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圖書館實體空間評價思考
時間:2022-09-25 11:22:31
導語:大學圖書館實體空間評價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物理空間的設計和利用使得大學圖書館能夠多樣化發展并適應數字時代的需求,因此如何評價空間的實施效果,成為圖書館提升用戶體驗,彰顯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回顧圖書館空間的研究現狀,并對7個國外大學圖書館實體空間評價的實踐案例進行分析發現,大學圖書館實體空間呈現以下新特征和趨勢:評價目標與其所屬機構的整體目標保持一致,混合使用多種研究方法進行評價,重視與利益相關者協作開展評價。
[關鍵詞]大學圖書館;空間設計;評價
1引言
圖書館一直在考慮基于用戶需求改造空間。早期有關圖書館空間的研究關注的重點是圖書館的建筑。這些研究結合圖書館歷史、建筑歷史和社會學的影響,從更廣泛的社會角度分析圖書館建筑,致力于為圖書館的設計和其扮演的社會角色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并提供方法選擇,因此可以被視為基礎研究[1-3]。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信息共享空間”成為圖書館空間設計中最有影響力的思想之一,后來逐漸演化為“學習共享空間”。信息共享空間將圖書館設施、服務和設備的使用整合在一起,特別是信息技術的使用,是一個包含全面戰略的空間概念。這個概念的使用常常促使新的學習方法,如交互性、合作學習和情境學習等的實現。Beagle是第一個系統地研究這個概念的人,他指出信息共享空間強調對電子資源的使用,致力于提供面向個人和集體學習的新型空間,促進大學社區不同行為者之間開展合作項目,基于此開發新的圖書館服務方式[4]。此后,在2006年Beagle提出了關于信息共享空間設計的更全面實用的觀點[5]。基于Beagle的研究,Bailey等詳細分析了美國和加拿大現有的信息共享空間[6]。Bennett比較了信息共享和學習共享的概念,認為后者應該是大學圖書館空間的未來模式,學習共享空間的本質是更深入地提供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支持,因此應該讓學生在學習共享空間的設計和運作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7]。按照經營理念,Bennett將大學圖書館的發展劃分為3個階段,即以讀者為中心、以資源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并認為目前面臨的挑戰是從以資源為中心向以學習為中心的圖書館轉型,為克服這一轉變過程中的各種挑戰,圖書館的同仁們首先應該進一步明確學習共享的概念,以及建設學習共享空間的目的[8]。Closet-Crane認為,以往的研究中信息共享的概念在某種程度上被不加批判地使用,因此建議對圖書館空間影響進行更多的研究[9]。Gayton區分了社區和社會的概念,認為在信息共享空間中發生的新型社會活動可能會阻礙大學圖書館作為支持和體現學生和教師獨立思考的學術工作空間的傳統角色[10]。與此類似,Caniano聲稱基于“信息共享”理念的圖書館設計不符合用戶對圖書館的期望,這種空間促進的非結構化的社會交往,實際上可能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過程;另外,信息共享空間賴以生存的信息技術設施,可能很快就會過時[11]。Caniano的研究引發了對圖書館空間評價研究的關注。這些研究認為,用戶等利益相關群體的意見都是圖書館空間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12-14]。我國目前有關圖書館空間設計的研究以典型案例分析以及理論研究為主,圖書館空間評價的研究成果不多,少有的一些評價實踐基本都是基于使用情況,如某一時間段的用戶數量或軟件使用數量等。鑒于此,本研究梳理并介紹最近幾年國外一些典型的大學圖書館空間評價實踐案例,基于此總結圖書館空間評價的最新趨勢及關鍵要點,以為國內圖書館實施空間評價、支持空間再造提供參考。
