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18 03:09:00
導語: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體育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增強體質,而且還可以向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心理素質,陶冶情操,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學校體育教學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且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黨和國家對教育十分重視,針對當前教育與社會進步相協調的現狀,提出了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要求。這一具有戰略意義的決策,明確了我國教育的發展方向。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中,體育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體育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增強體質,而且還可以向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心理素質,陶冶情操,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學校體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且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素質教育的含義
素質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礎上,受后天環境、教育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認識和社會實踐而養成的比較穩定的身心發展的基本品質。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體和心理素質,它是知識能力的內化和升華。
素質教育就是以人類自身的身心素質為對象,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的現代基礎教育。它是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促成人的社會化、現代化為宗旨,以正在成長中的學生為主體,以全面提高素質、發展健康個性為核心,以社會文化的傳播和創造為手段,使學生素質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與培養的現代教育。
素質教育的目的是使社會對勞動者所要求的各種必要的要素質量都能達到相應的水平和高度,使受教育者都能真正受到最佳的和最全面的教育,從而使每個勞動者個體都能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我國教改的主題。從整體意義上出發:“素質教育”就是提高全體國民身心基本質量的教育。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科技、教育、文化、信息將成為全球第一生產力。因此應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來講,重要的不是講求學到了多少知識,更不是學科成績的高低,而是是否學會了自覺主動的學習,學會自我鍛煉的能力,是否養成了終身鍛煉的習慣和觀念,是否具有隨時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些是21世紀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
21世紀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人隨時面臨選擇,社會不僅需要有各種知識結構和各種才能的人,而且需要有豐富多彩的個性,有健康的體魄。有個性的人,往往能獨立思考,有判斷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有較強的意志和行動能力,這是21世紀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品質。所以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時展的要求。
三、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1、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素質
不少教師多年來在教學工作中形成“應試教育”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教育觀念難以自我突破,因此,學校要用現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培訓廣大體育教師,使教師弄清什么是素質,為什么在當前形勢下必須進行素質教育,使其提高素質教育的觀念。教師要積極面對當前高速發展的社會,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開展不同的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理論學習,使學校體育更好地為素質教育服務,推動體育教學和學校體育中素質教育的發展。在施教過程中切實貫徹素質教育,以適應新世紀教書育人的工作,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2、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素質教育是一種弘揚學生主體性的教育,其基本意義在于突出學生個性培養和發展。在體育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使每個學生都生動活潑的參與體育活動。只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主體性有目的的活動中才能完善和發展自身素質。教師在加強因材施教、區別對待的同時,認真對待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引導和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在體育教學中,盡量選用各種趣味性、競爭性、實用性、易學易練的項目,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在一定的統一要求的基礎上,使每個學生主動的發展。既要有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目標,又要有反映學生個體差異的不同目標;既要增強全體學生體質、積極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也要在可能的條件下培養優秀體育后備人才。3、為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創造條件
(1)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求異思維。教師工作的本質在于創造。教師應根據體育學科的特點及所授課的內容,善于發現并采取措施,創造具有求異思維氣氛的情景,提供途徑,指出方向,通過靈活的、恰當的“設置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求異思維,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互相交流,多向思考,使課堂不僅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還要成為師生交流情感、產生思想交鋒、闡明個人觀點,展示個人才華的主陣地,使學生的智力靈活性得到高度的發揮。
在體育教學中把學習一種新技術、新技能當作一個問題去喚起學生新的需要,給學生創造一個比較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對新技術、新技能才會感興趣,印象深,使學生在激烈的撞擊中濺起疑問“火花”。
創設問題情境應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既可以采用“啟發式”,也可以采用“游戲式”和“發現式”,既可以面對全班,也可以面對個別同學,安排誘發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問題,使整個課堂充滿積極創新的氣氛,以激發學生向上進取的精神和創造力,有意識的鼓勵學生求異意識,注意教學的探索性、動態性、綜合性,提高發散思維的數量和質量。
(2)在教學中激發和引導學生展開思維。每個學生都有一定智力和能力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把學生的智力與能力基礎激發和調動起來,就能使學生的智力與能力受到鍛煉、得到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根據系統、規律性的教學內容,經常向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不是盲目的學習和重復練習,而是有思維、有目的的活動,就能使學生在這種學習活動中既掌握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又鍛煉和培養了學生的智力與能力。例如:在田徑課教學時,提出了“后蹬跑和跨步跑的區別在哪里?”這個問題讓學生考慮,同時組織學生觀察這兩個動作,學生很快發現跨步跑的后蹬角比后蹬跑的后蹬角大,跨步跑的擺動腿的大腿比后蹬腿的擺動腿的大腿抬得高,跨步跑時整個身體騰起高、重心拋物線軌跡也大,進而讓學生考慮兩者的作用。經過提問、觀察、思維,學生把兩者區別弄得很清楚。學生從理論上弄清了問題,在技術上也進一步得到提高,使智力與能力也從中得到鍛煉和發展。
(3)培養、提高學生各種能力,產生創造性效果。加強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是現代社會和科技文化發展的客觀要求。在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培養提高學生的能力,包括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尤其是將知識應用于實踐的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學生的創造力不是憑空而生的,它依賴于扎扎實實的基礎知識和熟練的技能,更離不開邏輯思維的能力,它是在邏輯思維不斷發展的同時產生和發展的,只要引導得法,每個學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培養。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的基礎上,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知識。例如,在籃球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教師把原則、方法、注意事項講給學生,讓同學們自己去發揮,不管水平如何,通過開展趣味活動,調動女生的積極性,終歸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新世紀到來之際,這種要求已變得更迫切。在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出了大量具備良好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素質的專項人才,不久的將來,定能適應社會的要求,成為當代各項事業發展的主力軍。
【參考文獻】
[1]蘇克娜.對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幾點認識.吉林體育學院學報,1998.(3)86.
[2]盧春艷.體育教學應重視學生的智力與能力培養.吉林體育學院學報,1998.(4)71.
[3]馬翠娥.推進素質教育.深化學校體育改革.淮北煤師院學報.1999(2)66-68.4]王億欽.《福建教育》.2002.4.
- 上一篇: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培養論文
- 下一篇:居民體育消費現狀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