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基層干部教育及管理
時間:2022-02-11 03:37:57
導語:職校基層干部教育及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新時期中央關于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主要精神
高校干部是黨的干部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校干部隊伍建設的研究必須以新時期中央關于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主要精神為指導。綜合黨的《十六大報告》、的《論三個代表》、“在慶祝建黨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以及《深化干部人事素質改革綱要》等文獻資料,新時期中央對干部隊伍建設的主要精神集中體現在工作指導思想、干部隊伍建設目標、加強黨性教育、推進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同志曾向全黨提出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就是加強對廣大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教育。他說:“要堅決防止和克服只抓用人、不抓育人、重視使用、輕視培養的短期行為”,一定要“注意把干部的選拔、使用同培養、教育結合起來”。黨中央《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規劃綱要》強調指出,在重點抓好任職前培訓和脫產培訓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建立培訓考核檔案。增強培訓的針對性、適用性,著力提高機關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高職院校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問題的研究涉及到諸多學科領域,經過翻閱、總結文獻資料后,本研究從新時期中央關于干部隊伍建設的有關精神、高校干部隊伍建設面臨的新形勢、高校基層干部隊伍能力建設的現狀研究等方面對競聘機制下高職院校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相關問題進行綜述。通過研究發現,學術界對于高校干部隊伍建設的現狀分析、研究不多,特別是對高校干部隊伍建設取得的成績材料很少,對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的分析觀點零散。主要是針對某一問題或從某一角度、某一側面進行研究,不全面、缺乏系統性,需要進一步分析、整理、提煉。目前關于高職院校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方面的成果主要是以論文的形式出現的。駱德軍從思想理論建設、作風建設研究高校干部隊伍建設。楊曉環研究了高校人力資源中的管理干部隊伍建設問題。欒永斌對高校中層領導干部素質及提高的途徑進行了研究。楊愛華的碩士論文對新時期高校干部隊伍建設進行了系統研究。為數不多的論文分析深刻、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從理論角度對高校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思路進行闡述。通過研究發現,在競聘機制下,研究高職院校基層干部隊伍的教育和管理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絕大多數文獻資料限于理論層面,沒有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深入研究。
三、競聘機制下高職院校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重大意義
1理論研究意義目前,隨著高中畢業生生源逐年下降,高職院校生存與發展面臨極大挑戰。高職院校在注重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招生就業同時,往往對黨建工作相對忽略。高職院校基層干部隊伍既具有高校基層干部隊伍的共性,同時又具有自身顯著特點。遼寧省高職院校普遍存在著基層總支、支部建設比較薄弱,專職政工干部數量不足、經驗缺乏等問題。因此,加強高職院校基層干部的教育與管理方面的研究,可以拓展對高職院校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理論的研究范圍,進而豐富黨建理論。2實踐價值高校是培養國家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基層干部隊伍素質如何關系到高職院校黨的自身建設和“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的政治方向,關系到“培養什么人,為什么培養人”的教育大問題。高職院校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本身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隨著社會的發展,在現今競聘機制下對干部的素質、能力、隊伍的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強這方面的要求,指導高職院校基層干部隊伍建設,以適應新形勢的變化。第一,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機關工作效率。第二,有效激活用人機制,實現高職院校基層干部資源的合理配置。第三,制定高職院校基層干部教育和管理方案,以打破高職院校基層干部在具體工作中管理工作不到位、死守框框不知創新等嚴重制約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的局面。第四,研究適合高職院校基層干部特點的教育和培養方案,提出高職院校基層干部能力建設的措施與途徑,制定科學、實用的干部管理方法。3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第一,為高職院校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尋求有效干預,通過系統的教育與培養,不斷提升高職院校基層干部的政治覺悟和思想境界。第二,大力推進高職院校與地方政府、企業干部之間的交流,不斷提高干部能力。
四、競聘機制下高職院校基層干部隊伍教育與管理的內容
1主要內容第一,對高職院校基層干部能力建設系統分析。剖析基層干部能力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研究提高基層干部管理能力的途徑。第二,進行高職院校基層干部教育與管理方案制定。第三,實施高職院校基層干部教育與管理模式改革。第四,對高職院校基層領導干部隊伍建設提出決策咨詢。2基本工作思路和方法2.1明確相關指導思想高職院校在開展基層干部教育與管理工作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理論學習和調查研究相結合的方法。相關部門(例如組織部)要通過查閱新時期中央關于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主要文件和高校干部隊伍建設研究現狀的相關資料,作為本校研究制定基層干部隊伍教育與管理方案的依據。2.2開展調查研究高職院校在制定教育與培訓方案時,主對本校基層干部教育和管理現狀進行問卷調查、實地觀察和深入訪談。在實施調研過程中,設計問卷將高職院校基層干部中按照不同年齡、專業和職稱結構等劃分為若干組,對這些組進行并置性比較分析。2.3量身制定教育與培訓方案選取高職院校不同年齡、學歷、職稱結構的基層干部若干名作為個案進行深入訪談,獲得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便于有針對性地制定適合本校基層干部情況的教育方案與管理規范。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將這些反饋回來的問卷進行統計與因素分析。主要對影響高職院校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因素的相關性進行分析,進而為尋找對策研究提供科學的數量化依據。3主要做法3.1創新高職院校基層干部教育、培養的內容和方式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干部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團隊意識、溝通能力和領導能力。針對高職院校基層干部隊伍組成成分差異的特點,采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種方式的教育與培訓。3.2實現管理方式轉變實現管理方式轉變,建立干部培訓檔案,詳細記錄基層干部參加教育和培訓情況,將其納入干部年度和聘期考核的重要內容。在高職院校建立競聘前干部選拔預警機制和任用后監督考核機制。具體執行模式就是建立初次競聘——干部人才儲備——教育培養——組織考核——任用。
作者:喬莉莉白景富單位:遼寧水利職業學院
- 上一篇:教育對經濟增長的意義
- 下一篇:研究流動境況中的兒童受教育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