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學教育主題教學形式運用

時間:2022-04-19 04:40:00

導語:英美文學教育主題教學形式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英美文學教育主題教學形式運用

1理論基礎

主題教學模式是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的,即關于人類學習過程認知規律的理論。在這一基礎之上,教學強調知識不是通過老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學習和他人(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教師應努力創造一種學習環境,使得學習者身處該環境中,可以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進而積極主動學習。建構主義教學觀主張學習者在掌握新知識的過程中,把外在的信息納入并豐富已有的認知結構的過程。同時,還注重培養學生在原有認知結構與外在信息發生沖突時,調整和重組原有的認知結構的能力。

2核心內容

通過學習理解分析英美文學中各種類型、題材的作品,鍛煉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任課老師在課堂授課中應注意以自己的講授作為引導和啟發,使得學生主動認識、整理、綜合概括和分析欣賞英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規則和原理,并在這一過程中高效大量地獲取知識。教師還應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授課過程中,從而鞏固所學新知識,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在實際授課中,教師將現有材料中所反映的主要內容確定為主題,該主題可由數個話題構成,各個話題分別表述該主題的不同方面,是與主題比較而言更詳盡更易于操作的內容。而話題又要通過若干細節,即關鍵詞及短語來豐富和闡述。教學中,學生通過對現有材料的主題—話題—細節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在充分理解該部分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還同時掌握了材料中所運用的語言表述形式,建立了自己的認知結構。

3主要教學過程

3.1正式授課前的準備活動所謂準備活動,就是任課教師在正式講授內容之前,讓學生進行一些與所講內容密切相關的準備和預習,使學生對本單元內容有所了解并啟發其好奇心。準備內容可以是教師設定某一情景,讓學生扮演某種身份,在某種特定環境中,解決一些問題。為了增加學生的興趣并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盡量選擇與學生日常生活有關的內容。

3.2以聽力為主的語言活動此部分可以是對主題內容的更深層次的了解與思考,這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主題相關的片段,使學生在了解主題的同時增加詞匯量和相關知識。聽力完成后,還可以適當開展小型的討論以加深印象。

3.3以閱讀欣賞為主的語言活動這部分內容可分為兩部分:課上教師講授和課下延伸閱讀。課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從欣賞分析的角度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在前兩部分內容完成的基礎上,適當提出一些較為深入的問題,引起學生思考和討論。經過之前的熱身練習,此時學生對該主題內容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以較好較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觀點,有助于提高課堂討論效果。此時教師也可以作為問題解答者,回答學生在集體談論中所遇到的問題,最大程度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課下,則提供一些與主題相關的延伸閱讀文章和作品讓學生獨立完成閱讀。此時,學生已基本完成了關于本主題的核心內容,并掌握了相關的詞匯、語法知識及背景知識。

3.4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進一步提高這部分教學內容,是教師根據前三部分的完成情況所設計的針對性較強的多種形式的練習。例如,可以讓學生嘗試翻譯英美文學作品中的經典片段;或要求學生以該主題為中心寫一篇習作;或對文學作品的內容進行想象力豐富的續寫或改寫;也可以讓學生角色扮演,自己組織一個小型班內話劇表演等。通過多角度多方面的認真學習,學生對該主題內容已有深刻了解,在此基礎上可以自由發揮,比較自如良好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