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體育鍛煉是資本投資途徑
時間:2022-10-08 04:30:00
導語:略論體育鍛煉是資本投資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探討了人力資本的涵義及其特征,提出體育鍛煉在提高勞動者質量、維持勞動力再生產、提高國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是人力資本其它投資形式無法替代的。
關鍵詞:體育,人力資本,作用
1人力資本概念
人力資本是相對于物質資本而言的,其概念伴隨著企業家的知識和才能逐漸被認識和重視而產生。人力資本這一概念最早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率先提出,但到目前為止,并沒有一個經濟學家對其做出過系統、完整、合理的解釋。目前,國內外經濟學家對人力資本的定義存在較大的爭議,觀點也較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三種。
本文在此參照朱必祥教授對人力資本所下的定義:所謂人力資本是通過對人投資而形成的存在于人體中并能帶來未來收益的以知識、技能及健康因素體現的價值。
2人力資本的特征
人力資本雖然具有資本共性,但是作為資本,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及其他形式的資本相比,它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
2.1人力資本具有生物性和生命性
這是人力資本與其它任何形式資本的最重要的區別。人力資本是存在于有生命的人體之中的,而且人力資本與其生物載體—人身不可分離,它不能獨立于人體之外。
2.2人力資本具有生命周期性
因為人力資本的載體是具有生命周期的人,所以人力資本的形成與使用也隨之具有嚴格的時間性,人的年齡及其生命狀態的變化都會對人力資本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2.3人力資本具有主體性和意志性
人力資本的載體的主觀意志對人力資’本的形成和使用具有能動性作用。由于個人的品質、意志、觀念的不同,在發揮作用時也會有不同的效益,即人的思想意識和社會道德水平通過影響其參與勞動的意愿,進而影響生產率和生產組織成本。
2.4人力資本的無形性
人力資本是不可見的,能夠觀察到的只是人力資本的載體與效果。這種效果包括內部的和外部的,因此人力資本是難以直接比較和測度的。另外人力資本的無形性又區別于一般的無形資產,它是有意識投資的結果,具有嚴格的時間性,它可以與企業等組織分離,也可以從成本和收益來反映它的存在和“有形性”。人力資本的社會性。由于人力資本的載體—人具有社會性,因而人力資本的變化,不僅受各種經濟條件和人生理條件的明顯約束,還要受特定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制約,從而使人力資本具有鮮明的社會屬性。
2.5人力資本具有非經濟價值性
因為它不僅可以帶來經濟收益,還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帶來許多社會方面的收益。因此人力資本不僅是一種經濟資源,而且是一種涵義更為豐富的社會資源。
2.6人力資本使用效果的特殊形
它的使用有兩個特殊效果,其一是人力資本收益不會遞減,人力資本是報酬遞增的源泉;其二是構成人力資本重要內容的知識和技術在使用中很容易擴散傳播,而且復制的邊際成本很低,因而帶來較強的正的經濟外部性。
總之,人力資本是通過對人投資而形成的存在于人體中并能帶來未來收益的知識、技能及健康因素體現的價值。人力資本的構成要素包括知識、能力、健康和思想觀念等,表現出與承載者不可分離、受個人偏好影響等特點。人力資本并不是與生俱有的,而是通過一定的投資和積累才能獲得。知識、技能及健康既是人力資本投資的結果,又是勞動者作為生產要素的主要特征。
3體育在人力資本中具有重要作用
人力資本是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以勞動者的數量和質量表示的非物質資本。勞動者的質量即勞動者的素質,包括身體素質、智力素質、心理素質、道德素質等。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知識經濟的到來,提高勞動者素質成為一個國家或一個經濟單位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而體育在提高勞動者素質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3.1體育在提高勞動者質量中具有重要作用
3.1.1體育是提高勞動者身體素質的主要途徑
人的身體素質包括健康狀況、體力和精力、生命力和壽命。眾所周知,身體是人們一切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知識和能力的載體。身體素質是其它一切素質的基礎,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正如同志在《體育之研究》中所指出的,“體者,為知識之載而為道德之寓者也”,“夫知識則誠可貴矣”,“道德亦誠可貴矣,”然而,“無體則無德智也”。現代科技發展解放了人的雙手和雙腳,并部分解放了人的大腦。機器生產代替了人的手工勞動,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替代了人的步行和奔跑,電腦的應用使人們從單調的記憶和演算中解脫出來。但是,人們在盡情享受現代勞動成果的同時,自身的各項機能也在不同程度地退化。運動不足使人的呼吸機能、消化機能、內臟器官機能、性機能、身體的靈活性、耐久性等大大降低。