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院師德建設的對策
時間:2022-07-09 11:10:21
導語:中醫學院師德建設的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為示范:現代大學生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思想,其思想和行為易隨外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特別是大一的新生,帶著對大學生活的美好憧憬來到大學校園,最早見到的老師是輔導員,接觸最多的也是輔導員,不管是學習生活還是感情交流都離不開輔導員。因此,作為輔導員要善于運用自身工作的特點,在言行甚至著裝、情感等方面充分發揮其示范表率作用,引導學生獲取中醫藥知識,打好基礎,并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把救死扶傷作為自己的職業目標和信念。
關愛尊重:在中醫院校,學生進入大學學習后,由于中醫藥專業知識性強,內容相對枯燥無趣,很多學生尤其是剛剛接觸中醫學知識的新生,常常會出現厭學情緒。此外,他們還會面臨的著如人際交往困惑、未來就業前景的壓力等問題。因此,輔導員需要深入學生當中,用愛心和尊重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通過與學生講醫學、論醫道,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對輔導員的信任是有效開展學生工作的前提,只有充分的信任,學生才愿意主動和輔導員交流思想,所以不論工作多么復雜,只要以真摯的愛心、充分的尊重、耐心的交流、細致的工作,總能迎刃而解,高效圓滿的完成。
強化師德培訓。輔導員站在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線,是直接的組織者和教育者。所以要加強輔導員師德建設,首先應進一步加大輔導員師德培訓的力度。輔導員常常會面對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其工作的的復雜性可想而知。因此,要開展各種形式的師德教育,并注重與中醫藥特色相結合,如與唐朝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等能較好體現了傳統中醫的醫德教育相結合,輔導員要在實際教育中靈活運用傳統美德及高尚的醫德來引導學生、教育學生。通過有序開展的多樣化師德培訓,不斷提高輔導員思想政治素質、道德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使輔導員真正的成為傳承道德的紐帶、培育人才的甘露,以真誠、愛心激勵學生前進。
完善考核機制。加強輔導員師德建設需要完善的考核機制作為保障。需要制定科學的、全面的激勵機制和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并盡可能地將其標準化、定量化、可操作性強。評價系統還要體現輔導員師德的動態變化,評價指標上要具體化,比如我校目前正在實施的“我和學生在一起”的活動中提出“十個一”,要求輔導員每周查一次宿舍,每周聽一次專業課,每學期舉行一次講座,每周和學生座談一次,每學期寫一篇學生論文或參與一項學生課題等,這樣就將輔導員工作具體化、量化了。根據考核評價指標,對輔導員全年工作進行動態跟蹤考察。并采用“部門考核、學生測評、個人評定”的綜合評價方式進行考核。對考核優秀者,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或是享有晉升優先等政策傾斜。當然,對于考核不合格的輔導員實行淘汰或是控制上崗。通過這樣的考核機制,強化輔導員的敬業精神,規范其自身的師德行為,以使其把學生管理工作做好。
加強保障關懷。多年來,輔導員常處于專職老師和行政人員之間的尷尬位置。逐年的擴招,學生人數激增,輔導員的相對不足,使得工作變得異常繁重。不少輔導員,特別是年輕的輔導員,往往把行政崗位定為發展的目標,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行政崗位的競聘之中,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輔導員隊伍的穩定和工作成效,如何保障輔導員安心、全心的工作,是當前的重要工作。因此,切實關注輔導員的需求,拓寬輔導員的發展道路。同時,采取各種有效的措施,如在業務進修、職稱晉升、評優評先等方面,向輔導員隊伍傾斜,以待遇留住人,以發展留住人。經過多年學生管理工作洗禮的輔導員,將更有利于學生的成才。中醫院校輔導員的師德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中醫藥人才的培養質量,影響著中醫學的發展。因此,應把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師德建設置于教師隊伍建設首要位置。
作者:陳宇任健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
- 上一篇:促進師德建設的必要性
- 下一篇:制度體制對三化協調發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