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大班教學對策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24 10:56:00

導語:大學英語大班教學對策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英語大班教學對策分析論文

摘要:大學英語大班教學在我國已有許多年的歷史,其中存在的問題也由來已久,但由于大學英語教學在過去一直強調以知識傳授為中心,教學方法主要以講授法為主,班級的規模對這種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的沖擊并不明顯,因此,大班英語教學中的許多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近年來,隨著高等學校擴招的實施,大學英語教學的班級規模越來越大,同時,隨著素質教育的理念對學校教育的逐步滲透和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從傳授語言知識向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轉變,大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變得越發突出,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如何解決大班教學的問題,改進和完善大班教學的形式,就成了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本論文在借鑒國內外學者有關大班英語教學理論和實踐成果的基礎上,對大學英語大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了進一步分析和歸納,并在實踐的基礎上得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

關鍵詞:大學英語;大班教學;問題;對策

一、概述

大學英語屬于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每個班的規模通常應在35人左右。按照這個標準,人數在40人以上的班級就是大班了。但班級的規模是隨時代、地域

的變化而變化的。班級授課制初期,班級的規模一般較小,約20至30人,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漸擴大,標準班規模的尺度也隨之不斷發生變化。新中國成立以后,全面學習和借鑒了前蘇聯的教育模式,我國各級學校的班級規模一般定為40至45人左右,這一規模維持了相當長一段時期。改革開放以來,各級各類教育需求快速增長,而教育供給相對滯后,各級各類學校的班級規模呈現增大之勢。有關數據表明,自1999年我國高校擴大招生規模以來,高校一向較小的班級規模也迅速膨脹,普遍達到60人以上。因此,就我國目前大學英語班級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學英語大班應該指規模在60人以上的班級。

二、我國英語教學中大班教學產生的原因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由于冷戰的結束,世界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展,推動了全球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大量的信息潮水般地涌入各個領域,作為吸取和交流信息之工具的外語(主要是英語),對個人來說,是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的重要手段;對國家來說,已成為國際交往的工具和國內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外語教學因此受到了空前的重視。但發展中國家由于教學條件所限,不得不在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在高等學校中采取加大班額等方式開展外語教學活動。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與其它發展中國家有相似之處,但也有自己的特點。我國的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戰略加快了高等學校“擴招”的實施

高等學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對國家的穩定和未來的發展無疑是有益的,這不僅暫時性地緩解了就業壓力,盡可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求,使更多的青年獲得了深造機會,縮短了我國高等教育與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同時,國家在高素質人力資源方面也獲得了提高,對我國今后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參與激烈的國際競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由于這幾年的持續擴招特別是盲目擴招,給許多高校的教學和管理工作造成了被動,辦學基本條件在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核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規模辦學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以下。例如:2001年全國普通高校生均教學行政用房面積從1997年的14平方米下降至2001年的11平方米;生師比由1997年的7.8驟然上升至2001年的18.2,個別地區的高校中生師比甚至超過20,這使得原本數量緊張的外語師資隊伍和薄弱的外語教學設施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實行大班教學便成了許多高校緩解矛盾的權宜之計。

2、現代教學技術的發展為大班英語教學創造了條件

近幾年來,我國在外語特別是英語語言教學的現代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從教學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教材的編寫和出版、多媒體課件的開發與利用、信息的搜集與交流、教學方法的探討和研究到英語教育學科規劃的制定與落實等,都有了長足的發展。階梯教室、投影儀、程序教學機、無線傳輸擴音設備、廣播電視遠程教育、計算機網絡等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的運用,使成百上千、數萬乃至數十萬人同時上課成為可能,這在客觀上為大學英語大班教學提供了先決條件。

