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研究
時間:2022-03-01 09:10:14
導語:小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體育文化建設工作是我國體育事業長久發展的基礎,良好的體育文化建設不僅能夠促進小學生身體素質穩步提高,更能夠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對于當代的教育體系而言,我們需要培養懂得生活、身體健康的新一代群體。所以小學校園的體育文化建設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體育文化;建設
小學教育是人類進入正規教育的第一環節,小學教育對于學生生活、學習,以及認識世界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更深層次來說就是小學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基礎教育,在小學階段培養的習慣將會大大影響學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小學體育文化的建設深入其中,作用也不容小覷。但是目前,我國小學體育文化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所以需要著力關注,以帶動整個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一、小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對學生的重要意義
1.體育文化建設有利于提高身體素質。通過教育部的一項數據得知,我國學生身體素質在近二十多年以來持續下降。調查顯示部分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度不高,對體育文化的理解度不夠,對體育內容的需求不強烈,這些因素導致我國在全面提升國民身體素質的道路上坎坷不前。眾所周知,體育是一項能夠強健體魄,豐富生活的運動,如果能夠大力發展體育文化,它帶給學生更多的將是長遠的價值回報,特別是能夠有效地提升身體素質。老話講到: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此話不假,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經歷和對世界的認識還都處在被引導期,所以出現各種抵觸情緒時是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和督促的,只有這樣才能夠完成我國提高全民整體身體體質的戰略。
2.體育文化建設有利于塑造全面的學生人格。近些年,由于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所以常常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貧富差距增大,社保問題堪憂等等。這些問題困擾著很多群眾,甚至部分群眾由于無法抵抗現代生活的壓力而出現抑郁、自殺、報復社會等情況,這種情況主要的原因不在于社會是否公平,而在于我國國民的心理素質。換句話來說,如若能夠在人格培養上加重筆墨,就能夠減少很多由于心理原因而抵觸社會的情況發生。由此可見,塑造全面的人格至關重要。所以需要從小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的體育文化建設能夠培養學生更熱愛團隊協作,更了解如何釋放,更知曉如何做到平衡。
3.體育文化建設有利于培育健康的生活理念。通過觀察可以發現,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他們的生活理念也十分健康。一個美國牙醫曾經跟筆者介紹到,他每天都會早上五點鐘起床,整理內務然后去工作,下午四點半下班回家健身運動,或者是游泳或者是跑步或者是做一些體能訓練。他說他熱愛這種生活,從來都沒有覺得疲憊。通過電視或者網絡也能夠大致了解國外的很多國家的居民都擁有非常良好的生活習慣,最主要的是他們知道要將體育運動貫串到日常的生活當中去,不可將之剔除。毋庸置疑,我們也需模仿并開發出更適合我國國民的體育文化運動,以此來培養我國國民健康的生活理念,以積極向上為主,以提高耐力為主,以提高身體素質為主,以更愛惜自己身體為主。
二、小學體育文化對校園教育文化形成的作用
1.教育文化輔助性。小學體育文化實際上是學校文化的一種表現,通過觀察學校對于體育文化的重視度和表現力,就能夠看出該學校在打造校園文化方面的特色和重點。小學體育文化建設對于校園整體文化的搭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茖W、健康、文明的校園體育文化的開展有利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及愛國主義精神,有利于學校良好校風的形成。學校可以根據當地特色以及階段性教學的目標,為學生提供更合適的體育場所和活動器材,為學生的身心發展盡其所能地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臺,使體育文化能夠猶如春風吹過,使小學生們熱愛體育,關心體育。
2.教育文化藝術性。體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運動,在知識的傳授方面也必須要做到有效的同步,必須以適合學生的方式和角度進行課程的展開和文化的熏陶,否則就會出現負面影響。所以,在體育文化知識傳授過程中,大大凸顯出教育的藝術特征,通過語言、神態、身體動作三者有機結合為學生帶來一場體育文化盛宴,讓他們“品嘗”其中。另外,體育文化以其追求的健、力、美,表現出對協調、平穩、強力、快速的崇尚,也體現出了極強的藝術性,比如中國體育運動中的自由體操和水下體操以及雜技等藝術的表現,就能直觀的感受到體育文化在藝術層面的造詣不容小覷。