2國外大學圖書館實體空間的評價實踐案例
2.1中央華盛頓大學學術和研究共享空間評價實踐。[15]華盛頓中央大學(CentralWashingtonUniversity)圖書館的學術和研究共享空間(AcademicandResearchCommons,簡稱ARC)于2012年秋季投入使用。這是一個一站式服務空間,設計的目的是通過提供教師、參考咨詢館員和職業咨詢顧問的輔導來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為了解空間的使用效果,華盛頓中央大學圖書館對其是否對學生成績的提高產生了影響展開了評價。具體做法是選取本科生的英文寫作課程作為研究對象(之所以選取這門課程,是因為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是館員通過與教師一對一合作設計,除了寫作知識外還嵌入了圖書館的服務),由館員與開設該課程的教師和學校的寫作中心合作開展評價。該評價項目將選修英文寫作課程的學生分為測試組和對照組,在英文寫作課程教學過程中,測試組使用學術和研究共享空間以及該空間提供的各種服務,而對照組則沒有使用學術和研究共享空間以及其服務。基于問卷調查法,讓測試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均在課程開設前進行預先自評價,并在課程完成后進行事后自評價,如在事后自評價環節,設置的評價問題有“你將如何使用你在英文寫作課中所學到的東西?”“上完英語寫作課后,你認為自己的英語水平如何?自己進行學術研究的能力如何?”“在上完英文寫作課后,你如何評價自己進行學術寫作的能力?”。課程結束后,開設課程的教師提供了選修該課程學生的最終成績(即學生在課程中完成的綜合論文的成績),將問卷調查結果和教師提供的學生最終成績相結合進行分析發現,在測試組中,超過65%的學生獲得了B或更高的成績,而對照組只有36.7%的學生成績達到B及以上。與此同時,測試組中的學生對寫作和研究技能也表現出更強的自信心。該評價項目的研究結果證明,華盛頓中央大學圖書館的學術和研究共享空間對幫助學生取得成功有積極的影響。因此,該圖書館計劃在未來繼續進行類似的評價,以衡量圖書館新型空間的使用效果,并考慮與更多的課程和相關機構開展合作。2.2邁阿密大學信息共享空間的評價實踐[16]。邁阿密大學(MiamiUniversity)圖書館提供兩個包含大量用于數字化創作高端設備的信息共享空間,一個是總館的信息管理中心,一個是科學與商業圖書館的數字書齋(DigitalDen)。這兩個空間通過為學生提供軟件、硬件和館員的專業幫助,協助學生完成各種基礎性或復雜性學習任務。為了更深入地了解空間的使用情況,而不是簡單地收集使用統計數據,邁阿密大學圖書館設計了兩種評價方法。第一種為利用學生自我效能報告來檢查空間和技術使用過程的方法。自我效能評價,是指學生對自身能夠利用所擁有的技術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的評價。圖書館選取某一個具體的時間段(2013年2月24—2013年3月9日),通過問卷調查法,調查時間為5分鐘,對使用這兩個空間中計算機的學生進行調查,讓學生描述他們是如何使用這一空間中的設備以及為了哪門課程而使用這些設備。同時,在另外兩個非圖書館的空間開展了同樣的自我效能報告,自我效能調查表發送給那些沒有使用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中設施的學生。調查評價實踐的最初假設是,使用信息共享空間設施的學生比那些沒有使用信息共享空間設施的學生的自我效能評價分值存在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但是調查結果并不支持這一假設。為此,評價團隊調整了評價方式,將使用基礎性軟件(如瀏覽器、辦公自動化軟件)的學生與那些使用專業性軟件(如Photoshop、ArcGIS等設計軟件)的學生的自我效能評價分值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兩者存在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第二種方法設計了視覺素養評價量表,將使用信息共享空間設施創作研究項目海報的學生的視覺素養,以及沒有使用這些設施創作研究項目海報的學生的視覺素養進行評價和對比。