3、“教育產業”論使得經濟效益成為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標之一

非義務教育產業化的爭論在我國已持續了好幾年,目前高等教育界對此已基本達成共識,認為高等教育必須積極推進產業化的進程,只是在產業化的“度”上尚存分歧。另外,各高等院校由于所屬不同(少數院校直屬教育部,絕大多數分屬省、地、市),地域不同(有的處于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有的處于中部經濟較發達地區,有的處于西部經濟落后地區)、性質不同(有國有和民辦之分)、類型不同(既有多科性綜合大學,又有單科性學院;既有本科院校,又有??圃盒#瑢е罗k學財力投入水平上的差異。而當前市場經濟的沖擊要求高等教育充分發揮其促進經濟發展的功能,并迫使高等教育本身的發展必須追求經濟效益。為了彌補財力投入水平上的不足,為了節約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資源的使用率,從而提高教育投入與產出的經濟比率,擴大學校規模的同時擴大班級規模就成為當前眾多學校的選擇。從這一點上說,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出現是我國高等教育產業化進程中的必然結果。

三、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大班英語教學的現狀

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繼承了班級教學的優點,最突出的莫過于教學效率高,這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緩解我國目前高素質人才匱乏的狀況,符合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但它同時也繼承了班級教學的缺陷,而且在很多方面比普通意義上的班級教學尤其是小班教學的缺陷更加明顯,對教學質量的影響更加嚴重。這已經引起了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的重視,有關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縱觀我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現狀,主要問題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1.教學活動的主體

作為人類認識實踐活動之一,教學活動存在教師、學生與內容這“三體”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和關系。相對于“教”來說,教師是活動的承擔者,是主體,而學生是教師工作的對象,是客體;相對于“學”來說,學生是活動的承擔者,是主體,教學內容是活動的對象,是客體。這樣的特點,使得教學活動超越了一般活動的‘主、客’二者的相互作用,而出現了‘主、主、客’三者的相互作用。

作為教授的主體,大學英語教師存在數量不足、素質不高的問題;作為學習的主體,大學生中普遍存在英語底子薄、基礎差的問題,不僅如此由于班大人多,就一個教學班級來說,學生之間存在程度不齊、分化嚴重的問題,導致教學要求難以統一。.

2.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是指“學校教學活動賴以進行的各種客觀條件的綜合”。教學環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社區文化、家庭條件以及親朋鄰里等方面,都屬于教學環境”;而狹義上的教學環境主要是指“學校教學活動的時空條件、各種教學設備、師生關系、校風班風等等”。大學英語大班教學在教學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涉及座位編排、教學設備、班風學風以及課堂氣氛等四個方面。

3.教學模式

由于班級規模大、教學環境不理想、學生的水平差異明顯,加之教師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在絕大多數高校中,大學英語大班教學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目標以掌握語言知識為主,教學內容以詞、句的意義和語篇分析為主,教學方法以講解和翻譯為主,成績測試以書面表達為主,而以語言運用能力為培養目標的交際教學還沒有真正進入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和程度,影響了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不僅如此,由于人數過多、規模膨脹,大班英語教學中僅有的師生間的一對一交流活動也只限于教師和個別學生,而絕大部分學生的課堂行為則大大受到限制,他們只能被動地輸入,而不能主動地輸出。經觀察,大學英語大班教學中,被剝奪了參與課堂發言機會的往往是那些性格內向或能力較差的學生。因此,大學英語大班教學不僅影響學生的課堂行為和表現,而且也無形中造成了學習機會的不公平現象。

由于缺乏師生交流,教師往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不夠,不能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個別指導,使許多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處于一種被動的、盲目的狀態,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效率低下。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許多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的信心。

四、改進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途徑

改善我國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現狀,必須立足于現實,從解決大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具體措施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1.增強主體意識

(1)加強教師業務培訓,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教學質量,而教學質量能否提高依賴于師資隊伍素質的高低。由于大班自身的局限性,決定了大學英語大班教學較之標準班級在教學和管理方面的難度更大,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更高。因此,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便成為大學英語大班教學質量能否得到改善的關鍵。教師素質包涵多個方面,內容豐富。教師素質的提高有多種途徑,既可以通過在崗學習,也可以通過離職進修,既可以通過教師的自主學習,又可以通過對教師的集體培訓。

