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體育培訓原則與方法論文

時間:2022-12-02 05:29:00

導語:高職院校體育培訓原則與方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體育培訓原則與方法論文

摘要:闡述了體育素質拓展訓練的內涵與意義,研究了在體育教學中設置拓展訓練項目的設計原則,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探討了不同專業學生體育素質拓展訓練課程的項目內容和實施方法,旨在建立體育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運動技能與職業技能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素質拓展訓練

國家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要高度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遵紀守法意識,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要針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聯合發出的《關于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意見》明確指出“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實施工作主要圍繞職業設計指導、素質拓展訓練、建立評價體系、強化社會認同四個環節,通過教學、課堂、講座、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方式展開。

根據以上文件精神,我院在體育教學中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大膽改革,經過長期實踐,在體育教育素質拓展訓練中走出了獨具特色的育人之路,特別是在訓練模式上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素質拓展訓練的內涵與意義

素質拓展訓練的內涵以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方向,應對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以及未來職業崗位對身心發展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在體育教學中根據不同的人才培養方向,拓展體育的內容與手段,特色化與專業化地發展學生的身心素質和行為規范,為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服務。

在學生中開展素質拓展訓練的意義即將面臨未來職場嚴酷競爭的大專生不僅在知識、技能等方面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在心智方面也是欠缺較多,主要表現為心理意志薄弱、缺乏團隊意識、缺少自我挑戰的精神。考慮到職場競爭的激烈性以及當代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的現狀,考慮到專科生相對于本科生的競爭劣勢,我院在體育教學中進行素質拓展訓練,希望能為學生在走上職場前提供一些關于意志品質、團隊意識、溝通能力、規劃協調等方面的訓練,為他們直面職場競爭壓力做好心智儲備。

素質拓展訓練課程項目的設計原則

要有針對性在校學生與已經在社會上工作多年的人不同,他們還不能一下子適應拓展訓練的強度,所以應分析當代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特點,有針對性地將社會拓展訓練俱樂部的訓練內容移植進來。拓展訓練要根據學生訓練的特點,包括他們的性格、社會活動經驗、個人能力,編排不同的個人挑戰課程和團隊協作課程。

要有共同性素質拓展訓練設置的課程項目應達到全體受訓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勇于嘗試、自立互助、分享體驗的目標。

個人項目與團隊項目相結合素質拓展訓練的培訓項目應是對每個人團隊精神和個人意志的考驗,項目設計中必須考慮這兩個方面內容的有機融合,不可偏重某一方面。

專業的互補性與結合性不同學科的學生因專業性質差異無形中形成了他們的素質差異。素質拓展訓練中的基本項目都適合于不同專業的學生,但綜合能力訓練項目的針對性較強,主要培養領導、協調、組織等管理能力,而有些專業的學生特別缺乏這方面的鍛煉。因此,項目設計中應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專業環境分析,力求通過拓展訓練達到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

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的設置

常規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素質拓展訓練項目大致分為四類:一是高空項目,包括攀巖、巨人梯、山頂速降、滑翔、航模、求生墻、小泰山、繩網、空中飛人等;二是平地項目,包括蜘蛛網、電網、核彈頭、創新呼啦圈、有氧健身操、團隊舞等;三是水上項目,主要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劃艇、漂流等;四是野外項目,包括天然攀巖、速降、野外生存、露營、城區活動、自行車拉力賽等。公務員之家

我院體育教育素質拓展訓練的項目設置我院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是:按照“高素質、應用型、強能力、多模式”和“基本要求+特色”的原則,整合課程資源,突出技能培養特色,不斷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們根據體育運動項目對專業技能的影響,同時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專業特點和對學生未來工作技能的要求以及學院的基本條件,選擇設計了如表1所示的一些素質拓展訓練項目。

素質拓展訓練的教學法素質拓展訓練模式的教學法有別于傳統的體育模式教學法,但又吸取了傳統教學方法在知識和技能學習方面的經驗。拓展訓練模式教學法以人本主義理念為價值取向,強調學生的個性與人格、集體與合作、適應與創新、潛能與價值等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以體驗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等學習方法為理論依據,結合學校體育教學的特點和規律,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在教學中始終貫穿體驗、分享、交流、整合、應用等環節。

進行素質拓展訓練要注意的問題(1)要事先做好宣傳。讓學生了解拓展訓練,了解拓展訓練能給自己帶來的幫助。學生的理解和配合將使素質拓展訓練的效果更容易體現。(2)要合理安排訓練科目。在訓練科目的選擇上,要注意與其他訓練人員的區別,結合在校專科學生的特點,科目主要以訓練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堅強的意志品質為主,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注意結合能力拓展以及組織、指揮、溝通、協調、計劃等方面能力的培養。一些簡單易行的項目對硬件環境要求不高,卻有良好的訓練效果。(3)要將素質拓展訓練盡可能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在訓練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幫助學生將訓練感悟與所學專業知識有機結合,因此,需要有經驗的教官和教師進行恰當引導。(4)要注意訓練時間的長短。較長的訓練時間可能給學生帶來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過度疲勞,而較短的時間則不利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足夠的記憶。可以在學生即將開始實習前的三年級第一學期,用3~5周的時間安排訓練為宜。

合理地安排高職學生參加體驗式素質拓展訓練,是幫助學生增強素質、獲得技能、完善自我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通過素質拓展訓練,學生在以下方面有顯著的提高:(1)掌握了更加專業化、實用性的技能;(2)認識了自身潛能,增強了自信心,改善了自身形象;(3)克服了心理惰性,磨煉了戰勝困難的毅力;(4)激發了想象力與創造力,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5)認識了群體的作用,增進和加強了團隊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6)改善了人際關系,更為融洽地與群體合作;(7)提高了社會職場的競爭能力;(8)學會了欣賞、關注和愛護自然。

參考文獻:

[1]陳芒.大學體育教學中素質拓展課程的探討[J].四川體育科學,2005,(9).

[2]佟艷華,等.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可行性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06,(9).

[3]張凡濤,等.拓展訓練引入高校專業體育課的理論分析及實驗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