首先對學生進行調查,確定其是否使用了信息共享空間中的設施,然后3個評價者使用該評價量表對75位學生創作的海報進行評價。評價后發現,使用信息共享空間設施的學生的視覺素養得分是沒有使用的學生的將近4倍。2.3曼尼托巴大學“反拖延長夜服務”空間評價實踐[18]。 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ofManitoba)圖書館每學期都會開展“反拖延長夜”服務(LongNightAgainstProcrastination,簡稱LNAP),這一服務的提出是為了支持曼尼托巴大學圖書館的使命,即隨時隨地為用戶提供所需的服務[17]。這屬于非傳統時間的服務(在每學期考試周期間提供通宵服務),在此期間圖書館提供傳統的參考服務、研究幫助和指導。仿照德國原版的“反拖延”,曼尼托巴大學的LNAP一是提供物理空間,在該空間中學生可以移動家具以創造適合其需求的不同的空間;允許學生帶枕頭和食品等,讓他們感覺像在家一樣舒服;允許學生根據他們的工作類型(小組討論/獨立工作)選擇空間。二是讓學生們認識到他們不是一個人在學習,圖書館不僅僅是開放時間,而且還配備充分的技術和服務支持;他們可以在這里寫論文,可以為考試做準備,直到完成工作才離開。該服務主要是通過口碑營銷以及借助社交媒體和海報進行宣傳。曼尼托巴大學圖書館的館員認為參考咨詢和寫作服務對于學生來說是最有價值的,因此希望了解在一個提供全面支持的圖書館空間中的用戶對這兩項服務的體驗;同時館員還發現,LNAP的空間氣氛與圖書館白天的氣氛完全不同,因此想要探索這種氣氛是否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即著眼于在每個學期的關鍵時刻在非常規時間提供“傳統”服務的價值。然而研究一個事件如何影響學生的成功是相當困難的,因為沒有可衡量的標準。為此,館員選擇評價LNAP空間提供的各種服務,以及他們如何支持學生。首先,通過問卷調查法了解學生是否使用了LNAP空間,他們在這一服務空間中做什么以及他們是否會再次使用該空間;其次,通過焦點小組研究和用戶觀察法了解學生的使用感受和使用行為。研究發現,學生喜歡這一服務空間中的氣氛,認可這樣一種在非常規時間提供“傳統”服務的價值,絕大多數使用過該服務的學生表示會繼續使用這一服務。基于該評價,曼尼托巴大學圖書館認為,圖書館空間中的這一服務有必要繼續開展并優化。2.4諾克斯學院科學圖書館空間評價實踐[19]。諾克斯學院(KnoxCollege)打算深入了解參加STEM課程的學生的學習偏好,尤其是這些學生在大學圖書館空間使用方面的偏好,希望基于收集的數據,為圖書館空間的改造提供依據。由大學評價部主任、圖書館部門主任和化學系助理教授組成的評價團隊采用混合方法,即通過焦點小組、調查、訪談和觀察收集數據,研究學生使用科學圖書館(諾克斯學院圖書館的一個分館)的方式和原因以及可能會促使其使用的因素。評價項目的初衷是建立圖書館空間和資源的利用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留存率之間的聯系。該項目首先選取5門STEM課程的學生進行調查。調查分兩次進行,第一次了解學生的圖書館空間使用偏好;第二次了解STEM學生的學習習慣。其次,訪談了12位科學圖書館的用戶,深入了解其學習偏好。最后,組織了11名參加課程學習的STEM學生開展焦點小組研究,并觀察科學圖書館整個學期的使用情況。綜合不同研究方法得出的結果發現,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獨立學習(有75%的學生說單獨學習STEM課程的時間超過75%,觀察科學圖書館的座位發現獨自學習的學生占76%);在非單獨學習的情況下,2~3個人一起學習的居多;不同學習情境下,學生對噪音水平的容忍程度不同;方便性是學生選擇來科學圖書館學習的主要原因。基于研究結論,評價團隊對圖書館提出以下建議:(1)提供更多的安靜學習區域(能夠容忍不同級別噪音的學習區域、寬敞的適合1~2人的書桌、個人書房);(2)提供小組學習空間(座位混合、可重新組合家具的小組研討室);(3)提供預定課程空間服務,提供研究材料、網絡接入技術和平臺以及食品和飲料。