(2)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大學生中不僅存在英語語言知識水平差異大、語言運用能力參差不齊的現象,而且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較為嚴重的被動性。

自主學習能力簡稱為自學能力。它是指“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質的參與,即學生具有對自己學習目標的意識,對整個學習活動的參與以及對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的意識”。大班授課的情況下,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因為相對于標準教學班級的學生來說,大班中的學生與教師一對一交流的機會少,受到教師學業方面的照顧和指導更少。因此,只有“教會學生學習”,使學生真正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減少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才能使學生獨立駕馭學習活動以取得知識和能力。另外,從大學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來看,英語學習的首要任務是“學”而不是“教”,“教”的最高境界是為了“不教”??梢娮灾鲗W習能力的培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了。

2.優化教學環境

大學英語大班教學在教學環境方面存在座位編排、教學設備、班風學風以及課堂氣氛等四個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涉及教學模式、課堂管理、教學方法等方面,而且也涉及師生雙方的素質以及對教學活動的態度、學校對英語教學的投入等方面。

(1)發揮小組在課堂管理和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2)組長的產生及其作用

(3)提高教學媒體的利用率,豐富課堂教學的手段

3.改進教學模式

所謂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的結構框架和教學活動的程序”。大學英語大班教學模式的改進主要涉及以下兩個方面。

(1)根據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編班

我國高校中的班級一般是在新生入學報到時,事先由學?;蛟骸⑾蹈鶕W生檔案中的有關信息確定的。班級的編排基本上遵循以專業為主的原則,即專業相同或相近的學生編在同一個班級。如果同專業的學生人數過多,不能容納在同一個班級中,就需要將學生編成若干個平行班級。平行班級的編排過程中需要考慮學生的高考總成績、性別、來源、特長等因素在各班級中的分布情況,以達到最大限度的均衡。在接下來幾年的學習中,除極少數學生由于專業的改變或其它原因不能隨原班級繼續學習外,班級的規模基本保持不變。這種班級的編排方式忽視了學生在英語語言能力方面的差異,不利于教師對英語教學進行統一要求。因此,改變傳統的編班方式,根據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編班顯得非常必要。

(2)針對不同層次的班級采取相應的教學模式

根據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編班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便對不同層次的班級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并通過相應的教學方法,實現相應的教學目標,這就是分層次教學在大學英語大班教學中的具體體現。但這只是分層次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宏觀模式,要真正達到教學要求、實現教學目標,還必須根據快、中、慢三個不同層次班級的特點,分別對其教學模式進行微觀上的定位,才能有助于各個層次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結束語

在研究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現狀問題時,必須充分認識到大班教學是我國高等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這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現狀所決定的,是我國的國情所決定的,那種試圖廢除大班教學,采用小班教學甚至個別教學的想法顯然脫離了實際,無助于問題的解決。與此同時,還必須認識到大班教學只是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目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內所采用的主要的教學形式。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階段的結束,高等教育將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平緩期,同時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的外語教學條件將不斷得到改善,師資培養力度將不斷得到加強,教學媒體的現代化程度將不斷得到提高,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形式將會更加豐富,更適合學生的特點,更符合學生學習的需求,高校將會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的建設人才。

參考文獻:

[1]蔡基剛.當前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壓力[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

[2]陳霄.語言學習任務如何促進自主學習[J].中國英語教學,2004

[3]何廣鏗.英語教學法基礎[Z].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

[4]李庭蘿.英語教學法[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劉潤清、韓寶成.語言測試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6]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吳樹敬.大學英語教學:問題與解決辦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

[8]項成東.文化能力的培養與外語教學[J].中國英語教學,2003

[9]應云天.外語教學法[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