現代人體科學認為,體育鍛煉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改善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統的功能、預防骨裂。體育運動能增強人速度、耐力,柔韌性,能消除疲勞、促使動作機敏,提高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其次,體育運動能提高勞動者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指人的內心世界對事物認識后所作出的客觀反映。表現為人的情感、意志、自制力、適應性、果敢性、堅毅性、應變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心理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生理機能,進而影響人們的工作狀態和工作效率。現代社會變化越來越迅速,人們工作節奏和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工作和生活中不確定因素也越來越多。這種狀況對人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運動能調節人的情緒,使人從煩惱、緊張、壓抑、憂愁等不良情緒中解脫出來;體育運動能培養人堅強的意志品質,提高人的毅力、耐力、果敢、抗挫折性等。在體育鍛煉中,要求參加者具有克服困難的決心、戰勝對手的勇氣、遵守紀律的自制力、緊急情況下的決斷力。體育鍛煉和體育比賽能激勵人去追求勝利、享受樂趣、同時培養人不怕挫折、不怕失敗的勇氣。在鍛煉實踐中,只有堅持不懈、不斷努力、做到挫折不灰心,失敗不氣餒,再接再勵,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這些品質如果融人到工作和學習中,就會成為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
3.1.2體育運動能提高勞動者的智力素質
俄國心理學家巴浦洛夫曾說過,身體的操練就是神經系統的操練,如果不注意鍛煉身體,大腦就不能很好地工作。在體育活動時,大腦和神經系統常處于迅速興奮和抑制的交替過程中,通過參加鍛煉,可以使大腦的調節功能、活動強度、反應的靈活性和精確性等得到良好的發展。在體育活動中,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大腦的供血量,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促進思維、記憶及分析等智力活動的發展。總之,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大腦的物質結構和機能狀況,提高觀察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3.2體育在勞動力再生產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一刻也不能停止消費,因而一刻也不能停止生產,因此,任何生產都是再生產。再生產包括物質資料再生產和勞動力再生產。勞動力再生產包括勞動者的體力再生產和腦力再生產。這種勞動力的再生產,除了必要的保健、營養和休息外,一個重要途徑就是體育鍛煉。通過體育鍛煉促進身體代謝,達到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的目的;通過體育鍛煉來緩解長時間工作帶來的緊張、壓抑、單調、乏味等不良情緒,使勞動者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人工作。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國家用大力發展體育事業,提倡全民健身活動作為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途徑。資料顯示,日本1984年體育人口就達8160萬人,占全國人口的68%;德國體育聯合會在1984年底會員就有1841萬人,占全國人口的31%,是超過工會的全國最大的群眾組織,下設59717個俱樂部,除22%的人旨在參加比賽外,78%的人主要是通過體育來增進健康,活躍社會生活,尋找樂趣;美國從1978年起,除奧運會年外,每年舉辦一次體育節,逐漸發展成為美國的一個重大體育盛會。此外,在工人的工資總額中,包含了用于體育和保健方面的費用。
3.3體育是增加國民收入的途徑之一
國民收人是社會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所創造的新價值的總和。影響國民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兩個,一是社會投人到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量,二是勞動生產率。體育在國民收人增長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康一方面取決于人們如何保養,包括花多少時間和用多少物質產品。從這個意義上說,健康取決于個人配置多少時間和物質產品用于健康的生產。健康的外在決定是指健康又取決于一些外部的影響。這種影響不是個人的決策和行為所能左右,因此,是外生的。例如,一個人得了一種無法預見和防止的疾病,如癌癥,這對健康是一種沖擊。”顯然,我們的健康狀況,絕大多數是通過“內生”的方式來實現,即個人花費多少時間、物質和精力來鍛煉和促進。
- 上一篇:質監局創建法治質檢體會
- 下一篇:小學高級教師教學管理個人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