諾克斯學院這一評價項目的最大特點在于讓用戶參與空間設計,使用用戶研究結果輔助圖書館評價工作,不斷優化圖書館的空間環境。2.5麻省大學達特茅斯分校翻新空間評價實踐[20] 。 麻省大學達特茅斯分校(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Dartmouth)圖書館正一直在努力尋求措施以支持學生取得成功。該圖書館建造于50多年前,整體屬于一種“令人生畏”的建筑風格。2010—2013年,圖書館空間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翻修,以提供一種適合年輕人的、舒適的現代化空間。自新空間投入使用以來,圖書館的訪問次數大大增加,與翻修前相比,使用量增加了5倍。為確定翻新的圖書館空間和由此造成的使用量的增長是否影響了學生的成功,評價團隊(館員、負責調查課程的教師以及協助調查設計和結果分析的機構科研人員)以平均學分績點(GradePointAverage,簡稱GPA)作為衡量學生“成功”的指標,讓學生自己報告其使用圖書館的方式,基于收集的數據分析翻新圖書館空間的使用程度和類型與學生成功(即GPA)之間的關系。2013年夏季,項目組設計了調查問題,以了解選修“藝術與科學入門”課程的學生的圖書館使用程度和類型。2013年秋季,有關圖書館使用的問題被整合到現有的“藝術與科學入門”課程期末調查中。2014年春季,獲取了第一學期學生的GPA數據,并將其與學生調查回答匹配。425名選修該課程的學生中,有286名學生回答了訪問圖書館的問題,他們平均每周都會去圖書館5次。遺憾的是,分析結果并沒有發現圖書館使用和GPA之間有統計學上的顯著相關性。但是,82.2%的學生同意或強烈同意使用圖書館對他們的整個學術工作有幫助。考慮到在圖書館的新空間中,還舉辦有一些適應性教育(主要是向學生展示他們可以使用的圖書館設施),評價團隊將參加了適應性教育的學生的圖書館空間使用情況與沒有參加適用性教育的學生使用情況進行比較,發現與沒有參加適應性教育的學生相比,那些參加適應性教育的學生使用圖書館空間的頻率更高。那些在學期初期就接受了適應性教育的學生有更強烈的使用圖書館空間的意愿。鑒于此,圖書館決定繼續在學期初期在新空間中開展適應性教育,通過適應性教育、圖書館參觀等活動,讓一年級學生熟悉圖書館、使用圖書館;同時還計劃繼續開展進一步的評價工作,以明確圖書館適應性教育、參觀、教學活動與學生成功之間的關系。2.6北科羅拉多大學米切納圖書館空間評價實踐。[21]北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ofNorthernColorado)圖書館在實施評價方面歷史悠久,自1988年以來,一直堅持開展用戶滿意度評價。為適應新信息環境的變化,米切納(Michener)圖書館是北科羅拉多大學圖書館的兩個分館之一,不僅繼續發揮書庫的作用,而且還為學生提供了許多不同的空間以及非研究性的服務。圖書館的每一層都配置了不同的家具和技術設施:1樓是主服務區,有近100臺電腦、良好的無線網絡以及團體座位和咖啡角落;2樓有十幾臺電腦,還有一個寬敞的大空間,提供多張桌子和軟座椅;3樓是安靜區域,有書房、小桌子和散落在不同地方的軟座椅。圖書館開展評價的目的是了解圖書館對學生成功的影響,即作為校園里的一個空間,它在學生成功中發揮什么作用?相關的問題包括哪些因素促使學生使用圖書館,使用圖書館的學生是否也參與了課外活動,這些活動是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如GPA)以及及時獲取學位。評價項目采取了多種方法收集數據,如訪談(訪談仿照真人秀節目,采用一種稱之為“視頻展臺自白”的新方法進行,共訪談了18人)、焦點小組研究(7人)、觀察法(記錄圖書館空間和家具的使用情況,觀察314人),此外也使用了一些機構數據〔在年度高級調查(大于2000人)和2年1次的師資調查(大于750人)中增加了有關圖書館空間的問題〕。定量數據顯示,圖書館中社會功能較為豐富的空間具有較高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但也需要為研究提供私密和安靜的空間。定性數據支持這些定量研究的結果,同時揭示出冷靜的氣氛、共同的興趣、技術裝備和小組學習室等都是使用空間的原因。