有效,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功夫,掌握先進的教學理論,深刻領會化學課程標準,拓寬知識面,提高教學藝術水平。要花功夫鉆研教材、理解教材,確定一節課的教學目的與要求,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情況,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于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還要設計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再根據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的實際需要制作好教學所必需的教具、課件、學具等。備課越充分、教案設計得越詳細、越科學合理,課堂教學效率就會越高。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預習并找出疑難問題。這樣,學生就會帶著強烈的求知欲聽課。教師的充分備課和學生的充分預習相結合,課堂上就會減少“損耗”,從而能夠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實現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優化組合。新的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因為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人、主體,是內因;而老師只是促其轉化的外部因素,是主導,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我認為只有實現了學生有效的“學”,教師的“教”才能有效,教師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就是教師有效的“教”的成果表現。那么如何使教與學有效結合提高課堂效率呢,關鍵在于教師的作為。有效教學呼喚著教師教學行為的規范有序,需要教師優化教學過程,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新的成功、新的快樂。
2.1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傳統教學往往過分注重學科知識,教師把知識作為工作的主要對象,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知識全部灌給學生,使知識成了中心,學生處在教學的邊緣,忽視了學生的存在。這樣的教學缺乏生氣,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F代教育學認為課堂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共同發展的園地,教與學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建構的舞臺。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特別強調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需要,這是教育教學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欣賞,將寬松、民主、和諧的情境展現在學生面前,關注學生的體驗、感受和見解。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才能突現,體驗才會深刻,知識的記憶和技能的提高才能落實,才能保證教學效率的提高。
2.2以學習方式的改變促進學生學會和會學。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旨在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從而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激發學生學習欲望,最終達到讓學生會學的目標。教學時,教師要積極、靈活、大膽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掌握化學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同時,注重全面素質與創新精神的培養。如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內容,明白實驗目的后,至于用什么樣的實驗方法,由學生小組合作討論決定,要求學生集思廣益,在充分討論的前提下,在多種多樣的方法中尋找出途徑短、反應快、效果好、安全性高的方案進行探究后具體實施,人人出謀劃策,人人動手實驗,人人探索創新。教師應依據不同課型、不同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教法、確定學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優化教法與學法等途徑外,還有很多方法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
- 上一篇:教師學年教學工作打算
- 下一篇:黨委書記責任制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