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人事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研究

時間:2022-04-22 11:01:57

導語:組織人事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組織人事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研究

摘要: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鑄魂。新時代背景下,師德師風建設意義深遠,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搞好教育的前提和基礎,是學生和學校發展的堅實根基。高校組織人事處通過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引導教師以“四有”“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為標準,成為一名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關鍵詞:組織人事;高校師德師風

德師風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重點,是做好教育教學、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備條件。組織人事處是學校師德師風建設的機構保障,是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組織保障,根據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新要求,調整組織人事的工作需求,制定師德師風建設新要求,建立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

1師德師風建設現狀及必要性

1.1信息爆炸時代,做好青少年成長引路人。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8.02億,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體為主,如圖1所示,10~19歲、20~29歲群體達18.2%、27.9%,網民中學生群體最多,如圖2所示,占比達24.8%。近年,“網紅”“熱搜”“直播”等關鍵詞高頻出現在青少年的社交圈,青少年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正處于形成階段,復雜、虛幻的網絡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青少年三觀的形成。教師作為學生的人生引路人,擁有高尚師德尤為重要,應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不發表、轉發錯誤觀點,不編造散布虛假信息、不良信息。1.2新時代,教育行業對師德師風的高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新形勢下,教育行業對師德師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時代新形勢下,我國的教育資源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豐富,各高校都在不斷加大投入各類人才引進的物力、財力、配套科研等,使得大量具有高學歷、高職稱、高科研成果的人才進入高校教師隊伍。但正因為這樣,對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注重引進,更要注重培養,提升教師綜合素養,嚴謹治學,力戒浮躁,潛心問道,勇于探索,堅守學術良知,為培養同時具備較高知識水平和道德品質的高素質人才做出貢獻。

2師德高尚的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教師是學校的主體,教師的素質決定著學校教育教學、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的質量。新時代對教師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引導教師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擁有正確思想政治方向。在北京師范大學重要講話中,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四有”好教師,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首先要有理想信念,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傳道是第一位的。教師除了傳授學生知識和學習知識的能力外,更會傳授學生為人處世、于公于私、于國于民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師德高尚的教師心中要有人民和國家,要肩負起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新時代的師德高尚的教師應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及其他場合有損害黨中央權威、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2)擁有扎實專業技術能力。教學是教師的主要工作任務,現在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新知識前撲后擁的出現,教育改革不斷深入,這都要求教師必要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術能力才。教師要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精通教學業務是關鍵。一方面,要對自己所教學科專業的知識深入吃透、準確把握,還能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另一方面,還要寬泛了解學科周邊知識,給學生一瓢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做到教一知十甚至教一知百;同時,除了課堂內的知識,還有課堂外實踐能力和知識,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學生更好地快速適應社會做鋪墊。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師德高尚的教師一個也不可或缺的。(3)無私奉獻,仁愛學生。北師大林崇德教授說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一名好教師,是對所有學生都有仁愛之心的,關愛、熱愛學生是搞好教學工作的前提。每一名學生都是家人的掌中寶,不遠千里選擇來異鄉讀書,是家長與孩子出于對學校的信任,對學校教師的信任,學校與教師都不應該辜負這份信任,從學習到生活,全面關愛學生。世界上沒有兩個指紋是一模一樣的,大學是學生人格形成的關鍵期,教師作為引路人,既要嚴格要求學生,更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與情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讓閃光點放大發亮,讓每一位學生都健康發展,成為有用之才。(4)積極進取,不斷提升自己。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新知識高速涌現,推陳出新周期越來越短,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和內容受到了巨大沖擊,而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活源頭,就要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一方面,正視時代的發展,面對教育現實,扎實掌握學科課本知識外,熟知學科發展前沿的最新成果,學習信息時代教學方法與手段,充分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同時,積極參加學校教研、教改活動,研究和總結教育教學經驗,積極參加學科教學相關科研活動,將探索研究的理論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另一方面,積極參加各類教學相關的培訓,提升自己的學歷,不斷充實自己,不落伍于時代的前進步伐,以學問不厭的風范影響學生。終身學習是教師發展的不竭動力,是學校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的必要條件,是學校發展的重要基礎。

3組織人事視角下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

組織人事處作為黨員發展、干部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的主要職能部門,必須堅持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1)加強組織領導。師德師風是一項長期性、持續性工作,學校應高度重視,成立師德師風建設委員會,明確相關責任人,由組織人事牽頭,宣傳統戰部、教務處、學生處、團委等部門配合,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支部工團齊抓的工作機制,為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使師德師風建設全面覆蓋學校。(2)制定規章制度,完善獎懲機制。“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高校要以“依法治教”的方式進行師德師風建設。根據新時代下師德師風建設的特點及學校師德師風建設現狀,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及實施辦法》,整理歸檔學校現有教師管理規章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師德師風建設規章制度,為學校的師德師風建設保駕護航。同時,完善獎懲機制,將教師師德師風表現納入個人績效考核、年度考核、教學測評等考核中來,并將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等級晉升、評優提干的重要依據,以此來內化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激勵教師不斷提升自我職業道德規范,成為一名師德高尚的教師。(3)健全監督體系,大力宣傳典范。建立監督、考評、獎懲為一體的師德師風工作制度,從教師入職到教育教學,堅持嚴格執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聘用師德高尚、教育教學技能突出的教師作為教學督導,隨機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課堂準備、精神風貌、言行舉止、教學質量等進行督導檢查,并將結果反饋給教務處作為考核教師的標準之一。對教師師德師風定期進行自我評價、同事評價、學生評價、家長評價、學校總評的“360度評價法”,以更好地對教師師德師風進行監督檢查、有效反饋。對具備高尚師德的教師樹立為師德師風典范,對典范及其事例通過網站、微博、校刊、講座等形式進行大力宣傳,并開展表彰活動,樹立榜樣,發揮榜樣“傳、幫、帶”力量。形成廣大教師自覺學習師德師風規范、踐行師德師風承諾、爭當師德師風典范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張安安.人力資源管理視角下的高校師德建設研究[J].經濟師,2016(6):214-216.

[2]戴凌燕,余麗蕓,陳志寶,等.高校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新模式探索[J].人力資源管理,2016(5):151-152.

作者:趙麗 單位: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