3.教育文化廣泛和持續性。教育本身就具有持續性和廣泛性的特征,要求學生不僅要在橫向不斷發展自己的教育脈絡,使所受的教育更廣泛,視野更開闊,還要求學生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實現教育的持久性功能。小學體育文化在活動項目上非常廣泛,不管是跑、跳、抬腿還是身體的靈活性和敏感性鍛煉都有著相應的活動支持,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在參與體育運動過程中感受到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幫助,什么是技能的運用,什么是競爭的樂趣。這些經驗都是來自體育文化本身的實踐特性。另外,由于體育運動帶動整個身體機器進行運轉,從而由生理帶動心理發展,這種心理作用以及情操的陶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
三、如何進行小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1.體育文化建設要以人為本。所謂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小學生的身體、心理發育特點為根本需求,在建設小學校園體育文化過程中不能背離建設原則,既不過度要求也不忽視基本需求。要結合學生各個階段的特點不斷推出更適合小學生發展的課程體系,不能“東施效顰”———通過效仿其他學校的經驗而忽視本學校的特色,也不能做“面子工程”———以美觀時尚為主,忽視學生的運動需求。另外,小學生的價值判斷往往基于感受,所以一定要以符合學生群體接受能力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和實踐,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文化價值,從而為完善的人格和良性的生活習慣的打造奠定基礎。
2.體育文化建設要加大體育設施配備力度。任何一種活動的發展都離不開物質力量的大力支持。對于體育文化建設而言也是如此。特別是對于小學體育文化的建設,小學生活力能力強,對事物的好奇心比較重,合作玩耍能力也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所以針對小學生的特點筆者分析,一方面要豐富校園體育健身設施,為學生提供各種不同的體育器材滿足他們不同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保證體育活動的安全,由于小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自救能力較差,他救能力不足,所以常常容易出現磕傷、碰壞、骨折等意外情況,這就要求在體育文化建設方面將安全性擺在首位,以此為原則展開體育文化建設工作,通過定期的檢查和維修時刻將學生的安全放在工作重心。3.加強校園體育文化的制度建設。校園體育文化制度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基礎保障,有效解決體育教師資源和投入資金短缺的問題,合理配置體育教師。將小學體育衛生經費劃入財政撥款項目,保證??顚S茫坏秒S意占用。另外,加快校園體育設施的建設,增加在校園體育設施方面的投入力度,將體育設施建設劃入學校物質文化建設計劃中。
4.體育文化建設要注意營造整個校園的健康生活方式氛圍。生活方式是指人們在某種價值觀念指導下的各種生活活動的形式,它包括人們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茖W合理的體育運動是提高生活質量、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缺少的因素。體育生活作為恢復人的本質與體現人的價值的生活活動及社會實踐,是一種人性的解放。通過愉快、自由地享受體育生活,可以發展人類的身體、智力和認識的能力,可以輕松愉快地與人、社會和大自然產生溝通和交流。珍愛生命、珍愛身體、珍愛大自然就是健康生活方式的精神本質。因此,在中小學校園里要營造一種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珍愛生命、珍愛身體的氛圍。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長期的工作,它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校園文化建設者的共同努力,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營造積極、和諧的體育文化氛圍,豐富體育文化活動形式,加強制度建設,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鄭慶揚 單位: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培豐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鄧志茂、王革、卓莉.校園體育文化研究綜述[J].四川體育科學.2012(04)
[2]孫旭輝.和諧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突出問題及構建策略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2(09)
[3]樊紅巖、王立軍、南廣友.獨立學院校園體育文化構建[J].運動.2014(7):85-86
- 上一篇: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探討
- 下一篇:體育與健康教學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