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下大學生消費市場營銷策略分析

時間:2022-12-07 11:36:29

導語:心理學下大學生消費市場營銷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學下大學生消費市場營銷策略分析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發生巨大改變,基于心理學視角對大學生消費個性和共性進行分析,利于企業制定針對性的市場營銷策略,投其所好,促進大學生消費市場的發展。大學生群體具有龐大的市場規模,且分布集中,消費能力比較穩定;文章從大學生消費市場的特點著手,分析影響大學生消費的因素,從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市場營銷策略。立足大學生消費心理,幫助企業制定多樣化的營銷機制,促進企業發展。

【關鍵詞】心理學視角;大學生消費;市場營銷

在高等院校擴招的背景下,大學生的數量每年呈遞增的趨勢,數據顯示,我國2020年在校大學生已經達到3700萬,是全世界大學生數量最多的國家。大學生數量的龐大,造就了龐大的消費市場,背后的競爭愈演愈烈,所以對于商家而言,了解大學生的心理,從而進行營銷是具有戰略意義的。當代大學生消費大都趨向于追求個性和創意,崇尚標新立異和新潮,要求商家在制定市場營銷策略過程中具備創新性,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擴大影響力。

一、大學生消費市場的特點

(一)規模龐大,分布集中。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生數量與日俱增,大學生數量龐大,給商家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便于獲取更大的市場利益。加上大學生基本集中在學校活動,消費范圍和分布相對比較集中,為商家開展各種各樣的營銷活動提供了便利。越來越多的商家和企業想多角度了解大學生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從而制定促銷機制,形成廣泛的消費行為。(二)消費水平不均衡,觀念有差異。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地區和家庭,在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大多數學生是沒有賺錢能力的,其資金來源大都是依靠父母,所以各自家庭的經濟狀況直接影響他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而大學生的消費水平和觀念也直接影響購買商品的種類和品質,典型的差異就是南北飲食差異,南方學生喜好米飯,北方學生喜好面食。這對商家而言在制定商品營銷策略過程中需要進行充分了解,進而實施差異營銷。(三)消費存在共性和個性。大學生消費群體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兼顧消費的共性和個性化特點,從共性角度而言,大學生日常所需商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如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學習用品等等。而大學生消費的個性特點則是從每個學生選擇的差異上體現的,每個學生都有偏好和習慣,進而在選擇商品的特性和造型上存在著不同,展現獨特之處。所以大學生消費市場既存在共同的特點,也存在不同的個性化特點。

二、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消費的心理分析

(一)喜好時尚,追求潮流。現代大學生作為年輕一代,消費行為介于成長期和成熟期,對外界新興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會對很多有創意,有新意的商品產生“試一試”的想法。大學生往往走在追求時尚和潮流的前沿,標榜個性,喜歡購買一些與眾不同的商品,以達到自我滿足的心理需求。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基本溫飽下,許多家長會給予大學生消費“津貼”,以保障大學生能夠購買多種多樣的商品。他們獨特的眼光,時髦的裝扮,敏銳的洞察力,使得他們的消費呈現出“小資”的趨勢,呈現多元化的消費特點。(二)個個都是網購達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網絡購物平臺如淘寶,京東等的興盛,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喜歡在網上購物。大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學校,而網絡購物滿足了他們對于商品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不受時間和地方的限制,能夠輕松買到喜歡的商品,還能送貨上門,不滿意還可以七天內包退換,節省時間的同時滿足了學生“懶”、追求便捷的心理。此外網絡上的商品價格一般比實體店更便宜,物美價廉,商品質量與傳統市場比不相上下,貼合了很多學生經濟能力不足的實際。最后大學生消費喜歡追求新鮮事物,網絡消費作為一種新鮮的消費方式,不僅是一種消費的趨勢,也是一種消費的潮流。

