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師應具備的個性品質(zhì)
時間:2022-02-19 11:16:00
導語:人民教師應具備的個性品質(zhì)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提出:“老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的任務就是使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都得到發(fā)展,人是個整體,是不可分割的,德、智、體、美也是不可分割的,正如人們所說的“木桶原理”一桶水的容量,取決于木桶全部木板的長度,一塊短板對于木桶的容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一個學生某方面素質(zhì)的缺乏,有時會極大地影響他的成長和成才。在教學中,我認為教師的個性品質(zhì)是教師在學生中贏得威信的基礎,是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精神力量。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認為,兒童成長有兩個影響源,第一是父母,第二是教師。當兒童進入學校后,很自然地將他們與父母交往的各種思想感情與“愛的要求”轉(zhuǎn)移到自己的教師身上,要求教師也像母親那樣關心、照料他們。此時,他們不僅希望得到父母的愛,還期望得到教師的愛。因此,作為教師應該給予熱情的關注,使他們時時感到教師的關懷和溫暖,用自己的情感去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促進學生內(nèi)心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愉快的感情,從而轉(zhuǎn)化成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動力。
教師對學生的愛,即是敬業(yè)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現(xiàn),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師教書這個職業(yè)的具體表現(xiàn)。在塑造學生的靈魂中是一種巨大的力量。蘇霍姆林斯基將教師熱愛學生視為“教育的奧秘”他的座右銘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當教師主動接近學生,一次次待以真情實意時,感情的河流就不僅朝著一個方向流動了,而當學生受到感動、感染,就自然而然縮小了師生間感情的距離,產(chǎn)生了對教師的親近感和仰慕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會把教師當作可信賴的人,愿意向他們吐露真情,自覺地接受教育和勸告,學生對教師愈加信賴,教師的要求就愈加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教師只有誠心誠意地愛護自己的學生,才能誨人不倦,教好學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奉行“愛滿天下”的宗旨,與學生打成一片,與他們同甘苦、共患難。他認為:“我們深信師生共生活,共甘苦為最好的教育”。他一再強調(diào)學生的可愛和關心學生的重要性。他曾提醒教師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教育者要象愛迪生的母親那樣寬容愛迪生,在愛迪生被開除回家的時候把地下室讓給他做實驗。陶行知自己無論是在學業(yè)上,還是生活上,都無微不至地關懷學生,許多陶門弟子至今念念不忘他的音容笑貌,從這一點就充分體現(xiàn)他的偉大的師德情操。
二、教師應具有頑強的毅力和堅強的意志。
教師的堅強意志是完成教育工作的必要條件。在教育工作中,如果沒有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zhì),教師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務。同時,教師的意志對學生素質(zhì)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首先,作為教師應該具有頑強的毅力,在困難面前能夠百折不回,知難而進,把培養(yǎng)學生作為一種神圣的事業(yè),并為此奮斗終身,其次要有耐心,教師應認識到學生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在教育過程中不因?qū)W生暫時的退步而失去信心,也不因為學生的反復而感到苦惱,而是千方百計去想辦法,傾注心血,不把學生培養(yǎng)成材決不罷休的精神。教師還應懂得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以積極的情緒體驗激發(fā)和感染學生。如果教師缺乏自制力,遇到學不好好學習,不遵守紀律或敢于“頂撞”時就暴跳如雷,以粗暴的方式隨意辱罵和斥責學生,這不僅傷害學生感情,而且會使矛盾激化,造成師生之間的對立,在學生中失去威信。教師的勞動是十分艱苦,復雜的,教師只有保持平靜愉快的心境,才能給自己帶來樂趣和幸福感,才能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愉快的感情體驗,提高學習積極性,并因此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只有用自己的言行品格去影響學生,才是為人師表的內(nèi)涵。
三、謙虛好學和活潑開朗的性格。“公務員之家”版權(quán)所有
謙虛好學是教師性格的一個重要方面。現(xiàn)在,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新知識層出不窮,作為教師應該不自滿自足,積極探求科學知識,提高自身素質(zhì)和業(yè)務水平。司馬光為了編撰《資治通鑒》,十余年如一日勤奮學習,含辛茹苦,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為了夜以繼日地讀書,專門做了一個圓木枕頭,號稱“警枕”,以使在睡著時隨時驚醒他。當然,教師即使學識淵博,也不在學生面前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這樣的教師自然贏得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愛和信服,對培養(yǎng)學生謙虛好、積極上進的性格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教師還應具備活潑開朗的性格,時時、處處表現(xiàn)出樂觀向上和熱情奔放的精神風貌。日本大學教授關中先生認為:“教師的性格特征應當具有明朗快活、朝氣蓬勃的精神”。即使遇到挫折和不順心的事,也能正確對待,而不是隨意表現(xiàn)出受傷害和悲哀的神情。具有樂觀、開朗性格的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與人為善,給人溫暖,笑容可掬地對待他人。如果教師的性格孤僻,情緒反復無常,心胸狹窄那是與教師職業(yè)極不相稱的。因此,教師活潑開朗的性格是學生效法的模式,也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有利于使教學過程始終處于一種健康、向上、愉快、舒適的氣氛和環(huán)境之中。
總之,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要無愧于這一光榮的稱號,心須努力教書育人,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在以對學生,對國家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的同時,要堅決履行教師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處處為人師表,培養(yǎng)鮮明的個性心理品質(zhì),以自己模范的品行來教育和影響學生,才能為培養(yǎng)造就“四有”人才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