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擊取勝規律哲學認識

時間:2022-06-12 10:13:00

導語:射擊取勝規律哲學認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射擊取勝規律哲學認識

哲學就是一種思維工具,運用哲學規律來認識事物,可以提高我們的思辨能力與邏輯能力。在激烈的體育競賽中,要想取得勝利,不僅需要豐富的物質保證,而且更需要有正確認識和判斷問題的能力。數年來,科研和訓練一直在尋找射擊項目的本質規律所在。在射擊運動中,由于思想認識上的差錯,往往造成競賽中的失敗。如果我們能夠從哲學的角度,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思想,不斷提高自己對外界客觀事物規律性的認識,這將會與取得比賽勝利息息相關。本文試圖用哲學的觀點分析射擊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1射擊制勝規律認識的研究現狀

射擊競技運動項目的性質、特征是啥呢?自從1955年我國開展射擊競技運動以來,都有人在探索這個問題,各個時期都有過不同的論述,在不斷地深化認識,從而也不斷地推動我國射擊競技運動的向前發展。據有資料記載,在上世紀70~80年代湖北體科所研究員畢龍樹就把射擊競技運動說成是“靜力支撐”運動項目。上世紀90年代田麥久教授發表了項群理論,把射擊競技運動定為準確性技能項目。劉淑慧教授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到現在,跟隨中國射擊隊訓練、比賽幾十年,從心理學角度上把射擊技術競技運動的性質、特性定為三性,既“靜力性”、“獨立性”、“自控性”。這些都是從項目特點入手去分析問題。哲學是我們認識事物規律的最好的工具,我們可以從哲學的角度出發,重新認識射擊項目的制勝規律。

2從哲學的角度具體分析射擊項目中的制勝因素

2•1技術與心理

射擊項目是在準確重復中求一致。這里指的準確,除了指射擊命中的準確外,還指射擊技術動作及各動作運動環節、器材的準確、到位。射擊技術動作形成、完善的勝利機制是建立在條件反射基礎上的。射擊是個比賽準確性的項目,運動員射擊的準確性,要求每發子彈的發射都必須做到高度一致。高度一致是指運動員技術動作及其各個環節每次均保持高度一致;運動員所射的每一發子彈的動作程序及其各個環節每次均保持高度一致;運動員射擊的每發子彈的心理程序每次均保持高度一致;運動員每發射擊的時間節奏每次均保持高度一致,每次完成每發子彈射擊的動作、每次肌肉用力、每次扣扳機的感覺、每個動作環節所需時間都必須保持高度的準確、一致。從某種意義上說,“一致性”是射擊技術的核心。射擊動作的完成是一個精細的動作過程。有些環節與細節甚至是肉眼不易觀察到的運動過程,在射擊技術訓練中必須重視每一技術環節、動作細節的差異,并有效控制這些差異,以形成一致性。射擊項目的動作結構是不平衡的,但我們要在不平衡中求平衡。射擊動作是非平衡結構,而射擊技術要求卻是對稱平衡。動作的不平衡使運動員的身體兩側易產生不平衡。射擊時運動員的軀干可看成以脊柱為軸,以腰部(腰骶關節)為轉動中心。運動員自然站立時,軀干兩側的力矩(重心×力臂=力矩)是平衡的,舉槍時,持弓臂的質量外移,重力臂增大,因此重力矩也相應增大,軀干會因為持槍臂及槍的重力矩的作用而向同側傾斜,平衡遭到破壞。為使運動員的軀干始終處于平衡的狀態,必須增加另一側臂側背部肌肉的收縮力,增大這一側的力矩,使脊柱兩側的力矩處于平衡狀態,身體重心分布于兩腳。在刮風天氣比賽與訓練時,由于風向、風力的不同,會導致運動員瞄準的時間的延長,運動員身體的平衡也會遭到破壞,運動員必須根據風力的大小、方向來調整自己的身體重心,在調整、移動重心的同時還要在復雜的狀態下瞄準、繼續用力,直至動作完成。在射擊的技術問題上,一切動作中的薄弱環節要堅決克服。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一文中提出: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力求全殲,不使漏網。對于射擊動作技術的練習也是如此。集中主要精力,有針對性地解決每一個技術問題。先分散和孤立地針對每一個技術環節,各個突破,然后形成個人的動作特點和動作節奏。心理訓練對射擊運動成績的提高及比賽中運動水平的發揮具有重要意義。但在射擊訓練實踐中,技術訓練是根本,心理訓練雖能促進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并保證技術水平的發揮,但它只有緊密結合技術訓練才會產生積極的效果,不然,則會出現通過大量心理訓練掌握了放松、表象、應激控制等心理技能,但在比賽中卻用不上的現象。心理技能如果與射擊技術相脫節,就無法形成心、技結合的競技心理能力。有調查顯示,運動員比賽中的主要心理影響因素有:自信心、集中注意力、自我管理、頑強的心理、積極的態度、情緒控制、焦慮控制、特殊目標設置、動機等。在對待射擊的心理這個問題上,“唯心理論”,是機械的,是主觀和片面的看問題。在射擊中,應重視自覺能動性,即自覺的活動和努力,這是人之所以區別于物的特點。這種特點,特別強烈地表現在比賽中。這里說的主動性,說的是射擊中的自由權,射擊過程中個人必須占有主動地位。主動是和技術優勢不能分離的。而技術的任何一個薄弱環節都可能使運動員自己處于被動的地位。射擊中個人的主動地位,自然以成熟自信的動作技術的掌握和發揮為前提,然而貫穿射擊過程始終的主動權,也只有以絕對成熟的技術動作的優勢為基礎才有可能。

