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專業開設技術經濟學的必要性

時間:2022-10-15 03:01:29

導語:工科專業開設技術經濟學的必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科專業開設技術經濟學的必要性

一、技術經濟學是決策科學化的重要手段

技術和經濟彼此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密不可分,只要涉及到技術問題,那么就會有經濟問題,兩者之間相輔相成。怎樣提升技術方案的經濟效果,將技術的先進性與經濟的科學性進行有機的結合,通過技術進步來推動經濟增長,這就是技術經濟學的重點任務。在科學技術持續迅速發展的環境下,高新技術層出不窮,不過技術先進性,并不代表經濟的合理性。例如,美國“銥星”系統隕落,無疑給出一個直接的說明,從技術層面來說,其可稱之為世界級的頂尖技術,不過成本過高,在投入使用之后出現了嚴重的虧損,難以收回本金,無法還貸,以破產而告終。此類的事件并不僅這一例,還有很多。因此,在作投資決策的階段,必需從科學的角度出發來對投資項目的工作進行評價,以確保決策的可靠性。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資金并不充足,怎樣做到投入少產出多,將技術與經濟進行科學、合理的結合,降低決策失誤的發生率,是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甚至是社會經濟效益的重點。

二、市場經濟需要復合型人才

盡管技術與經濟有著密切的關聯,不過由于歷史遺留的問題,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工程技術教育與經濟管理教育并沒有統一,客觀上造成技術與經濟現出不統一的現象,使學習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不懂經濟,學習經濟學的學生不懂工程技術。因此,當學生畢業進入工作階段后,在產品的設計中,不能把成本問題給予過多的介入,對于經濟問題考慮不周。其實,從產品、工藝的成本方面來說,有約80%的成本是由工程技術人員而決定的,假若在產品設計的時候沒有對成本進行權衡,那么產品怎么可以具備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呢?在發達國家,工程類畢業生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減少成本的工作研究,從而能夠培養他們的經濟意識。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的經驗,可以使這些學生在一些領域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名優秀的專家或者是管理者。因為工程或者技術管理者執掌著大量的資金的運作以及解決長期因素所造成的政策問題,而對這兩項問題的處理,必須要建立在技術經濟學的原理和實踐之上。市場經濟持續發展,對于工業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具有顯著的綜合性,對社會各界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密切、復雜的公共部門、政府以及各企業中,成本和價值的分析要求更為細致、廣泛,例如環境影響、工作安全等,工程師將來要研究的應該是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因此,對于工科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都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要摒棄傳統思維單一的模式,逐步轉換成為復合型、素質型人才模式。工科學生在國家的建設中責任重大,不僅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繼承者和應用者,也是將來發展的創新都。未來的工作一方面進行技術的發明,一方面還要對其實施的結果給予合理的財務評價。

三、技術經濟學列入工科必修課的可行性

(一)前提——提高對技術經濟學的重視

大部分學院高層領導多是技術專業出身,對于經濟知識的認識程度并不高,在新形勢下,高等學校應該從貫徹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改革著手,逐漸實現具有時代特征的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將培養學生基礎扎實、能力強、素質高的復合型人才作為重點。經濟與綜合國力的競爭,最主要的還是人才,人才決定著未來發展的地位。各級領導應該對經濟學科的研究對象和內容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技術經濟意識,了解國家的經濟、技術發展的政策,才可以為社會培養出具有時代特征的復合型人才。

(二)基礎——管理類各專業的全面開設

技術經濟學課程是管理工程專業的必修課,各學校應該盡早將其列入教學計劃。要想讓管理類學生在今生的工作中,管理好一個企業,那么就必須要掌握技術經濟的理論和方法,充分認識到科學決策的重要性。一個企業的成敗大部分與其投資決策相關,作為未來企業家的管理類學生必須要掌握此方面的知識結構。

(三)手段——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

技術經濟學內容與計算機有著密切的關聯,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此課程經過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完成可以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求。多媒體能夠進行輔助教學,在本科、研究生教學中,多媒體案例教學、投資項目經濟評價課程設計等已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并且具有良好的效果。

(四)保障——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教學的根本,因此,要盡快引進技術經濟方面的專業人才,完善學科專業結構,從而提高學科的教學質量。對于現有的師資水平,應該進行綜合性提高,建立一個有實力的學科隊伍。此外還要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改革,以進行更深層次的提升。

作者:金曉紅王麗華李鑫單位:中國礦業大學礦業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