學生建議在圖書館的安靜區域安裝更多的電腦,嚴格執行3樓的安靜政策,并進一步宣傳獲取服務(如筆記本電腦借用服務)。使用圖書館空間的學生的GPA略高,并且在6年內學位獲取率更高,這些研究結論均證明了圖書館空間對于學生而言的重要性,基于此館員認為他們可以更加自信地與校園信息管理與技術部門繼續建立合作關系。此外,以評價為契機,使圖書館也有機會與其他校園部門合作,與學生團體建立起直接聯系,更充分地發揮圖書館作為校園中心之一的作用。2.7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圖書館空間評價實踐。[22]跨專業教育目前是醫學課程的一個要求,因為已有研究表明跨專業模擬教育對學生和患者所帶來的益處。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ofMississippiMedicalCenter)根據跨專業教育合作組織(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Collaborative)和醫學教育聯絡委員會(LiaisonCommitteeonMedicalEducation,簡稱LCME)2013年聯合制定的標準,借助美國醫學院校聯合會(AssociationofAmericanMedicalColleges,簡稱AAMC)醫學中心這一組織,建立跨專業學習團隊,使“以患者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得以實現。為此,2013年12月,隸屬于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的羅蘭醫學圖書館(RowlandMedicalLibrary)設立了協作學習中心,以支持“以患者為中心”的跨專業教育模式。為評價協作學習中心所發揮的作用,來自圖書館、教務處和跨專業小組委員會(該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聯系學生機構)的人員組成了評價小組,具體包括參考咨詢館員、電子資源館員和學生成功評價部部門主任,與此同時,圖書館館長、副館長以及一位護理專業教師(提供了焦點小組健康科學部分的引導問題)也為評價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大力支持。評價小組首先將參加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課程(研究生院、藥學院、醫學院、牙科學院或護理學院開設的課程)學習,同時也參加了基本生命支援(BasicLifeSupport,簡稱BLS)資質認證課程學習的學生隨機分成兩個獨立的小組進行焦點小組研究。第1天有13人參加,第2天有11人參加。焦點小組的主持人均通過一系列問題,指導兩個小組完成焦點小組討論,學生的意見被記錄和分析。其次,結合圖書館員負責的前/后測試(其中涉及跨職業核心能力),以及由護理專業教師負責的BLS前/后測試,尋找以下問題的答案:(1)學生對跨專業學習的信心和態度?(2)在跨專業環境中學生如何學習BLS?兩組學生參與者中,所有人的12個跨專業能力中每一個的得分均有所提高。在跨專業學習環境中,24名學生中只有1名參與者在BLS后測試中獲得了較低的分數;96%的參與者獲得了相同或提高了的分數。在兩次學習期間,記錄了38個關于跨專業職業教育的評價:正面18個,中立12個,負面8個。由此可見,學生認識到跨專業教育的重要性,并希望有更多的機會與其他專業的學生一起工作;兩個小組BLS測試結果表明,跨專業教育環境更可能留住學生。因此,建議圖書館作為利益相關者參與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課程標準的開發,通過提供人員和空間達到以有意義的方式將跨專業培訓融入現有課程計劃的目標。
3對大學圖書館實體空間評價的思考
