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思想教育探析
時間:2022-11-16 06:06:00
導語:體育教學思想教育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面向21世紀,學校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開拓型人才,以適應新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本文根據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需要,對高校體育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作重新思考,提出了新的任務與方法。
關鍵詞:跨世紀合格人才、思想品德教育、任務、方法
前言: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前至堯舜時代,就把品德列為第一;及至新中國成立,主席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德、智、體全面發展,德育教育列為首位,到現在,新的市場經濟體制下,黨中央仍然強調“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無不表明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市場經濟建設的初期,由于新的觀念的轉變,人們對思想品德這個詞有了一些不以為然,也就有了一些淡漠,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完善,隨著新時期的到來,德育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德育教育越來越占住重要位置。要培養適應新的市場經濟體制下、新時期的合格人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變革就顯得尤為重要。體育教學為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好場所、好時機,好的活教材。這是加強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直接途徑。
1、高校思想品德教育面臨的新挑戰、任務。
1.1市場經濟體制下,高校思想教育面臨新的沖擊
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人們的思想觀念跟著發生變化,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其消極影響表現為;經濟利益掛帥,個人主義傾向嚴重,集體意識淡化,奉獻與索取位置顛倒,價值觀念與道德觀念失衡等等。社會上就出現了很多不正之風,諸如金錢第一,享受第一,為了金錢不擇手段。上至貪污、賄路、損公肥私、挪用公款,下至偷稅、漏稅,販賣,偷盜搶劫。這些給青少年帶來了極大的負面效應,給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造成了極大沖擊。近幾年來,還出現一些高等學校的學生不畢業就下海撈錢,或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搞一些違法活動去撈取金錢的不正常現象。如果此時學校不及時在學生中進行正面教育,將會給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的形成造成極壞的影響,這也是對培養新世紀合格人才的一個主要沖擊。
1.2改革開放下,西方的資產階段自由化的滲入
恩格斯說過:“所謂‘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它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鄧小平同志結合中國實際情況,把中國的社會主義推向世界,實行了巨大的改革和對外開放,正是這種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發生了翻天履地的變化。對外開放,帶進了許多外國的先進技術,但同時也使西方的一些不好的、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思想也隨之而入。表現為:享樂主義、自由主義、虛無主義以及非理性論、非道德論等。因此,如何加強改革開放下的思想品德教育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成了高校新時期迫不及待要解決的問題。
1.3進一步的改革開放,西方資本主義“和平演變”陰謀的影響自從10月革命勝利后,國際帝國主義在訴諸武力消滅社會主義失敗后,他們一直想對這些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和平演變”,特別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后,西方資本主義想趁機對中國實行“和平演變”的活動。他們無孔不入,時時都在利用機會。到下一個世紀,正是我國對外開放力度加大,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之時,正如總書記在15大報告中指出的那樣:“對外開放是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面對經濟、科技全球化趨勢,我們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出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那么,在新世紀改革開放主流的形式下,我們要防止西方資本主義“和平演變”的陰謀的影響。他們往往利用一些諸如“人權”、“自由”等歪曲中國實際情況的言論來影響中國青年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達到他們想對中國實行“和平演變”的目的。江總書記報告中還指出:下一步要十分重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要向他們提倡共產主義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面對新世紀,要培養合格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人才,在青少年素質教育中大力加強思想品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1.4市場經濟體制下,人的道德素質有了新的要求
市場經濟體制,要求人具備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切道德素質。這些道德素質的要求是:語言文明、待人禮貌;遵守職業道德,公平競爭。要培養適應這種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人才,學校是關鍵,這也對高校培養跨世紀合格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務。
2體育教學是實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造徑
2.1體育教學特點所決定
體育教學絕大多數是學生經過一定的身體練習而有別于其它學科的教學。在身體練習的實踐活動中,復雜多變的環境因素,特定的比賽規則,游戲的法則,必須協調的人際關系,同班同學因體育基礎不同而出現的學習效果的即時反應,學生學習動機、興趣不同者的不同表現等等這些都是絕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時機。
2.2體育教材所決定
各種體育教材都有一定的特點,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授體育的目的、任務時激發學生努力鍛煉身體,以便更好地為現代化建設作貢獻而打下物質基礎。講授體育功能時,要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為提高祖國在世界的威望而努力學習。在教基本技術時,要教育學生遵守法規、法則,做文明的、守公德的好學生。體育教材中有許多培養學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內容,教師要結合體育教材和目前市場經濟形勢下的具體要求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3體育教學中實現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3.1崇拜效應法
1)為人師表,做學生表率
培養有高尚情操的學生,首先教師自己要有崇高的品德。師德是學生的指燈,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規律。孔子曾說過:“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又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是學生模仿的榜樣。教師要利用學生這一心理,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學生崇拜的對象。首先做為學生模仿的對象,要注意自身的形體,儀表風度美。與人交往要落落大方,彬彬有禮,著裝要整潔、高雅。心靈美是最本質的美,要熱愛黨、忠誠祖國,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刻苦鉆研業務,關心愛護學生,為培養合格人才而忘我工作。語言和行為是最直接影響學生的因素。老師在任何場所講話要文明用語,語氣溫文爾雅,態度和藹親切,遵守諾言,言行一致,并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幽默感。行為要正直、大方、文明、高潔,使之成為學生崇拜而模仿的典范。
2)先進人物的榜樣作用
利用一切有影響的、讓學生祟拜的英雄人物、先進事跡去誘導學生,做疏導工作。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要善于激發學生對良好品德的敬佩祟拜之倩,使學生由崇拜敬佩而變為模仿,直至變為自身的習慣和修養。
3.2巧抓時機法
1)利用新生入學的時機
新生入學,思想認識還存在大片空白,道德認識水平還有待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要抓住這個時機,積極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認識的教育,要抓緊灌輸“道德營養”。指導他們按時參加體育鍛煉,加強組織紀律性,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協助他們建立公德意識。通過比賽和游戲,培養他們愛國主義熱情和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以及勇敢、頑強、積極進取的品質。
2)利用教材、項目的特殊性
體育課的教材、項目有它自身的特殊點,教師要善于抓住機遇,循循誘導。孔子學生顏回在回億他的老師時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搏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置不能”。根據特殊教材做具體誘導工作不但使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還要使學生有正確的思想認識,道德認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3.3導與管相結合
1)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只導不管。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沒有實際行動,要導與管相結合。體育教學中首先要抓住常規教學。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良好的習慣。然后要抓住運動競賽,使愛國、愛集體,體育道德,行為規范有了具體的實踐機會。
2)導與管相結合還要抓住課堂教學中的嚴格要求與啟發誘導、耐心疏導相結合。
嚴格要求是指對學生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態度和行為、組織紀律性和品德等方面的要求要一絲不茍、嚴肅認真。嚴格要求是必須的,但又不能操之過急。當學生對達到要求感到畏難或有不良行為時,應給予啟發疏導,分析利弊,得失和危害,以提高學生的認識。同時工作要耐心,一次不能,二次,三次。還要與跨世紀人才的具體要求相結合,堅持嚴格地、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做疏導工作。以真正培養出適應新時期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①鄭樹文的《體育師院學生思想教育的豌與導》,北京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19卷
②馮悅民等《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內客、途徑與方法》,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7年第1期.
③許宜揚《體育教學中“育人”的方法與途徑》,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
④中國共產黨15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湖南師大》學習文選1997年9月。
- 上一篇:體育教育專業自學考試分析
- 下一篇:論學校體育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