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中的師德構建思索

時間:2022-03-21 04:56:00

導語:素質教育中的師德構建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素質教育中的師德構建思索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教育界提出學校教育要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一詞就被多次寫進黨和國家的政策文件中,并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覺語言。

一、素質教育呼喚師德建設

1.師德與素質教育的關系。何謂師德?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簡稱,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活動,處理各種關系應遵循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近年來,國家教育行政部門關于師德建設的規范,體現教育機制的改變,教育改革的深化,也滲透出素質教育對師德建設的要求及二者的關系。2008年對1991年8月13日原國家教委、全國工會聯合頒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再次進行修訂,修訂后的《規范》規定了6條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2.素質教育中教師的重要地位。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處于重要的地位,起著關鍵作用,正如鄧小平所說,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也指出,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教師是素質教育的具體實施者,教師教育質量觀、科學人才觀的樹立,具有直接現實意義。實施素質教育,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和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

二、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師德要素

1.敬業愛崗。敬業愛崗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和前提,是教師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履行集體主義原則的最具體和最平等的體現,也是教師實現自己人生價值,追求自己人生幸福的最現實和最可靠的途徑,一方面教師立足之本是本職崗位,認真完成教育教學,精心培養大批合格人才,就能實實在在為祖國奉獻,為人民服務,發揮出一切以集體利益為重的社會主義主人公精神。另一方面,教師在自己的崗位上播撒愛心,施展才能,就能創造出自己的人生價值,享受到一種青春常駐、活力長存、平和又充實的人生幸福。

2.為人師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為人師表是教育事業對教師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根據筆者經驗,為人師表應做的:模范遵守社會公德,時時處處自覺規范言行舉止,在語言上要文明禮貌,文雅得體;在儀表上要端正莊重、整潔大方;在接人待物上應熱情誠懇,嚴己寬人。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中,在社會上樹立比較完美的形象。做到言行統一,堪稱“人師”。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汶川地震中,譚千秋老師用鮮血和生命為千萬學生作出了榜樣,受過她教育的學生又怎么會不成長為一個道德高尚有益于社會和人民的人呢?

3.嚴謹治學。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嚴謹治學是教師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基本條件。業務本身不屬于道德范疇,但對待業務學習進取的態度,則是一個人道德面貌重要的組成部分。葉圣陶曾指出:教師對自己從事的教學工作抱什么態度,對掌握業務知識抱什么態度,這也是師德問題。尤其今天處在一個知識激增和社會改革巨變的歷史時代,新科學技術的發展,政治經濟的巨大變化,學術研究的豐碩成果,各種新興學科、新技術、新方法的信息,以及由此提出的許多新課題,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教育教學中來。而青少年學生對新事物、新知識、新信息又最富有敏感性,他們渴望從教誨自己的老師那里獲得富有時代氣息的新知識。這就必然要求教師的知識擴充要跟上時代的要求,無論是在教育內容還是教育方式上都要勇于改革創新。

4.廉潔從教。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取向發生了很大變化,個人利益得到尊重,人類的物質欲望極大地激發出來。這既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動力,但也帶來了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方面的效應,從而對教師師德建設造成了巨大沖擊。部分教師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職業理想和職業信念動搖,不能擺正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關系,沒有把主要精力花費在教學上,有的“身在曹營心在漢”,熱衷于社會兼職,看重經濟效益。在崗不敬業,教書不育人,對工作不負責,不認真,敷衍搪塞。這種現象嚴重損壞了教師的社會聲譽。師德建設首先必須要求廣大教師自覺用先進的教學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堅決抵制來自各個方面的不正當理想的侵蝕與誘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和高度負責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

5.創新精神。素質教育強調人的創造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是強調以人為對象、以人自身的發展為目的的教育。以學生為本位、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本位、以學生的可發展性為本位和以大眾教育為本位的素質教育,是一種價值觀的轉變,也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教師一定要有創新意識,要立足于學生的成長,充分發揮學生在創新教育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創新學習的主人。事實證明,學習成績與創造力無明顯的正比關系。個性是創造的前提,把個性多樣性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東西、一種財富來加以接受,我們的眼中就會沒有差生,只有差別,只有差異。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實施有差異的教育,實現有差異的發展。

總之,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首要的是教育工作者的改變,師德建設也就成了重中之重。教師應當主動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培養素質教育的自覺性,推動素質教育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