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體育意識培養論文

時間:2022-03-20 04:01:00

導語:學生體育意識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體育意識培養論文

摘要:培養普通高校學生體育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是祖國建設的需要。要想學生成為體育鍛煉的骨干,首先要培養其體育興趣和習慣。要提高其認識。學校對體育教學要大力改革,在高校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觀念。

關鍵詞:培養體育興趣高校學生體育習慣終身體育

一、問題的提出

培養習慣是一種養成教育。俗話說“習慣成自然”。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那么作為學生在校教育的最后一站,高校的體育教育應把培養大學生形成自覺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進而樹立終身體育意識作為首要任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確保學生體育課程和課外活動時間和場所。舉辦多種多樣的群眾性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堅強毅力。”黨中央、國務院的決定明確了學校教育的指導思想是健康第一,同時對體育教育指出了努力的方向。體育教育的直接功能是對人類的身體進行有目標的變革,使人類的身體日益強壯健康論文。體育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養成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教會學生終身從事體育鍛煉所必須的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以健康的身體迎接生活的挑戰。高校體育教學的任務可謂任重而道遠。大學體育教育是大學生學校體育的最后階段,高校對大學生培養熱愛體育,形成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體育意識和思想,為學生走向社會奠定必要的體育基礎,是每一個高校體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二、體育習慣的培養

首先要培養大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和引導大學生的體育興趣,使他們逐步產生較穩定的體育興趣和愛好,從而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是擺在高校體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難題。興趣是人探求某種事物和知識或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具有強烈的積極情緒色彩,是從事活動的重大動力。興趣,也可以說是天然的啟蒙者,興趣可以引導和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關系到體育課的效果,所以高校體育教學大綱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體會快樂,從而熱愛體育,做一個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體育人。培養學生興趣首先培養學生對體育的信心,一定的信心是培養生興趣的動力。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和利用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增強學生對體育的自信心,給予充分表現和發揮的機會。信心有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必然會增加,會為自己的體育能力和成就而驕傲,從而有了從事體育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在體育教學學習技能的初始階段中,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體育信心。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和體育習慣,更為重要的是進行體育教學的重大改期。高校的體育教學要嚴格執行教育部的有關指示,體育課實行全面的選課制,學生選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選自己認為適宜的教師,選自己認為方便的時間進行體育課的學習。要做到這一點,國家有關部門應該改變我國體育場館的布局,把中、小型體育場館盡量建在大、中學校,以滿足高校日益擴大的體育要求。學校要多多開出學生喜愛的各種體育項目,滿足大學生的不同體育要求。同時廣大的高校體育教師也要加強自身素質和教學能力教學水平的提高,改進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對不同的學生采取針對性的教學,使自己成為受學生所歡迎的教師。教學中要營造生動、活潑、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體育情感,喚起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使廣大學生自覺參與體育活動,全面地發展學生的身心健康,使廣大學生感受到體育帶來的種種樂趣。教師和學校要想方設法使學生喜歡上體育課,樂于上體育課,學好體育技能,培養體育興趣,養成體育習慣,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三、培養高校學生的終身體育觀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提出了“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的教育,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技能與習慣的目標”。所以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習慣學習體育技能都是一種手段,終級目標是要培養高校學生的終身體育觀。高校體育教學應以增強廣大學生的體質為中心,在教學中應該倡導健康第一,快樂體育。高校的體育課程體系中應以強身育人為目標,學習體育技能為手段,使廣大的學生終身受益。所有的高校在開設體育項目時,都應以全民健身為準繩,切實開設一些有利于學生可長期用來作為終身鍛煉的運動項目。高校體育教育要向以增強學生體質為中心的健康體育,快樂體育方向轉變。應以強身育人為目標,以終身體育為主線,以使全體學生終身受益為出發點。努力探索提高學生體質與健康水平面的途徑和方法。我們應該響亮地提出“體育使人終身受益的口號”。我們應大力提倡大學生養成每天鍛煉的習慣,真正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要大力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提高體育能力,養成體育習慣。

高校體育教育必須重視“教育社會化”和“社會教育化”的終身體育教育,使學生把體育的需求與職業的需求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體育教育如能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來進行體育教學,突出其職業特點,才能為學生終身從事體育鍛煉打下良好的基礎。高校體育要將學生的職業與終身體育有機地銜接起來,指導學生熟練掌握一至二項與職業特點相適應的體育技能,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提供方便。要實現終身體育,其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加強思想教育,培養體育興趣與習慣,樹立終身體育觀念。2.學好體育知識和技能,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3.結合專項體育鍛煉,最好進行與職業特點相適應的專項體育進行鍛煉,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增強體質,提高體育鍛煉的能力。學校體育是基礎體育,要實現終身體育的目的,必須使學生打好身體基礎,結合適合于職業特色的專項體育進行訓練,使學生適應各種自然條件的變化,培養學生獨立自覺從事體育鍛煉的能力。

四、結束語

終身體育鍛煉是體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終目標,是提高中華民族體質的必由之路。高校學生是祖國的未來,祖國建設的需要要求廣大大學生不但要具有廣博的知識,開拓創新的精神,頑強的意志,更要身體強壯,精力充沛。因此培養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和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對大學生走上社會后,從事建設祖國的宏偉事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這也是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需要。高校學生形成體育習慣和培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必須在大力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對體育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和提高,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廣大高校的體育工作者,肩負重擔,任重而道遠,要實現良好的目標,我們要付出加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