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英語文化教育論文
時間:2022-11-26 03:00:19
導語:中職英語文化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國是一個非常注重捐贈文化的國家,父母不一定把財產遺留給子女,而是像比爾•蓋茨一樣,捐給社會。所以在美國,人們更看重孩子的個人奮斗,而不在意家庭出身,這和中國存在巨大差異。當學習EnglishStudy一課時,首先讓學生思考一個問題:WhyisEnglishthemostpopularlanguageintheworld?(為什么英語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語言?)結合問題,師生展開熱烈的討論,老師啟發(fā)學生思考、歸納得出問題的答案:英語之所以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語言,與英國曾經的殖民史有關。英國曾是占據世界三分之一版圖的日不落大帝國,英國對殖民地實行統(tǒng)治的同時,它的語言、宗教與文化對這些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都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他們甚至沒有自己的國家元首,直到現在仍然以英國的伊麗莎白二世為自己的國家元首。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結合文化教育,讓學生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同時,明白做人的道理。
二、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探索文化教育
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作為課堂的引領者,英語老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文化探索與研究,把學生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和評比,而不是死板地講授單詞、課文和語法。英語教學中,穿插文化教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詞匯教學時,先引導學生注意英語和漢語的區(qū)別。英語是一種字母語言,而輔音字母在單詞中往往發(fā)字母音,元音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fā)音一般都有規(guī)律可循,所以背單詞時,重點背元音和字母組合,學生讀三遍英語單詞基本能背過,既教會學生如何又快又準確地記單詞,又提醒學生注意了兩者的差異。當學生學習到America(美洲;美國)時,沒有直接給學生講單詞的意思。而是提前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美洲用America命名?這個單詞的來歷是什么?引導學生探索單詞背后的文化。最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美洲是新大陸,第一個到新大陸的探險者雖然是哥倫布,但是他誤認為那是印度。后來的意大利航海家Americus再次來到美洲,發(fā)現并糾正了這一錯誤,所以為了紀念這位航海家,美洲以Americus的名字命名。學生在學單詞的同時,還表達出為哥倫布表示遺憾,因為畢竟哥倫布是第一個到達新大陸的人,因為他的失誤,美洲沒有以哥倫布命名。當學習單詞Indian時,引導學生思考一個問題:這個單詞為什么既是“印度人”又是:“印第安人”的意思?學生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得出問題的答案:當年哥倫布做環(huán)球航行時,到達了今天的美洲,他誤以為是到了印度,所以稱呼那里的人為“Indian”(印度人),后來證明這是個錯誤,我們?yōu)榱藚^(qū)別此“印度人”非彼“印度人”。漢語翻譯時進行了區(qū)別,把美洲的“Indian”翻譯成“印第安人”。
三、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文化修養(yǎng)提高
在多年的英語教學中,堅持把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作一個文化教學、跨文化交際的平臺。使學生在英語交流中,時刻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避免一些啼笑皆非的笑話。例如:dragon(龍),在漢語中是吉祥物,中國人也驕傲地自稱龍的傳人,可是“龍”在英語中被看成一種兇猛的怪物,經常被看成邪惡的象征,因此亞洲四小龍不能用AsianFourDragons而是轉譯為AsianFourTigers。所以語言作為承載文化信息,反映人類社會文化生活的工具,不同的文化領域里有各自的成語、典故、諺語以及禁忌,這些都和本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以及歷史有著密切的關系,需要老師不失時機地傳遞給學生。不懂文化,理解語言就會有困難甚至是出現笑話。例如:Pennywise,Poundfoolish.從字面看,penny,pound都是英國貨幣單位:便士、英鎊,既是貨幣單位,又是重量單位。僅從字面看,很難看出真正的含義。真正的含義是:“小事聰明,大事糊涂”,再比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個幸運兒)。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切忌望文生義,要從文化的角度進行特殊理解。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多讓學生了解西方人說話、做事、人際交往等禮儀知識,通過書報、雜志、多媒體幫助學生了解國外的風土人情。例如:播放英文經典電影WaterlooBridge(魂斷藍橋)的過程中,結合電影人物提出的問題:Cansherideahorse?(她會騎馬嗎?)問題雖然簡單,但是暗含的意思是問女主人公的家庭出身是否高貴。在英國保留著世襲貴族,貴族享受一些特權,有自己專門的騎馬場。一個不會騎馬的女性,說明她沒有高貴的出身。通過這些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得到了很大提高。希望所有的語言學習者與研究者,善于思考、善于總結、使英語教學和文化教育緊密結合,把英語教學的過程演變成融會貫通中西方文化、提高自身文化修養(yǎng)、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個歡樂平臺。
作者:毛淑華單位: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
- 上一篇:廣播電視學院遠程教育論文
- 下一篇:西域民族體育文化發(fā)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