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課堂思維訓練教學措施
時間:2022-12-20 09:40:56
導語:初中物理課堂思維訓練教學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物理是一門邏輯性與應用性極強的教學科目,在初中教學階段是很重要的教學內容。在新課改影響下,物理教師除了要將物理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教師應當遵循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結合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識,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讓學生可以靈活運用物理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本文將對初中物理課堂中加強學生思維訓練的教學措施展開探討,結合初中物理教學內容提出合理的教學方案,希望可以為廣大教師提供合理有效的教學參考。
一、思維訓練對初中物理課堂的影響
物理知識來自科學家對現實生活的總結與分析,所以,物理知識的主要功能是解決實際問題。所以,物理學是基于生活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將物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促使學生發現生活問題,不斷積累物理知識,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也是不斷積累經驗的結果,所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加強學生思維訓練,也是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合理教學策略。在初中教學中,物理是一門自然學科,具有科學性和實踐性,學生在學習知識時,需要不斷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如果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明確知識以及預期達到的目標,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就會變得更加理性、科學,這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物理是基于實驗的自然科學,學生在物理實驗過程中需要理性分析現象,總結數據。學生如果不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那么將無法有效獲取物理實驗中數據的內在聯系和相關規律,不利于學生加強物理知識的學習。
二、初中物理教學加強學生思維訓練的有效措施
1.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教學情境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將會直接影響學生是否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主動思考。所以,教師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引發學生主動思考才是加強學生思維訓練的關鍵影響因素。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礎,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引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學習興趣。例如,在“壓強”相關物理知識的教學中,這一物理概念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學生很難通過課本中的文字描述科學地掌握該知識。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情境來為學生設計教學內容,如:“同學們在生活中跟家長都買過菜,同學們在提菜的過程中有沒有勒手的感覺?我們應當采用什么樣的方式來緩解這種感覺?”這樣就可以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實際生活中,讓學生通過解決現實問題來理解物理知識。
2.加強教學問題設計,拓寬學生學習視野
提問是幫助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主要渠道,教師應當合理設計教學問題,將學生的思維由課本帶入大自然中去廣泛地探索物理這一門自然科學,以此來拓展學科教學,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可以從多層次、多角度去理解知識,防止學生的學習目標過于單一而深度不足,妨礙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歐姆定律”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調節燈光明暗的探究式問題,讓學生可以從實際問題出發加強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加深學生的探究深度,幫助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目標。同時還可以要求學生利用現有道具去連接電路完成物理實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手腦并用,靈活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3.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索思維方法
在初中教學中,物理知識相對復雜,學科知識間具有緊密的相關性,但初中生由于知識經驗不足,很多情況下雖然聽懂了課本中的教學內容,但是一到實際應用時就無從下手。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索思維方法,讓學生可以形成屬于自己的良好學習思維。例如,教師可以提出探索性問題:“同學們,自行車都包含了哪些我們所學過的物理知識?”學生雖然感受到自行車上的物理知識較為簡單,但是卻無法良好地表達出來,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表達能力將會被逐漸消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畫出自行車的大體結構,隨后拆解自行車,用科學的方式描述騎自行車時的受力情況。這樣學生就能夠從細微事物中發現物理知識及其規律,加強知識分析和探索能力。同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解答實際問題,學習自信心會不斷提高,為保持學生學習積極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加強思維訓練是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質量的有效措施,教師應當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設計多元化的思維訓練活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以及探索性問題,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探究方法,全面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水平。
作者:謝海軍 單位:泗洪育才實驗學校
- 上一篇:高中作文教學邏輯思維訓練研究
- 下一篇:高校科技期刊編輯隊伍建設措施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