綜上可見,現階段大學圖書館空間的評價不再是單一的基于使用的統計,而是呈現出以下特征和趨勢。3.1評價目標與機構整體目標保持一致。大學圖書館逐漸意識到評價只有在符合所屬/隸屬機構優先事項和使命的情況下才是最有效的,因此也越來越積極地參與到有關高等教育有效性和質量的對話中。大學圖書館的評價人員通過制定適當的方法、策略,記錄圖書館在推動其所屬/隸屬機構的目標和使命實現的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證明圖書館空間及其設施對學生學習和成功的影響,揭示空間和設施的使用與學生成功(如學生留存率、學習持續性、GPA等)之間的關系,以此推動高等教育機構改進和完善評價工作,更加側重于圖書館對所屬/隸屬機構使命和學術優先事項貢獻程度的評價。上述7所大學圖書館的空間評價無一例外都是選擇關注對學生成功的影響,這是因為這一評價目標與所屬/隸屬機構的使命相一致。因此,評價學生成功與圖書館空間的關系,是圖書館評價文化不斷成熟的新趨勢。這種評價不僅填補了圖書館以往評價工作的空白,而且也與大學的戰略目標保持一致。不僅有利于吸納所屬/隸屬機構內的相關利益群體了解并支持圖書館的評價工作,從而進一步認可圖書館的作用和價值,而且也有助于進一步突出和呈現圖書館的評價活動,彰顯評價工作對持續改進空間和服務、增加可信賴性以及機構效力的重要性。3.2混合使用多種研究方法進行評價。上述案例中問卷調查法是使用最多的方法。不同的研究方法擁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問卷調查的一個明顯優勢就在于可以通過一個問卷達到多種目的。與此同時,它對評價人員的要求也沒有結構化訪談和焦點小組那樣高,而且還有大量其他機構的問卷可以參照,因此相對省時省力。但是存在的問題是:問卷雖然可以大規模發放,但往往響應率比較低,而且響應調查的人多是對圖書館有一定了解的人,那些不熟悉、不了解圖書館空間的用戶信息可能沒有獲取到。因此,通過調查獲取優質的、有代表性的樣本是調查的難點所在。結構化訪談和焦點小組重視對研究對象的深入了解,而不是泛泛知曉,因此開展非常耗時且費力。訪談本身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訪談過程中為了讓受訪對象完全理解這一過程和術語,也需要訪談者花費時間去解釋;而訪談前的準備工作、轉錄訪談的內容同樣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這兩方面的因素都導致協調訪談時間并大規模進行都比較困難。也屬于訪談方法的焦點小組研究,除了上述特點之外,比起便捷的個人訪談或者問卷調查,似乎是一種更為真實可信的方法,但是該方法對焦點小組主持人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大學圖書館很少只使用一種單一的方法進行評價,而是傾向于將定量和定性方法結合使用,通過混合方法提升圖書館空間評價的質量并增加評價結果的說服力。3.3重視與利益相關者協作開展評價。實現有意義評價的前提條件是評價團隊的成員要對學習因素和學習屬性的具體細節建立共同的認知。大學圖書館雖然在開展評價的過程中發揮著引領作用,但評價所涉及數據的復雜程度已超出了圖書館一個機構能夠解決的范圍,圖書館需要與利益相關群體合作來實現評價工作的有效開展和可持續發展,高層的支持和強有力的監管也是評價得以有效開展的關鍵因素。具體課程的任課教師、學生服務部門、大學評價部門等都是大學圖書館常見的一些合作伙伴。以評價活動為紐帶,有助于促使圖書館形成與校園其他團隊之間的互訪機制,構建起校園不同利益相關群體之間的合作網絡。大學圖書館基于校園合作伙伴關系開展評價工作,有助于全面了解大學中不同部門在促使學生成功方面所發揮的獨特作用和貢獻,明確開展評價所需的數據類型以及收集數據的最適當方法,并由此提高團隊成員對于大學中不同部門的學生學習和所屬/隸屬機構優先事項的認識。識別可用于評價的多種來源和類型的數據,特別是圖書館自身能夠產生的數據的來源和類型,也有助于擴大和豐富評價團隊對如何衡量和描述學生學習效果的理解。協作開展評價的方式也導致了機構內不同部門之間有效溝通的實現,對于每個討論的話題和問題,來自不同部門的評價團隊成員都會基于自己的業務實踐經驗,帶來獨特的觀點。參與評價的機構都有機會相互學習新的東西,理解并認識校園其他部門如何實現類似的目標,面對類似的挑戰。
作者:馬駿 單位:河南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 上一篇:圖書館青少年素養服務研究
- 下一篇:企業管理會計發展趨勢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