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人員的師德建設芻議論文
時間:2022-09-10 04:48:00
導語:高校管理人員的師德建設芻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管理人員是專門為教學科研服務、為教師學生服務的一支隊伍,在當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大戰略決策下,不僅需要他們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更新知識、提高管理服務水平,更需要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筆者認為,為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要求,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高校管理人員應該從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加強繼續教育這三個方面全面提高自身的師德建設。
【關鍵詞】高校管理人員師德建設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品質的總和。學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體,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提高全民族素質的使命,因此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道德水平,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加速發展我國教育事業的一項重要而長期的任務。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高等教育已進入大眾化階段,在新形勢下師德建設的內涵和外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加強高校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也成為師德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在高校中,管理工作服務于教學,基層管理人員直接服務于教師和學生,加強管理、服務崗位人員的師德教育,有利于與教師形成育人的合力。眾所周知,管理工作、教學工作、服務工作是學校培養大學生的三個方面,三位一體,只是崗位、分工不同,所擔負的使命是一樣的。高校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效率,管理人員的態度和行為例如言談舉止、自身素養、工作表現等都體現著師德的要求,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根據高校管理人員的工作特點,加強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政治素養
高校管理人員要做好本職工作,必須具有良好的思想作風和政治素養,嚴格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教育法規,把握高校管理的政策、方向。加強對基本政治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的學習,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思想品德修養,全心全意為高校的教學、科研等中心工作服務。高校管理人員是教育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人員同時也是教育者,必須具備高度的政治責任心,要確立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識,以理論指導實際工作,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高校管理人員應善于運用法律手段領導和管理教育工作,必須提高執法守法的自覺性,帶頭學法、知法、用法,特別要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學位條例》等有關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規,徹底改變各種不規范的管理方法和作風,使教育管理進一步規范化、法制化。
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升道德素養
1.敬業精神。敬業愛崗是做好本職工作的根本保證,各行各業都是如此,只有做到敬業愛崗,才能做到用心去完成一項工作,工作才有成效。高校管理對敬業精神的需要有著更高的要求,因為它擔負的培養人才、教育人才的重要責任。一般說來,高校管理人員無論是教學管理人員、學生工作管理人員還是后勤服務人員只有本身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熱愛祖國,熱愛學校,熱愛本職工作,才能盡心盡職地去工作、學習,才能全心全意地使管理工作服務教學,同時還能夠在職業上不斷追求新目標,只有不斷追求,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才能更好地、出色地完成管理和服務的本職工作。
2.高度的責任心。責任心是一個道德概念,高校管理人員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以教學管理人員為例,教務管理關系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有時稍有差錯,就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后果,需要高度的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教務管理有時時效性很強,需要教務人員有應付突發性事件的準備,如教師的臨時調停課等,就需要及時通知到學生,否則會造成教學秩序的混亂。還有學生成績的管理,稍有疏漏,就需要及時通知到學生,否則會造成教學秩序的混亂。公務員之家
3.服務意識。高校管理人員應樹立“以師為本”、“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強化服務意識。基層管理人員是直接和教師、學生打交道,其服務態度、一言一行都會對教師、學生產生影響,也決定著教師、學生對高校管理的評價,影響到高校服務質量。基層管理人員應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熱情地為本院系教職工服務,為全院學生服務,樹立教師和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造意識,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使教師和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和最完善的發展,使其體現主人翁的地位,以確保學校各種活動有序地開展。高校管理人員在管理中應審時度勢,做到以人為本,尊重人,關心人,必須具備“與時俱進”的精神,無私奉獻的品格,“甘為孺子牛”的服務意識,去協調領導與教師,學生與教師,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使整個院系或整個學校具有凝聚力,號召力,達到預期的工作目標。
三、加強繼續教育,提高業務素質
1.行政管理能力。高校管理人員應加強行政管理能力的培養,積極學習,掌握各類的管理流程,掌握行政管理的規律性、周期性,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使得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同時要善于分析和解決問題,做到會干加巧干、忙而不亂富有成效。
2.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高校管理人員是聯系上級管理部門、職能部門、教師、學生的紐帶,起著上傳下達、傳遞信息的作用,這需要行政管理人員有較好的協調能力,準確的理解能力和清楚的語言表達能力。高校管理人員在嚴格執行管理規章制度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思想障礙,這就要求高校管理人員要做到以誠相待、說服對方、溝通協調,使各項措施和規章制度能得到真正落實。
3.學習能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管理人員只有加強學習,才能了解技術發展的最新信息,做好各項工作。計算機作為當代信息技術核心內容,在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掌握計算機應用,實行信息化、網絡化的管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這就要求高校管理人員應加強對計算機應用和網絡化管理的知識學習,使管理高效有序。
4.開拓創新的意識。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管理也在發生變化,這需要管理人員有開拓創新的意識,能夠在工作中找到新辦法。現在一些高校實行學分制、彈性學制等,高校管理更為復雜,這給管理人員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管理人員要在新形勢下創造性地工作,增強應變能力,加強管理工作。
總之,高校管理人員的師德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提高管理人員的素養應該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來做,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是一個人的素養的體現,因此在工作中、生活中要處處注意自己的形象,努力提高自身素養,做一名工作嚴謹、積極進取、求真務實的管理者,為學校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邊春麗.新時期師德建設的思考[J].內江科技,2006,1:13.
[2]吳國燕.縱談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6:224.
[3]孫妍,陳士俊.高等教育服務質量:內涵、特征和管理[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6,1:115.
- 上一篇:小學體育教育的德育因素論文
- 下一篇:美國金融危機及應對探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