三、基于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消費市場營銷策略分析

(一)開發個性化的產品。基于大學生對于商品個性化和潮流化的追求,商家在設計產品過程中,要突出設計感和時尚感,注重創新性和獨特性,從商品的類型、款式、包裝、顏色、宣傳語等角度出發,注重融入時尚流行的元素,最大限度吸引大學生。同時商品的設計還需要緊跟大學生個性化的心理訴求,在保障商品質量的基礎上,及時根據大學生消費市場的變化特點,打造“爆款”的商品,引導大學生進行消費。企業根據經營特點,根據大學生市場特點,開發不同檔次和類型的商品,以滿足大學生消費共性和個性的需求。企業在進行產品的開發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大學生的購買能力,消費心理及生活習慣,融入一些大學生活中的文化特點因素,容易建立產品與學生關聯,更容易產生親近感,產生購買欲[1]。(二)建立多樣化的營銷渠道。商家根據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習慣,可以進行多樣化的渠道營銷,主要分為窄渠道、寬渠道及網絡銷售渠道。窄渠道這種營銷渠道適合學生購買電腦、手機這些高價值、對比性強的商品,看得見,摸得著,可供選擇的機會也多。而寬渠道銷售則更適用于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類似紙巾、牙刷等,適合便利店及連鎖店等地進行營銷。而網絡銷售渠道也是當前很多商家普遍建立的一種營銷渠道,尤其是衣服、化妝品、飾品等等,基本適合網上進行銷售。互聯網對大學生而言是最有吸引力的媒介,也是他們獲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無形中影響他們的消費觀念。所以企業可以積極借助網絡進行銷售,在各種虛擬社區和網絡游戲中進行差異化營銷,加強企業與學生聯系,有意進行產品的傳播。還可以建立門戶網站或者是淘寶店等,讓更多的學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賣家,購買產品。把握網絡銷售渠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網上游戲,網上評選等等,發揮品牌的影響力和滲透力[2]。(三)開展多元化的促銷活動。企業想要引起大學生的關注,刺激消費,就需要從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出發,用他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現企業的產品和文化。企業可以借助多種形式的促銷活動,激發學生的購買欲望,可以采取打折活動、POP廣告等現場促銷滿足學生的實惠心理,同時利用社交軟件,比如拍照轉發朋友圈集贊獲得禮品等形式,將現場活動情況傳播出去,形成宣傳效果,吸引更多的人前來購買。其次還可以借助個性化、情懷化的廣告宣傳激發學生的消費,大學生群體是最感性的群體,借助一些有情調、有創意、有情景的廣告主題,為他們的購物編制一個“合理的借口”,贏得學生的信賴和購買。借助多種多樣的營銷活動,比如王者榮耀主題營銷、體驗式營銷、文化營銷等等促銷活動,形成良好的消費效果。(四)構建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品牌形象始終是讓人信賴的第一選擇,尤其對于學生這一群體而言,口口相傳的影響是巨大的,現身說法更有宣傳作用。大學生生活在校園里,室友與室友之間,同學與同學之間,關系都是非常密切的,每個學生購買物品的選擇或多或少影響著其他人的選擇。所以商家在進行大學生消費市場營銷過程中首先要保障商品的品質和質量,獲得學生的認可,價廉物美,更能贏得學生的“心”,從而在學生群體中形成“好口碑”,吸引更多的人進行體驗和購買。商家在營銷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試用和體驗,使用過后,用得好向同學推薦,這也是一種非常優質的營銷策略,能夠幫助企業建立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學生進行體驗和購買,刺激消費。

總而言之,隨著大學生群體日益龐大,他們的消費潛力是巨大的,對于企業的營銷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企業想要抓住這一群體,就需要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進行準確把握,基于對消費心理的了解,制定營銷策略,促進經濟的增長。文章主要從大學生消費市場的特點、消費心理的研究以及大學生市場營銷策略三個方面進行論述,根據大學生消費心理,從產品、渠道、促銷及品牌形象等角度進行營銷,不斷促進大學生消費。

【參考文獻】

[1]張平.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消費市場營銷策略[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03).

[2]李漢升,梅杰,李雨馨,等.基于消費升級背景下大學校園市場的營銷策略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28).

作者:趙徐暢 單位:白城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