2•2訓練與比賽

射擊屬于閉鎖性項目,對運動員的技術動作、參賽等程序化的要求均很高,特定的時候做特定的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應形成一種有序的規范。射擊訓練的特征之一就是在不斷掌握和完善有關心理技能的基礎上,不斷改進行為操作程序的具體實施過程,并不斷加以熟練、強化。射擊比賽的戰術主要是根據運動員的具體情況及技術特點,更有效地組織、調動運動員(隊)的各種能力,使其在比賽中發揮最佳水平。其目的主要是提升自己,而非制約對方。在射擊的技、戰術訓練中要訓練運動員建立相應的定勢,使運動員在每一發、每一組、每一輪、每一場比賽,及每次完成動作之前從生理上和心理上做好充分的準備。平時訓練要提高運動員對各種氣候、天氣的適應能力,以提高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競爭能力。射擊運動成績受制于氣候尤其是天氣的影響。諸如氣溫、濕度、氣壓、風向、風力、雨霧等因素都會對器材的性能及運動員的感覺乃至技術帶來影響,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對運動成績造成影響。運動員要在平時訓練過程中,有意識地鍛煉自己對特殊環境的調整適應能力。射擊的訓練過程是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量變到質變,否定之否定,波浪式的前進,螺旋式上升。射擊訓練的過程,也可以用人的認識發展過程來解釋。就認識運動的秩序而言,人的認識總是由認識個別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擴大到認識一般的事物。人總是首先認識了許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職,然后才有可能更進一步地進行概括工作,認識諸種事物的共同的本質。當人們已經認識了這種共同的本質以后,就以這種共同的認識為指導,繼續地想著尚未研究過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過的各種具體的事物進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質,這樣才可以補充、豐富和發展這種共同的本質的認識,而使這種共同的本質的認識不至于變成枯槁的和將死的東西。如第一個問題討論的技術問題一樣,抓住訓練時技術動作的每一個環節,從特殊到一般,完成動作的概括,形成自己的動作特點,在不斷地訓練量的積累過程中引起訓練的水平發生質的提高,進而提高運動成績。而我們通常會提到說訓練和比賽脫節,其實,訓練是學習,比賽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從比賽學習比賽———這是取得比賽勝利的主要方法。比賽的部署來源于正確的決心,正確的決心來源于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來源于訓練時熟練的技術,和對各個技術環節的連貫起來的思索。運動員對訓練時各個技術環節進行去粗取細、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將自己方面的情況加上去,研究各個環節的練習和相互關系,從而構成自己的判斷,定下決心,制定出比賽方案———這是每一個優秀運動員在制定每一場比賽方案之前的一個認識情況的過程。在平時訓練中要有意識地將心理技能訓練的靜態訓練過程與靶場技術訓練的動態應用過程相結合,使運動員通過學習或得的心理技能并在實際使用中加以提高,才能使運動員在比賽中有更好地發揮。平時的訓練要將符合技術要求的心理技能融匯在合理的動作程序之中,形成個人心、技協調統一的合理的動作操作程序;加大射擊密度,在應急條件下進行技術準確性的訓練;瞄準的一定晃動范圍內保持均勻用力,感覺控制技術,捕捉扣扳機實際等等,才能獲得理想的訓練和比賽效果。平時的訓練過程要提高心理“內適應”為重點的適應性訓練。劉淑慧將內適應能力作為運動員賽前準備的核心。這種內適應能力的本質就是運動員抵抗外界,尤其是內部各種干擾刺激的能力。在備戰射擊大賽時,提高運動員心理適應的訓練重點要放在運動員的內適應上。在比賽中通過不適應到適應到不適應到再適應的循環往復,提高主體的心理成熟程度和思維水平。

