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建設探討

時間:2022-11-26 08:48:08

導語: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建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建設探討

【摘要】圖書館職業專業化發展成為歷史的必然要求。明確合理的職業道德準則,是一個職業走向成熟,走向專業化的標志。加強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建設,即樹立館員職業理想,強化館員職業責任,提高館員職業技能、增強館員職業榮譽,有利于為圖書館職業專業化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圖書館專業化;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建設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圖書事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圖書館職業專業化發展成為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人,具有主觀能動性,人的能力與素質是任何一個職業專業化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具有核心競爭力。因而圖書館員能力與素質優劣是圖書館職業專業化的關鍵之一。圖書館員專業化,指圖書館員恪守職業道德,依托專業組織,通過持續不斷的專業教育及訓練,掌握專業活動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逐步成為一個專業工作者[1]。恪守圖書館職業道德是圖書館員專業化的標準之一。明確合理的職業道德準則,有利于維護整個職業的質量、信譽和社會地位,是一個職業走向成熟,走向專業化的標志[2]。因此,加強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建設有利于為圖書館職業專業化發展保駕護航。本文擬從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建設內涵、意義和有效舉措等方面進行簡要探討

1.職業道德內涵

職業,是一個歷史范疇,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隨著社會分工和勞動分工的確立而產生的一種社會關系。是為滿足社會現實及發展的需要,人們所承擔的具有一定社會職責的專門業務[3]。道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認為,道德是由一定社會關系所決定,它是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維持,用以調整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總和[4]。職業道德指適應各種職業活動的要求而必然產生的道德原則、規范及相應的道德意識、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質[5]。圖書館從昔日的“藏書樓”,到“藏以致用”,再到當今網絡時代以“高效儲存和傳遞”人類文化知識為己任,圖書館職業專業化已成為其自身發展的主流取向。《荀子•勸學篇》中說:《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上矣,大是之謂道德之極。”[6]。意即學習修養達到“禮”的要求,可以說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了。因此,筆者認為,在圖書館職業專業化發展過程中,樹立館員職業理想,強化館員職業責任,提高館員職業技能、增強館員職業榮譽是圖書館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內涵和要求。

2.圖書館職業道德建設的作用和意義

職業道德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來調整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是維護各行之間或同行內部之間有序發展的無形力量,在職業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7]。首先,能優化館員個人職業道德品質。在圖書館事業發展過程中,無論設備再先進、資源再豐富,沒有館員的主動參與,一切將無法運轉。因此,人是圖書館職業專業化的決定因素之一。人的職業理想、職業責任、職業態度、職業榮譽感關乎著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成敗。圖書館職業道德能引領館員增強對圖書館職業的使命和責任的認同,并把認同轉化為個人信念及付諸行動,最終達到“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境界。其次,有利于提高圖書館職業的社會地位。眾多學者認為:某一職業社會地位的高低也是衡量其職業專業化程度的標準之一。圖書館職業道德能指導、規范館員在專業實踐中明確職責范圍、樹立職業理想、端正職業態度等,從而通過專業化的服務贏取社會認可和提升職業威望、鞏固社會地位。圖書館擔負著人類文化傳承的社會職責,為很好地實現其社會職能和完成職業使命,館員就必須恪守職業道德,將個人信念與專業服務高度融合,才能維護圖書館職業質量、職業信譽和職業地位。第三,有利于提高國民綜合素質。職業道德不僅是維護職業質量和信譽的保障,還能凈化行業風氣,進而推動整個社會風氣的改善。圖書館作為信息服務機構之一,擔負著文化知識收集、整合、保護和承傳的社會責任與義務,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和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加強圖書館職業道德建設,有利于為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創造良好的環境。

