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化培養

時間:2022-01-19 04:46:47

導語: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化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教學中學生個性化培養

(一)因人而異,突出個性化培養

1.充分掌握初中生的身心特點。初中體育教師應根據初中生的身心特點,結合教學情況為他們制定教學計劃;同時加強對他們心理素質的培養與引導,確保讓所有學生都能加入到體育鍛煉中,這樣能讓優秀學生更加優秀,讓中等生有所進步,讓后進生逐漸進步。2.掌握初中生的優、缺點。為實現對資源的優化配置,教師應將內部資源作合理的整合,從而做到揚長避短,推動班級體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由于初中生個性方面的差異,會存在不同的優缺點,所以,體育教師必須充分了解他們的優缺點,合理設計教學項目,確保學生個性有展現與發展的平臺,從而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3.了解初中生的個性差異。由于個性方面的差異,有的學生外向,有的學生內向。通常,外向的人更熱愛體育運動,有的甚至喜歡參加刺激性強的運動。不過,學生們的能力參差不齊,體育教師要充分了解他們個性的方方面面,更好地挖掘他們的個性能力。尤其是體育特長生,更要重點關注,加強對他們的指導與培養。

(二)初中體育教學實現開放化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教學工作提倡創新,初中體育教學也應注重創新,要面向未來、面向社會。因此,應轉變以往以體育教師為主的被動教學方式,而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特性、興趣愛好及教學目標合理設計教學方案,教學內容要突出協作性與互助性,強調對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教學過程中,不要讓學生一味地去學習體育知識或體育技能,而要多給他們留一些自由發展的空間,讓他們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有用武之地。另外,可讓學生自主選擇體育鍛煉項目,以促進他們個性與特長的發展,并為終生體育打下基礎。簡而言之,體育教學不可強求一律性,而應突出開放性。教學開放性要體現在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活動等各方面。教學活動的設置更應突出多樣化、協助性、趣味性、強身益智性,從而讓學生積極鍛煉身體,達到強身健體的教學目的。

(三)體育教學游戲化,提高趣味性

傳統觀念中的體育教學是在不斷的跑、跳、訓練中完成的。其實,根據青少年的身心特征,游戲才是他們的愛好。如果體育教學只是機械、重復地訓練,是難以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的。由于課堂教學的枯燥乏味,學生感到厭煩。我們常說,教師如同辛勤的園丁,學生則是花園中一朵朵可愛的小花。我們體育教師都有這樣的教學經驗,在上課時,有的學生無精打采。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教學的枯燥乏味,反復訓練讓他們提不起興趣。因此,體育教師應善于利用游戲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讓體育課堂充滿趣味性,讓學生們有滋有味地聽講,熱情高漲地參與運動。

(四)音樂與體育同行,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

大部分人認為體育課就是單調、枯燥、重復地訓練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但筆者認為,體育鍛煉并非如此。在體育課堂上我們依然能夠有美的享受。那就是讓音樂與體育同行,將音樂引入體育教學。這樣做不僅能增加課堂輕松、愉快的氛圍,還能消除學生運動時的疲憊感,并能激起他們對體育課的興趣。這不僅符合優質體育課的要求,更符合未來體育課的需求。因此,體育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設輕松、快樂的課堂氛圍,提高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自覺性,使學生以最好的狀態參與體育鍛煉,寓教于樂。

作者:湯曉東單位:赤峰市寧城縣明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