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師德師風研究
時間:2022-05-15 04:40:38
導語:高校教師師德師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傳播知識的使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進入新時代,我國加快了教育現代化和建設教育強國的步伐,高等教育也邁入了蓬勃發展時期。面對社會的期待,高校教師師德師風狀況卻并未讓大家滿意,師德滑坡現象屢有發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節點,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刻不容緩。它關系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關系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能否順利推進。
關鍵詞:高校教師;師德師風;
建設路徑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離不開教育,教育離不開教師。教師在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培養造就一支符合新時展要求、適應新技術變革形勢、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加強教師隊伍黨的建設
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要堅持黨總覽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這個就像眾星捧月,這個“月”就是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治理體系的大棋局中,黨中央是坐鎮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各個領域都必須自覺堅持黨的領導,突出黨的核心領導地位,發揮好領導核心作用。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上,要加強黨的領導,教師要自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教師黨支部要充分發揮教育管理監督和宣傳引導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黨組織要創新方式方法,增強黨組織活力,加強黨員教師日常管理監督,引導黨員教師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愛黨為黨,敬業修德,奉獻社會。同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黨務工作隊伍要配齊建強,完善選拔、培養和激勵機制,形成一支素質優良的工作力量,進一步增強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校要創新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推動教師參與社會實踐,使教師充分了解黨情和國情,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切實落實黨的教育政策,信任教師、關心教師,積極引導,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氣、入人心。
二、深化教師理想信念教育
(一)加強學習,提升黨性修養教師要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以身作則,立德樹人。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多讀經典原著。在新時代,教師要自覺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教師也要積極學習,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和文化觀,堅定“四個自信”,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增強價值判斷能力,扎根中國大地,辦好中國教育。高校教師還要自覺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教育,深入了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熱愛祖國、奉獻祖國。
(二)守住師德底線,強化育人擔當2019年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學生,自覺做表率,做讓學生喜愛的人。”教師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傳播正能量,從小事做起,切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好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做到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志存高遠,全身心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偉大事業中去;教師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做教書育人的時代楷模,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同時,教師要有過硬的教學能力,扎實的知識功底,認真的工作態度。不斷提升學術水平,嚴格遵守學術規范,杜絕學術造假。
(三)以身作則,躬行實踐教師的一舉一動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黨性堅定、道德高尚、愛崗敬業、關心學生的老師必然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試想,如果教師天天在課堂上要求學生愛護環境,文明禮貌,可自己私底下亂丟垃圾、不講文明,學生會怎么認同教師和這份職業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打牢專業技術知識基礎,讓學生發自內心的信服你,敬佩你,愿意和你交心做朋友。特別是高校教師,更要體現學者風范,這不僅僅指教師的專業基本功,同時也包括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堅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政治信仰。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學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作用。
三、完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
高校應把師德建設納入長期規劃中,形成良性運行機制。首先,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建設。大學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刻不容緩。教師要把真善美的種子撒進學生心里,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質,自身政治性要強,自己要有信仰,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教師要心系國家和民族,堅持黨的領導,關注時代和社會,不斷豐富思想;教師要創新思維,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創新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維方法,帶給他們深刻的學習體驗;教師要不斷開闊視野,加強自律性,端正人格,講通道理,以身作則,自覺弘揚主旋律,積極傳遞正能量。其次,高校要將師德考核作為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評價的首要標準,將師德考核結果作為評優評先、崗位聘用等的重要依據;將教師社會失信行為納入師德考核評價內容,對師德師風問題突出的責任人按照有關規定嚴肅問責。
最后,高校也要為教師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關心青年教師成長,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將職業道德教育融入校園建設中;協調好教師責任與利益的分配,科學管理,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保障教師利益。四、結語教師承擔著傳播知識和真理的歷史使命,肩負著塑造靈魂的時代重任,高校教師更要牢記使命、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佟怡,尹磊.新時代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路徑探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5):30-32.
[2]韓久同,郭立友.構建高職院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07(20):63-64.
[3]劉予東.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8(21):91-94.
[4]王玨.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7.
[5]《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
[6]《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
作者:錢佳媛 單位:湖北工程職業學院
- 上一篇:論文目錄標準格式
- 下一篇:電氣工程電氣自動化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