3.圖書館職業道德建設的有效舉措

職業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有著不同于政治、法律、宗教等主要靠一系列的社會組織、機構、設施等來實現和維持的意識形態特征[8]。它是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內心信念及教育、感化和熏陶的力量來實現和維持,并通過善惡價值來選擇和評價人們的行為方式,從而達到各行各業能有序化地進行的目標。因此,根據職業道德的特征,我們可以從樹立職業理想、提高職業技能、增強職業榮譽加強職業責任等角度來加強圖書館員職業道德建設。3.1樹立職業理想。職業理想是指人們對所從職業產生的向往以及要達到的目標,除受到社會理想的指導和制約外,還取決于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具有明顯的個性化特征。目前,由于圖書館事業中存在經濟投入不足、制度不完善、評價機制不合理、分配方式陳舊等原因,圖書館這一職業對于大多數館員來說只是一個謀生的手段或養老之地,很少有人把它作為事業的追求和自身發展的手段。但由于科技的迅猛發展,圖書館業務在資源整合和服務模式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并由“藏書樓”發展到今天的“全媒體信息中心”,圖書館已衍變為一個極具有專業性的職業。因此,在新形勢下,相關部門在積極完善圖書館職業的客觀環境的同時,應激發館員的主觀能動性,樹立最高的職業理想。這既是加強圖書館職業道德建設有效途徑之一,也是圖書館職業走向專業化的前提和保障。3.2培養職業情感。職業道德情感是指從業人員對職業道德要求、職業道德義務的心理體驗、感受和態度。包括職業活動的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尊嚴感以及正義等情感和態度,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有著不可替代的調節作用[9],職業態度是履行職業責任的基礎。在圖書館力求專業化發展的今天,館員首先要端正職業態度,以平易近人、態度和藹的主人翁姿態來對待每一位讀者。承擔職業責任是一個從業者最起碼的道德要求,也是職業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為讀者提供多元化的精、準、全信息服務是館員的基本職責。職業榮譽是人們對職業行為的社會價值作出的公認的客觀評價和正確的主觀認識,包括社會榮譽和自我評價榮譽[10]。社會榮譽能起示范導向效應,自我評價榮譽能起支撐和激勵作用。在圖書館服務工作中,我們應定時、定期根據業績建立授予榮譽稱號、物質獎勵、晉級、表彰等社會榮譽體制。無論是職業態度、職業責任,還是職業榮譽感,都是在相關部門制定一系列的規范標準架構下,通過個人的主觀認識、努力實踐,才能將職業態度、職業責任職業榮譽等扭成一股繩,培養較高層次的職業道德情感。3.3提高職業技能。職業技能是從業人員進行職業活動的最基本的業務能力,是職業道德的外在表現形式。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中也提倡:知德合一,把求知當作達到道德的手段。在當代社會,作為新時代的館員,為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應與時具進,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提高多元化技能。如在圖書館的特色服務中,設立為殘疾人服務崗、公益講座崗,少年兒童服務崗、農業科技服務等特色崗位;在服務內容上力求信息獲取方便有效、信息分辨科學、準確;欣賞閱讀有效指導等全方位、深層次服務。館員的求知是進行多元化服務的前提,館員技能的提高是維護和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的根本。

沒有職業理想,就失去了奮斗的方向和目標,沒有職業技能,就失去了職業道德載體和表現手段。沒有職業情感,就會逐漸失去對職業道德的認識。因此,圖書館職業專業化發展不能孤立地進行,而應和職業道德建設并舉進行,才能有實在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張峰.圖書館員專業化標準[J].圖書與情報,2007,(03):36-39.

[2]張志清.職業道德是圖書館呀的靈魂[J].貴圖學刊,2006,(08).

[3]潘俊云,李素余.馬克思早期的分工概念及其內在邏輯[J].學習月刊,2011,(08)下半月.

[4]王常柱.“官員”道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從現實社會“官員去道德化”說起[J].巢湖學院學報,2009,(05):1-4.

[5]黃俊杰.我國高校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06):94.

[6]梅珍生.論禮的有意味的形式--以荀子的飾論為例[J].湖南大學學報,2004,(05):66.

[7]陳大超,蘭霞萍.基于和諧理念的中小學校長職業道德建設[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49-52.

[8]于濤.我國宗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J].延邊黨校學報,2006,(03):29-30.

[9]王開生.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體系有序性原則初探[J].大學時代:B版,2006,(03):132-134.

[10]譚勁松,張陽,張育強.試論會計職業道德[J].廣州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02):40-46.

作者:胡秀麗 蔣香 單位:玉林師范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