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的思想道德提升辦法
時間:2022-07-19 03:06:27
導語:語文教學的思想道德提升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細節深究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在學生心靈深處,無時無刻不存在著使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比绻覀兡茏哌M學生的心靈世界,開掘學生的這種心靈“愿望”,進行諸如細心品評深究課文中一些詞句語段等方法,往往能讓學生深入領會蘊含其中的思想道德觀念。陸游“尚思為國戍輪臺”中一個“尚”字,勾畫出一個身處僻野、疾病交困卻苦思為國立功的愛國詩人形象。《我的叔叔于勒》中“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這句話,包含著多么迷惘憤懣的感情,這是對資本主義社會親情和金錢關系強有力剖析。
二、遷移綜合法
綜合,即把具有同類或相反類別思想道德方面的人物、語言等歸結在一起,比較總結出其共性和不同的地方,從而讓學生從中得到啟迪和感悟;遷移,即可以是文本間的比較聯系,也可以把觸角伸向生活和社會,以文本的力量指導自己的言行,正如新課程標準所說“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掌握運用語言規律”。我們可以把“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薄ⅰ叭松怨耪l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等勵志的古詩文名句歸納在一起復習記憶,更易于激發學生憂國憂民、立志奮斗的壯志豪情??梢园芽滓壹号c范進、胡屠戶與奧楚蔑洛夫綜合對比,就會對封建社會,對十九世紀的沙俄,對我們當今社會應做怎樣的新型人才有更深刻全面的認識。教學《故鄉》,我們可以遷移我們現在火熱的農村生活和農民精神面貌,可使學生感受到新時代農民的幸福生活和新的追求。
三、情感熏陶法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現,教學中若能創設一定情境,把這些文質兼美的作品化為特定的情景氛圍,讓學生置身于作者所處或所設置的情感世界中,就能對其思想道德培養起到促使感悟或潛移默化作用。如學習《馬說》,通過反復誦讀“熏陶”,引領學生走進一千多年前的韓愈和唐朝世界,從而激發學生對現代社會人才觀的新認識,增強學生成為優秀人才回報社會的堅定信念。
四、求異創新法
“不斷變革創新,就會充滿青春活力;否則,就可能會變得僵化?!保ǜ璧抡Z)新課標指出,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是獨特的,在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不同意見,鼓勵學生對文本作新的審視,鼓勵他們大膽創新。如《曹劌論戰》中的魯莊公到底“鄙”還是不“鄙”,我們允許學生辯論,鼓勵并引導他們找出理由。學生也許會深入到《史記》等資料中,有助于更全面地認識魯莊公這個人物及其教育意義。教學中有了創新,才有思想道德上的與時俱進,才能真正使語文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本文作者:黃學民工作單位: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第二中學
- 上一篇:淺談公民思想道德的建立
- 下一篇:淺談農村青年的思想道德現狀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