2•3穩與準

射擊要求在動態中求穩定。“要射得準,首先得求穩”,這是我們在訓練中一直遵從的原則,射擊項目要求運動員不斷地、準確地重復動作。為使能量節省化,保持動作一致性,形成良好的節奏性,就要求簡化動作,減少動作環節,即技術要簡潔、輕巧、快速、實用。所謂穩定是指技術上的穩定:保持較高、較平穩的訓練水平及環數(成績)水平。動作上的穩定準確:所有動作環節,在動作規格、用力大小、用力方向、用力方式、動作速度和動作節奏上均保持穩定準確。心理上的穩定:訓練、比賽的各個階段、輪次,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良好的情緒。準是瞬間即逝的,不是永恒的。我國古代哲學家任務,“動靜皆動”,“靜者靜動,非不動也”,說明無論動還是靜,都是在動的前提下發生的,只是運動著的物質表現的形式不同罷了。恩格斯也指出:“絕對的靜止,無條件的平衡是不存在的。個別的運動趨向于平衡,總得運動又破壞平衡,因此,出現靜止和平衡,這是有限制的運動的結果”。恩格斯說:“運動本身就是矛盾。”各種物質運動形式中的矛盾,都帶有特殊性。認識物質,就是認識物質的運動形式,因為除了運動的物質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沒有,而物質的運動則必有一定的形式。但是,尤其重要的,成為我們認識事物基礎的東西,則是必須注意它的特殊點,也就是注意它和其他運動形式的質的區別。只有注意了這一點,才有可能區別事物。任何運動形式,其內部都包含這本身特殊的矛盾,這種特殊矛盾,就構成區別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射擊運動的本質是在動中求穩,在穩中求準。只要抓住在微小的晃動中相對較穩的時刻,穩瞄穩扣,這就是射擊項目的運動特點。從科學的辯證法的觀點看,任何事物的相對穩定、相對靜止的現狀都是過去的運動所造成的,并且它是將來運動的出發點。由于槍的重力,人體能量的消耗,持槍臂的力學條件等因素,使動作處于不斷的、被動的變化之中。為了避免這些變化帶來的軀干晃動,槍的上下、左右移動及其它不穩定因素對“過去所造成的”相對穩定、相對靜止的破壞,就得積極地、均勻地、不停頓地主動用力,從中尋找暫時的、相對的穩定與瞬間的靜止狀態,尋找扣扳機的時機。如果運動停止,或只是靜止性地保持射擊姿勢,會造成動作用力的停頓,肌肉易僵硬。所以,穩是相對的,不穩是絕對的,最穩的時候就孕育著動。在射擊項目中,“動”是為了“靜”;“快”是為了“穩”。就好比逆水行舟一樣,要將船穩定在不停流動的水中的某一點,就必須不停地劃動。當劃水的動力與水流的阻力達到大小一致時,船才能穩定在某一點上。射擊項目中還要求動、靜結合的力量耐力;高度的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符合射擊專項需求的耐力水平等等。我都可以把這些問題看作是客觀矛盾的反映。客觀矛盾映入主觀思想,組成了概念的矛盾運動,推動了思想的發展,不斷地解決了人們的思想問題。由此看來,射擊項目中,不論是單一的射擊動作,或者復雜的心理變化,不論是客觀現象,或思想現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著,矛盾存在于射擊項目的過程中。運動員細問一下自己這幾年的訓練,動作技術的主要環節技術是否過硬?自己對自己技術動作的發展方向是否明確?這些年我是怎么學習射擊的?訓練和比賽中我有沒有動腦筋?每場訓練、每次比賽我是否認真總結了好的方法和出現的問題?有了這些問題的答案,那么你就學會了分析。一個有經驗,善于分析,能透過表面現象看到實質的運動員,才能駕馭比賽,取得勝利。

3結語

從長遠出發,扎實做好射擊訓練工作。提高射擊項目競技水平是我們建設高水平競技隊伍和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的需要,也是增強射擊綜合競爭力的需要。在射擊項目長期的訓練中,為什么不能有所突破,就是因為對本項目的本質規律認識不夠,教練員如今的訓練有很多東西只是停留在現象上,可是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就是抓不住本質,總是在走一個彎路,總是在感性認識、現象上做表面文章,往往得不到突破性的提高,得到的東西不能長期鞏固下去。在訓練實踐中只有抓住了射擊項目的本質規律,同時與人性的本質結合起來,才能在訓練、比賽中奪取優勝。研究探討項目本質規律,目的是讓運動員在競技比賽中取得勝利。對運動員、教練員而言,使其真正認識項目的本質規律,抓住本質規律就抓住了競技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